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80年代骗光全族积蓄的败类0.99
江锦辞从套房出来后,抬腕看了眼手表见时间已经来到五点半了,就下楼到食堂,简单点了两菜一汤,快速吃完后。
便往大堂的公用电话走去,拨通了江家村的电话。
电话是一秒就接通的,显然那边的江大海守着电话已经很久了。
当听到江锦辞那熟悉的声音传来,江大海带着几分急切的问道:
“阿辞?武小子他们都到了吧?没出什么岔子吧?我打你电话也打不通,可把我给急坏了。”
江锦辞笑着安抚:“海伯公您放心,都安顿好了,住的地方干净,也给他们备了新衣服。
就是他们坐了五天大巴,累坏了,这会儿估计已经睡着了,等明天他们缓过来,我再让他们给您回电话报平安。”
“电话打不通这事怪我,昨天晚上忘了给电话充电。”
“嗨,没事安全到了就好,阿辞啊,你是留过洋的人,阿武和阿文他们都是些没出过村子的孩子。
你要多多教导他们,也要管着点他们,可别让他们偷偷学坏了….”
江锦辞一句句的应着,时不时出声宽慰一下老人家。
随后又聊了几句村里盖房的进度,江锦辞才挂断电话,返回自己的房间。
关上门,他从公文包里掏出纸笔,伏案写下对江武五人的培养计划。
产业园要彻底运转起来,至少需要两年时间,但首批厂房一年内肯定能建成。
这中间的空当,正好用来打磨这五个小伙子。
江锦辞笔尖顿了顿,在纸上圈出 “江武、江文” 两个名字。
这两兄弟在老家十里八乡里的人缘都很好,族老也夸这两人心思细、会打交道。
丢给王康带最合适,跟着学学待人接物的分寸和处理事务的条理,将来能帮自己盯着工业园的日常管理;
王康这个人精肯定会抓住这个与未来科技产业园管理层打好交道的机会。
再看 “江远、江维、江城”,三人手脚麻利、学东西快,送去学开各种车,以后产业园跑工地、运材料,都用得上;
等过段时间,再从香江请几个懂企业管理的老师,给他们系统补补知识。
一年后再从江家村接十几个族亲过来,让江武五人带着,慢慢形成团队;
等工业园彻底建成,江家村整村搬迁过来,自己再带着他们实操半年,估摸着就能独当一面了,给自己打下手。
往后只需月头月尾来盯盯进度、看看报表就行,自己也就可以腾出时间干其他的事。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不知不觉就到了九点半,江锦辞把计划叠好放进抽屉,洗漱过后便躺上床,一夜无梦到天亮。
第二天清晨六点多,江锦辞就醒了。他换上一身清爽的衬衫,洗漱完后泡了杯热茶,端着走到窗边拉开窗帘,让太阳晒进来。
只是目光刚落到楼下,就瞥见楼下停着一辆熟悉的黑色轿车,车牌正是鹏城市政府的公务牌,车头上还沾着层薄薄的露水。
江锦辞凭借着5.1的视力仔细看了看,车后座隐约能看到林正明靠在椅背上打盹的身影。
“这林市长,还真是个拼命三郎。” 江锦辞无奈地摇摇头,看了眼桌上的闹钟才刚七点,离约定的八点半还有一个半小时。
又想起王康之前说的话,林正明为了他这个项目,每天都往工地跑一趟,连周末都不歇。
还专门跑了十几次省城,对接审批、协调资源,生怕出一点差错。
当时江锦辞还觉得多少有些夸张,看着车上的露水,估摸着林正民一行人半个小时前就已经到了,当下心里或多或少的有些佩服。
鹏城能有这样的领导,真是鹏城的福气,也是我的“福气”。
喝完杯里的茶,江锦辞拿起外套下楼,路过食堂时,打包了四套包子豆浆。
走到车旁,他轻轻敲了敲车窗,前排的司机立马醒了,连忙下车拉开后座车门。
江锦辞坐进去,看着睡眼惺忪的林正明,把手里的早餐递过去:“林市长,刚从食堂带的,还热乎着。”
林正明被手里的温热触感惊醒,看清是包子豆浆,连忙接过来,露齿一笑:“江先生起得真早!”
“那可没林市长早,咱们约的是八点半,我这刚拉开窗帘就见您的车在楼下,哪敢磨蹭,洗漱洗漱就下来了。” 江锦辞笑着调侃道。
林正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嗨,年纪大了,觉少,五点多醒了就睡不着,干脆早点过来,在车上补个回笼觉。”
“哈,林市长看样子也就不到四十岁,正值壮年,说这话也不怕王康笑话。”
“我可不敢,不过江先生说的没错,林市长您正值壮年呢,可别把自己说老了,陈叔听了可是会生闷气的。”江锦辞很不道德的把王康拉进话题里。
王康迅速接过话茬讨饶,顺便把六十多的司机陈叔拉上。
“他刚刚呼噜打的震天响呢,那有一点年纪大睡不着的样子,倒是我平日里五点多就起来,再睡也睡不下。”
司机陈叔也很是巧妙的避过话题,顺带提了林正明刚刚在车上睡得死,狂打呼噜的糗事。
林正明笑着跟江锦辞解释:“陈叔以前是我父亲的司机,我父亲退休后,他就跟着我了,跟家里人一样,说话没那么多讲究。”
江锦辞听着三人的对话,心里直呼 “都是人精”。
三言两语就把林正明 “为了等自己特意早到” 的用心点透,既不显得刻意,又透着亲近。
他咬了口肉包,笑着提议:“既然大家都赶时间,也别去食堂了,咱们就路上吃,别浪费了早起的功夫。
一寸光阴一寸金,早点去现场,还能多确认些细节。”
几人纷纷应和,车子稳稳地往产业园方向开。
1988 年的鹏城还没有摄像头和交通扣分,陈叔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拿着包子咬,车开得又稳又快,半个小时后就抵达了现场。
刚下车,林正明就拉着江锦辞往临时搭建的观景台走,手里拿着张草图,指着上面的标记讲解。
“江先生您看,剪彩台搭在这边,正对产业园的大门,视野好;
旁边再摆上氢气球,拉上‘预祝启源科技产业园开工大吉’的横幅,看着就喜庆;
挖机和泥头车按您之前画的布局排,几十台摆在一起,气势足!另外龙门架和吊塔明天就能就位….”
而王康和司机陈叔打了声招呼,就开车去羊城机场接国家设计院的领导和建筑院领导过来。
便跟着林正明走进旁边的临时板房,这是临时的办公点,里面摆着张长桌,墙上贴满了产业园的规划图。
两人刚坐下没多久,车厢房的门就被 “呼啦啦” 推开,一群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人涌了进来,手里都捧着江锦辞设计的图纸,眼里满是兴奋。
“江先生!您这高科技产业园的布局太精妙了!” 一个戴黑框眼镜的建筑师率先开口,指着图纸上的研发中心。
“您看这采光设计,还有通风布局,比我们院里做的方案还周全!您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另一个设计师也凑过来,举着第五代住宅小区的图纸:“这楼间距规划得太合理了,每家都能晒到太阳,还有配套的绿化带和小广场,住起来肯定舒服!江先生您不是搞企业的吗?怎么对建筑设计也这么懂啊!”
众人围着江锦辞,七嘴八舌地夸赞,连林正明都被挤到了后排,只能踮着脚尖往里瞧,脸上满是自豪。
这可是他林正明引进鹏城的企业家,有这样的本事,鹏城的未来更有盼头了!
江锦辞笑着摆摆手,挑重点回答大家的疑问:“研发中心要保证实验室的光照和通风,所以窗户设计得大;住宅小区考虑到老人和孩子,才留了广场和绿化……
这些都是从实用角度出发,谈不上多精妙。”
说着又耐心讲解起高科技产业园设计的好处,比如厂房的承重设计能适配未来更重的设备,道路宽度方便消防车进出,听得众人连连点头。
等把建筑师们的热情稍稍安抚下去,江锦辞走出车厢房一看,外面已经热闹起来。
工人们正忙着搭剪彩台,钢管碰撞的声音 “叮叮当当” 响;
几十台挖机、泥头车按顺序排开,车头都系着小红绸;十几个红色氢气球飘在空中,横幅在风里轻轻晃动,一派喜庆的景象。
时间临近中午,王康和陈叔就把设计院、建筑院的领导接了过来。
林市长作为 “地主”,大手一挥:“各位远道而来,辛苦了!咱们先去酒店吃顿便饭,下午再细聊开工仪式的细节!”
车队浩浩荡荡地往酒店驶去,酒席上,设计院和建筑院的领导对江锦辞的夸赞就没停过,从图纸设计聊到产业布局,句句都透着欣赏。
不过江锦辞一表示 “晚点还有事要处理”。
众人便没敢多劝酒,只象征性地让江锦辞喝上三杯,桌子上的都是人精,知道分寸。
由人精组成的酒桌,氛围热闹又不失体面,从开场到结束,没有一秒冷场,一顿饭愣是吃到了下午四点。
江锦辞才借着香江那边的公司有事要处理的理由,从酒局中脱身。
坐上车往迎宾馆赶时,江锦辞揉了揉眉心,这一天的应酬虽累,却也把开工仪式的细节都敲定了,接下来只需等着三天后的正式开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推进。
只是林正明出去接了个电话的功夫,就满脸喜色的回到标箱,拉着自己到走廊。
悄悄和自己说了,剪彩那天粤省省长也会过来,还有京都有个大人物也要过来,只是目前他也不清楚来的会是哪个大佬…..
这个时间点,关注鹏城的京都大佬。该不会是自己想的那一位了吧?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484/4267097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