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鬼怪世界的假道士35
江锦辞目视南方水天相接之处,朗声道:"你既承我道统,当以'宸'为姓,'澜'为名。从今往后,你便是'宸澜'。"
蛟满闻言,金瞳中光芒流转,仿佛有万千星辰在其中明灭。
“宸澜...宸澜...”它反复低吟着这个名字,忽然浑身金鳞微颤,每一片鳞甲都在微微开合,发出细碎的清响。
宸者,帝星也,象征天地与皇权;澜者,浩荡水脉,蕴含无穷生机。
这两个字在它心头碰撞,激荡出惊声的回响。
它想起在风雷观时,常听弟子们私下议论主上乃天生人皇、圣人转世。
当时它只当是信徒的溢美之词,此刻却醍醐灌顶——
主上这分明是在昭告天地,它宸澜从此便是圣人兼人皇亲封、天命所归的镇南圣兽!
一股前所未有的暖流涌遍全身,那不是力量的提升,而是位格与身份的蜕变。
从今日起,它不再是那个无名无分的乡野小蛟,而是有名有姓、有跟脚有来历的真龙。
它的一言一行,都将代表着主上的意志;它的荣辱兴衰,都将与圣人/人皇威仪息息相关。
这“宸”字以后就会像一道金光闪闪的护身符,从此四海八荒,但凡知晓“江锦辞”名号者,见到它这条以“宸”为姓的龙,都要先敬三分、让七分。
它缓缓抬首,金瞳中已不见先前的激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明悟与坚定。
这个名字是荣耀,是机缘,更是一份需要它用毕生去践行的承诺。
从今往后,它这条命,就不单单是自己的了。
它昂首长吟,声震九霄:"宸澜领命!定当恪守,永镇南域!"
江锦辞满意颔首,目光扫过退洪后的大地。
泥泞的地面上,一层挥之不去的黑气正缓缓盘踞,那是数以万计死于洪涝的生灵冤魂。
在南方潮湿的水汽中凝而不散,时而扭曲成狰狞的鬼面,时而化作凄厉的虚影,透着令人心悸的怨戾。
叹息一声,江锦辞抬手指尖掐动法诀。
霎时间,方圆千里的天地灵气为之沸腾,如百川归海般朝着他掌心涌来。
紧接着,江锦辞从随身的空间中取出一截养魂木,把掌心凝聚的磅礴灵气尽数灌入木中,指尖诀印变幻如飞。
只见那截小臂长短的养魂木迸发出莹白微光,木身上竟冒出嫩绿新芽。
新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分枝,不过片刻便长成一株百丈许高的小树,枝叶间萦绕着温润魂气,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淡淡的金光。
见此江锦辞眸光一凛,周身气息陡然变得幻,双手在胸前结出一道玄奥莫测的法印,声如九天惊雷,轰然炸响:
“乾坤敕令,万法归宗!功德为引,引渡幽冥——炼魂为塔,永镇玄阴!”
咒言既出,天地变色!
不再是方圆千里,而是整片南疆浩土之上,无穷无尽的天地灵气如朝圣般汹涌而来,在他头顶形成一个覆盖天穹的庞大灵气漩涡。
日月星辰仿佛在这一刻黯淡无光,唯有江锦辞指尖法印金芒,成为宇宙的中心。
那养魂木悬于漩涡中心,这一次,它不再是缓慢生长,而是在浩瀚灵气的灌注下,爆发出贯穿天地的璀璨神光!木身瞬间化作一条虬龙般的苍翠灵根,并非抽枝发芽,而是直接演化天地法则——根须扎入虚空,汲取轮回之力;
枝干撑开混沌,定住地水火风;每一片瞬间绽放的树叶上,都自然浮现出蕴含大道至理的先天符文!
先前西北旱灾和刚刚治洪所积累的浩瀚功德,化作了一条奔腾咆哮的功德金河,浩浩荡荡地冲刷着灵根。
在功德金河的洗礼下,灵根的本质发生着根本性的蜕变,木质化为琉璃七彩的造化神晶,塔未成,那股镇压诸天邪祟、安抚万界亡魂的无上意境已弥漫开来。
最终,在一声仿佛开天辟地般的道音轰鸣中,灵根彻底化作一座玲珑宝塔!
宝塔竟层层叠加,最终化作十八层的巍峨圣塔!
这十八层塔身暗合天地之数,下九层呈玄黑之色,镇压地底幽冥;上九层呈紫金之色,接引九天清灵。
每一层塔檐下悬挂着大道天音钟的虚影,微风吹拂,便有洗涤灵魂的道音自然回荡。
塔顶一颗混沌源晶悬浮,垂落下万千条玄黄之气,将整座圣塔笼罩其中,万法不侵!
“十八重玄黄功德镇魂塔,上通九霄,下镇幽冥,今日成!”
江锦辞话音落下,圣塔瞬间成形。
成型的瞬间,万千魂影如百鸟归巢般投入宝塔,塔身金光流转,将缠绕在魂魄上的怨气一 一净化,而飞入的每一只鬼魂,在完成净化后就飞出星星点点的功德金光融入江锦辞的肉体。
那些原本面目狰狞的怨鬼,在进入塔中的刹那,脸上竟都现出安详之色。
与此同时圣塔磅礴的镇魂道韵更是化作一道无形的紫金波纹,瞬间扫过整个南疆,将所有因天灾人祸而新生的、或是潜伏的阴煞邪秽,尽数镇压、荡涤!
解决完阴魂后,江锦辞指尖再次掐诀,精神力如一张无形巨网,细致地覆盖了整个南方洪涝区域。
从被淹没的县城州府到泥泞的乡村,凡是还存活的人类与动物,都被一股温和的力量轻轻托起,缓缓升空,最终汇聚到江锦辞身前的空地上。
待光影散去,江锦辞看着眼前的景象,心情不由得沉了几分。
存活的人类约莫万余人,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人身上还带着溃烂的伤口,发出痛苦的呻吟;
幸存的动物千余,家畜牲畜仅剩数百,也都瘦骨嶙峋,气息奄奄。
整个幸存者群体都笼罩在一层灰败的病气之中,与昔日南方的繁盛景象判若两世。
见所有存活的生灵聚集后,江锦辞又从空间中取出一袋黄豆。
引动天地之力,对着袋子轻轻一点。
只见袋中的黄豆如泉涌般飞出,在空中化作漫天金色流光,落地时竟化作身着青色短衫、面容肃穆的人形道兵。
这些豆兵眼神澄澈,行动整齐划一,虽无自主意识,却透着绝对的服从与效率。
紧接着,江锦辞周身澎湃的功德金光再次奔涌而出,对着下方被洪水蹂躏得满目疮痍的大地轻轻一挥——
一道浩瀚而温和的金色光瀑自天而降,无声地浸润着每一寸泥泞与狼藉。
在金光所及之处次第绽放:那深可没膝、散发着腐臭的淤泥,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瞬间抚平、压实,污浊的水分被瞬间蒸腾、净化,化作氤氲白气升腾而起。
留下的是平整、坚实、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沃土。
那些被连根拔起、倒伏腐烂的草木残骸,在金光照耀下如同时光倒流,迅速分解,化为滋养新生的养料。
而一粒粒深埋地底的种子,却纷纷破土而出,抽出鲜嫩的绿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开来。
甚至那些被冲毁的村庄地基,其上的瓦砾与污物也尽数消融于金光之中,为重建扫清了一切障碍。
不过几个呼吸之间,泥泞不堪、死气沉沉的灾区已然脱胎换骨,化作一片平整、肥沃、生机暗涌的千里沃野,只待新生的人烟与耕种。
江锦辞又从空间中取出木材、工具,以天地之力分化,源源不断地向下方豆兵飞去,
而豆兵们仿佛接收到了无形的指令,立即分作三队行动起来:
一队人扛着工具开始修建房屋,动作娴熟地搭建屋架、铺设地板,不多时便有一排排坚固的木屋拔地而起;
另一队人手持农具在田垄上开垦,动作精准得如同尺量,连田垄的间距都分毫不差;
还有一队则在河道旁修建水利,挖掘沟渠,整个过程井然有序,效率惊人。
那些被救下的百姓,看着眼前的景象,先是愣怔,随即纷纷跪倒在地,对着江锦辞连连叩拜,口中念着
"仙人显灵"
"多谢仙长"
只是这些声音都显得有气无力。
江锦辞看着这些奄奄一息的生灵,指尖凝起两道璀璨光芒:一道是从百姓虔诚跪拜中收集的纯净愿力,一道是他在南方积累的浩瀚功德。
两道光芒交织成温暖的金色光幕,如旭日东升般铺展天地,将万余人类和数千动物,以及百来牲畜尽数笼罩。
光幕所过之处,所有生灵身上的溃烂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病疫消失,灰败的脸色瞬间变得红润。
那些瘦骨嶙峋的牲畜也开始恢复活力,耕牛发出洪亮的哞叫,鸡鸭扑腾着翅膀,其余山野动物,也是精神抖擞,整个幸存者群体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484/426708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