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甚至,他早就深刻意识到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并据此做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可惜,李世民和李渊更多是采取了‘预防性’和‘基础性’的措施,有效果,但只能用一时,效果不大。

均田制就是其中之一。

李承乾沉声道:“土地兼并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原因,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一个王朝的最终死因?”

“就如同人寿命耗尽一般。”

“对,没错,可以这么理解!”陈衍赞叹道:“我之所以说西汉是王朝周期律体现的标准,是因为经过‘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贵族、官僚和地主通过各种手段大量兼并土地,导致无数自耕农破产,沦为佃农或流民。自耕农是帝国赋税和兵役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破产动摇了国家的根基。”

“第二大原因,官僚腐败!”

“到了西汉末期,外戚如王氏家族,和官僚垄断权力,贪腐成风,行政效率低下,民间矛盾不断激化上升。”

“第三大原因,财富分配极端不公。”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民间流动性停滞,底层民众生活困苦,此时,西汉已然病入膏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最后,便是外戚王莽通过操控朝政,最终篡位,当然,这本身也是皇权衰微的极致表现。”

“那个时候,哪怕王莽不篡汉,亦会出现民间起义。”

陈衍笑了笑:“西汉的灭亡是王朝进入‘老年’的典型症状,它经历了完整的崛起、鼎盛和衰败周期。”

“官民的主要矛盾,土地问题不断激化,最终导致王朝腐朽,只需一个合适的人例如,王莽,便能完成王朝的更替。”

“我明白了。”李承乾恍然大悟,“这个人不管是不是王莽都可以,无论是政变,或者起义都可以,手段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必须重新分封,划分利益,让王朝重新回到幼年的健康状态,然后再经历如西汉的一切。”

“这就是王朝周期律的循环?”

“对,就是这样!”陈衍故作惊讶:“不过,承乾兄,你让我感到陌生。”

李承乾本在高兴自己猜对了,但一听后面那句话,脸当即黑了下来。

什么陌生?

为什么陌生?

我猜对了就陌生吗?

我若猜不对你才不会陌生?

你直接说我从前笨得了呗!

接下来,场面沉寂了许久,大家都在努力思考,细细琢磨陈衍的话,分析其中的利弊,把自己看过的史书内容拿出来做对比。

而陈衍则悠然自得地喝着茶,没有去打扰他们。

许久,李世民抬起头,“西汉说完了,那隋朝呢?”

“隋朝啊......”陈衍放下茶杯,“隋朝就是典型的作死,它的主要灭亡问题是统治者,也就是皇帝的‘急政’和‘暴政’。”

“这个就不多讲了,你们都清楚得很。”

“第二则是民间矛盾急剧激化,巨大的徭役、兵役和赋税压力全部压在了农民身上,导致‘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农业生产被严重破坏,大量百姓家破人亡。”

“这相当于在短时间内急速完成了‘土地兼并’和‘财政危机’等需要上百年才积累出的矛盾。”

“第三个主要原因是......”

陈衍说到这里,有点犹豫了。

李世民看出来了,直接挥手道:“但讲无妨!”

“好!”陈衍松了口气,继续道:“隋炀帝的统治也损害了关陇贵族的利益,导致上层建筑也开始松动和分裂。”

“此时,国家已经不堪负重,百姓彻彻底底活不下去,直接引发了各地农民起义,在天下大乱的背景下,原本的贵族官僚,如太上.......咳咳。”

“如王世充等人纷纷起兵,争夺天下,隋朝在内外夹击下迅速崩溃。”

李世民没揪着陈衍的话不放,反而乐道:“朕越来越觉得你说得对了,不怕二代纨绔,就怕二代奋发向上。”

“本来是一个处于上升期,刚成为青年的王朝,在隋炀帝一个对老虎的滑铲之下,偌大的国家迅速崩盘,这恐怕是天下第一败家子了。”

“承乾啊。”李世民转头道:“朕不求你干出什么大事业,朕只求你将唐朝好好传承下去就好了。”

李承乾:“......”

“......好吧,父皇,儿臣明白了。”

“现在,大家应该都明白王朝周期律的根本了吧?”陈衍环视一圈,含笑道:

“简单来说,土地兼并,就是导致王朝寿命消耗,直至死亡的原因,你们可以将它当做极难医治的慢性病。”

“而英明的皇帝,则是一剂良药,可以大大增长寿命,延缓周期到来的时间。”

“期间,倘若出现各种天灾人祸,亦会消耗国力,减少王朝寿命。”

“可要是出现隋炀帝这样的皇帝,也可以一个滑铲之下,迅速将王朝寿命消耗掉,从而灭亡。”

“那,商税,真的可以打破这个循环吗?”李世民目光灼灼,心里突然开始紧张起来。

“陛下,打破,不是跳出!”陈衍严肃道:“打破是暂时打破一层循环,你仍然在循环之中。”

“收取商税,只是说可以令国家的财政更稳定,在土地兼并问题爆发的时候,国家的财政依旧能顶一段时间,延长灭亡时间。”

“商税,等同于一剂续命药,而不是救命药。”

“.......”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532/425832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