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太监无双 > 第124章 门生密报!

第124章 门生密报!


地方上白莲教愈演愈烈,但帝党官员和勋贵们却联合起来,封锁消息,奏折根本送不到司礼监,送不到苏无忌手上。

因为,他们试图要让这场小乱变成大乱,从而攫取军权,打压苏无忌。

毕竟,苏无忌虽然掌管司礼监,但这地方上的头头脑脑,可都是文官。而且很多都是帝党派系。

更何况此次还有勋贵的介入,那完全可以让奏折隔绝在紫禁城之外!

这也是历史上很多皇帝被下面蒙蔽的缘故。毕竟皇帝地位再高,也只是一个人而已。如果没有足够控制下面的手段,那听到的便全是花团锦簇,天下太平的假消息。而真正的消息根本送不进来。

以至于苏无忌原本那个世界,胡亥被起义军打到家之前都以为天下太平,被打到家门口了才急急忙忙的喊道:“哪来的十万大军,哪来的十万大军!”

而后世为了防止下面欺瞒,也是各种手段频出,什么巡查御史,厂卫,密折制度,都是为了防止下面的人瞒上欺下。

就这样,还不一定能管用呢。

幸好,苏无忌可不是无能的胡亥,他早早就意识到了情报网的重要性,将那数百名新科进士,县令门生都收入了东西二厂麾下,并且给他们每人都配备了东西二厂的成员。

因此,他们的奏折虽然石沉大海。

但他们通过东西二厂的密信渠道,却是成功送到了苏无忌的手边!

司礼监值房内,烛火彻夜未熄。

苏无忌面前的书案上,堆积着来自不同省份、由他那些安插在地方担任县令的门生们秘密送来的急报。信中的内容大同小异,却字字惊心:

“启禀座师,我马山县,白莲妖匪聚众数千,四处攻破本地富户,强抢粮食,形势危急,县衙衙役难以阻挡,还请座师赶紧救灾……”

“启禀座师,我伊洛县灾民遍地,易子而食,白莲教蛊惑人心,从者如云……”

“启禀座师,我周门县本地卫所兵备废弛,剿匪不力,匪势愈炽……”

“启禀座师,我山阴县地方豪强与官府胥吏勾结,催逼租税如故,民怨沸腾……”

一封封密报,如同一声声愈发急促的警钟,敲在苏无忌的心头。他越看脸色越是阴沉,眉头紧蹙,握着信纸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此事格外奇怪!

他在司礼监压根就没看到任何一封地方呈上来的白莲教的消息。

但他的门生们却不断汇报白莲教起义的事情。

这内阁到底是想干什么?

这些朝廷官员到底是想干什么?!

他们居然强行封锁消息,莫不是想让这白莲教愈演愈烈么?!

这对他们到底有什么好处?!

苏无忌百思不得其解。

帝党和他作对,苏无忌是了解的。但为了作对,去放纵白莲教,这对他们完全没有好处啊,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帝党为什么要干?!

这时,苏无忌拆开了最新的一封情报信,而这封信也彻底解开了苏无忌心中的疑惑。

因为,这信中赫然写明了白莲教愈演愈烈的原因——勋贵与帝党成员集体涨租!

这天下,说是皇帝的天下,但实际上却是地主的天下。

皇帝,也不过是最大的地主而已。而皇帝之下的地主们,莫过于勋贵,文官。

两者合起来,基本上占了天下田地的一半以上!

像魏国公和英国公这种顶级勋贵,拥有的良田足以用几十万亩来计算!

那真的是阡陌连田,一眼都望不到边!

“勋贵居然也参与其中?!小皇帝是给了他们什么好处,竟能让向来中立的勋贵和帝党联手?”苏无忌看着这信,心中却是有些恍然大明白了。

要知道勋贵是掌兵的,白莲教闹事一旦闹大,朝廷就要派兵征讨。而到时候兵权就要交给勋贵们。

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坐拥兵权之后,就算苏无忌手握司礼监和厂卫,也只能束手就擒!

苏无忌那个世界,东汉末年便是如此。太监们合力杀掉了大将军何进,手上又有太后皇帝,看上去即将获得权力斗争游戏的胜利!但却依旧拦不住董卓的边军进京!最终只能被董卓杀了个干干净净,而后让董卓夜宿龙床!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什么权力地位,都如同蝼蚁!

这些勋贵,显然也打着这个主意!

而勋贵中领头的,便是魏国公徐鹏举和英国公张维贤!

没有这两人带头,绝不可能做到如此的一呼百应!

“混账!该死的周明远!徐鹏举!张维贤!尔等为了一己私利,竟敢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儿戏!”苏无忌猛地一拍桌案,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之前宫廷的斗争也就算了,死的不过就是一小部分人而已,局限在宫内。

而眼下,这些帝党勋贵居然以天下为棋盘,让无数的黎民百姓为诱饵棋子,就为了让自己能够攫取大权!

若是真让他们这么胡作非为下去,不知道多少无辜的百姓会饿死,惨死!

一场天翻地覆的大战竟只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升官发财!

实在是畜生至极!

苏无忌深知,若再不采取断然措施,一旦让白莲教真正成了气候,动摇的将是整个大昭的国本!

到时候,这些勋贵蠢货们指不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白莲教通通杀个干净!

“也罢,原本还想和你们和平相处,既然你们这么想找死。那就都去死吧!”

“不管是勋贵还是帝党!通通给老子下地狱!”

“老子的新大昭,无需什么狗屁勋贵!正好借此铲除一下压在老百姓头上的大山!”苏无忌冷笑一声,眼中闪过浓浓的杀机!

……

次日,大朝会,金銮殿。

百官序列刚定,太监才刚刚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苏无忌便第一个出列,手持玉笏,声音沉凝,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喊道:

“太后娘娘!臣有本奏!近日微臣接连收到数省密报,今岁大旱,赤地千里,灾民流离失所,更兼有白莲妖孽趁机作乱,攻城掠地,声势浩大!此乃心腹大患,朝廷必须立刻调拨钱粮,一面赈济灾民,安抚地方,一面派遣精兵强将,迅速剿灭乱匪,以安社稷!”

“哦?苏掌印之言,微臣闻所未闻啊。”内阁首辅周明远闻言一惊,不知道明明自己已经压下去的消息,苏无忌怎么会这么快知道。但他还是立马站出来,装作一脸懵逼的样子。

“呵呵!这就是臣要奏的第二件事!臣要弹劾周阁老瞒报军情,耽误国家大事!周阁老,我不知道你究竟是何居心,居然要坐视白莲教坐大!莫不是你和白莲妖人有所勾结?!”苏无忌怒火中烧的质问道。

“胡说八道!本官确实闻所未闻此事!内阁每日公文堆积如山,可能……可能是本官还没看到!大不了本官回去仔细看看!”周明远连忙狡辩。

但苏无忌也知道眼下不是和他打嘴仗的时候,他继续喊道:“请太后娘娘速速赈灾!”

但他话音未落,偏向帝党的户部尚书许八安便慢悠悠地出列,脸上带着一丝无奈和推诿,躬身道:

“苏掌印忧国忧民,老夫感同身受。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国库空虚,入不敷出,乃是众所周知。辽东边镇军饷、各地官员俸禄、河工水利……哪一项不是等着用钱?实在是……拿不出额外的钱粮来赈灾剿匪了。”

他这话倒不全是推脱,大昭财政积弊已久,国库确实捉襟见肘,每一笔支出都有定数,难以腾挪。

苏无忌强压怒火,据理力争:“许尚书!白莲教乱若不平息,蔓延开来,动摇的是国本!届时损失的又何止是钱粮?!”

“苏掌印此言差矣,眼下这白莲教到底如何,我们都不得而知。都是苏掌印你的一面至此。或许只是部分地方官员夸大其词,些许流民骚乱,何须朝廷兴师动众?”有帝党官员出声附和道。

“夸大其词?本官这收到了上百份的密信,涉及上百个县,难道都是夸大其词?!”苏无忌冷笑一声。

双方在金殿上激烈辩论,最终在苏无忌的强烈坚持和太后的支持下,户部才像挤牙膏似的,极其不情愿地拨出了五万两银子。

区区五万两!面对足足五六个受灾省份,数以百万计的灾民和日益壮大的白莲教,这点银子无异于杯水车薪!连塞牙缝都不够!

看着周明远等人那看似无奈实则隐含得意的眼神,苏无忌心中怒极,却也彻底清醒。指望这群蛀虫来救国,无异于痴人说梦!他们巴不得天下大乱,好借此扳倒自己!

不能再等了!他原本的计划,是因皇后有孕,想暂缓激烈改革,待皇子诞生,若能顺势让皇帝“禅位”,在新君登基的大义名分下,再行改革,阻力会小很多。但眼下,时不我待!灾情如火,匪患如荼,多拖延一日,便多一分危险!

退朝后,回到司礼监,苏无忌目光坚定,已然下定了决心。他铺开纸张,奋笔疾书,将他思虑已久、本欲稍后推行的改革方略,提前端了出来。此策分为三步:

第一步:清查天下田亩,推行‘一条鞭法’!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减轻百姓负担!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尤其是勋贵,官绅隐匿的田产,将田赋、徭役以及各类杂征合并折银征收,官收官解,简化税制,减轻普通农户负担,增加国库收入。

第二步:减租减息,推行‘佃户永佃权’!法令规定地主不得随意加租夺佃,保障佃户基本生存权,缓和主佃矛盾,从根本上削弱白莲教滋生的土壤。

第三步,也是苏无忌的最终目标: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仿照古制“限田”。“均田”,对超出限额的土地进行赎买或征收,分配予无地少地农民,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这三步,一步比一步激进,一步比一步触及既得利益者的根本!苏无忌深知,若将三步全盘托出,必将引起整个统治阶层的疯狂反扑。

因此,他决定先行公布第一步,投石问路,也是解决当前财政和民乱危机最直接的一步!

既然问你们要点银子这么费劲,那我便只能断了尔等的财路,革了尔等的命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510/422464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