第369章
“那边是纺织机的锭子,当水流装置动起来时,水力带动锭子高速旋转,将棉、麻加捻成纱线,再通过滚筒拉细并均匀排列,提高纱线质量。”
“最后,水力带动综框上下交替,形成梭口供梭子穿过,将纬线紧密推入经线,形成织物。”
“少爷,我说得对不对!”
陈衍难以置信地看着小清月,“这是你看出来的?”
赵清月老老实实道:“不全是,我只看出来一部分,其他部分是陶大叔告诉我的。”
“那也很厉害了。”陈衍惊叹。
就一个中午的时间,这么小一个孩子居然真的理解了水利纺织机的运行规律,说得一板一眼的。
真他娘的聪明啊。
“子安兄,你研究的,是纺织机?”杜构这时出言道。
“嗯,没错,是纺织机,工作效率远远超过手摇纺织机的水利纺织机。”陈衍望着不远处的水力纺织机,眼里有些无奈。
“可惜,目前还有问题没有解决,如果真的做出来,那么一台水利纺织机就可以顶二十多个人工,大大提高各类布匹的产量,同时大幅度减少成本。”
“有了它,或许渭南县可以成为大唐最大的布绢产地。”
杜构闻言,目光移动到水利纺织机上那远远超过手摇纺织机的锭子数量,不住地点头。
不谈其他,就说这三十多个锭子,他也相信这玩意制作布绢绝对快得一批。
“那现在到底有何问题没解决呢?”
“看起来好像已经足够完善了。”
“主要是齿轮和轴承的问题。”陈衍解释道:“水利纺织机的工作效率高,但以目前的条件,制作适合的齿轮轴承便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铁的话,根本无法打造成那么精密的零件,只能用硬木之类的材料。”
“可惜,硬木也不够支持水利纺织机运行,工作时间稍微长一点,便会导致齿轮和轴承断裂。”
“这显然与我的预期不符合,所以还在想办法改变,尝试其他材料。”
“那可惜了......”杜构摇摇头,他不懂这些,说不出什么有效的建议。
希望子安兄尽快成功吧。
然而,赵清月突然说:“少爷,那为什么不试试用青铜呢?”
“青铜?”陈衍笑了笑,正准备跟赵清月解释解释,却猛地意识到了什么。
“卧槽!”
“......”
为什么陈衍执着于用硬木,而不是用铁呢?
其实也是被逼无奈,唐代的冶铁技术局限性摆在那里,生铁脆性太高,容易断裂,且塑性不易。
熟铁太软,不耐磨,同样有不易塑性的问题。
比起这些问题,用硬木反倒更加合适。
而赵清月一句‘为什么不用青铜’,瞬间让陈衍茅塞顿开。
是啊。
为什么不用青铜呢?
青铜不仅耐腐蚀,它还有自润滑特性,且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连那种三脚爵杯都能制作出来,做个轴承和齿轮应该没问题。
越想,陈衍眼睛越亮,“小清月,你真聪明啊,你是怎么想到用青铜的?”
“少爷,这还用想吗?”赵清月一脸无辜:“既然铁不行,硬木也不行,当然要考虑用其他材料,青铜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为什么要执着于用木头呢?”
陈衍:“......”
陶大山:“......”
杜构一副忍俊不禁的模样,强忍着没让自己笑出声。
那个好像什么都懂,永远都是胜券在握的陈衍,居然被一个孩子比了下去。
这太难绷了呀!
“......咳咳。”陈衍干咳,一脸欣慰道:“嗯,小清月说得很对,既然其他材料都不行,当然要考虑其他材料啦。”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532/4258326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