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 第139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08

第139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08


“不!”

小姑娘却在他怀里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小脸满是认真,“枣枣想先学娘的名字,再学哥哥的名字!”

江锦辞微微一怔,随即心头涌起一股暖流,将她搂得更紧了些,声音愈发温柔:

“好,都依你。到时候哥哥把娘的名字、哥哥的名字,还有婉棠的名字,都教给你。我们枣枣这么聪明,肯定很快都能学会。”

话音刚落,一阵“咕噜咕噜”的轻响便从怀中传来。

江婉棠不好意思地把头埋进哥哥肩窝,小手捂住了自己的肚子。

江锦辞不由失笑,抬头对一直含笑看着他们的陈小花道:“陈姨,您先整理衣物被褥?

我带婉棠去附近街上走走,买些现成的吃食,再置办点米面和柴火,方便一会吃个入伙饭。”

陈小花本想同去,但看着满院还需最后归置的零碎物什,便点了点头。

江锦辞牵着妹妹的小手走出巷子。

傍晚的县城街道比白日清静些,但两旁食铺摊贩依旧热闹。

他先寻了柴夫,买下三担干柴,付了钱后言明送到青石巷三号院。

接着才去采买,挑了些新鲜蔬菜、一条肉脯,并一小袋白米。

路过一个卖头绳绢花的小摊时,江婉棠的脚步明显慢了下来,眼睛黏在那一排粉的、红的绢花上。

江锦辞会意,蹲下身温声问:“婉棠喜欢哪个?”

小姑娘怯生生地指了一朵浅粉色的布制海棠绢花。

江锦辞付钱买下,亲手为她簪在刚刚别了鲜花的位置,柔声道:“鲜花易谢,这个可以戴久些。我们家婉棠戴花好看。”

江婉棠小手摸着发间的绢花,小脸漾开甜甜的笑容,紧紧攥住了哥哥的手指。

待他们回到小院时,三担捆扎整齐的干柴已经堆放在了柴房门口,足够用上十来日了。

陈小花见江锦辞回来,连忙上前接过米袋和肉脯。

江锦辞松开江婉棠的小手,转身挽起袖子,对陈小花笑道:“陈姨,今日乔迁新居,这顿入伙饭便让我来吧。

以前在您还没嫁给我爹时,我也经常做饭的。”

陈小花闻言连忙摆手:“这如何使得!你如今是秀才相公,哪能沾这些烟火气?快放着我来。”

江锦辞却不慌不忙地拦住她,一本正经地说道:“陈姨有所不知,这入伙饭最讲究个彩头。

读书人亲手烹煮,取的是‘文火慢炖,家业渐旺’的寓意。

况且——”

江锦辞压低声音,故作神秘,“我方才在院子里看了风水,灶台正对文曲星位,这第一顿由我来掌勺,说不定还能沾些文气,保佑咱们家宅安宁,学业有成呢。”

江锦辞这番半真半假的说辞,让陈小花一时愣住。

她虽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可见江锦辞说得头头是道,又想到他如今秀才的身份,或许真有些讲究,犹豫间已被他轻轻按坐在院中的石凳上。

“您就安心坐着,陪婉棠熟悉熟悉新家。”

江锦辞笑道:“今日就让您尝尝我的手艺。”

打发走陈小花和江枣枣后,江锦辞熬了一锅浓稠的肉粥,在起锅前,打开精神探测。

见江枣枣母女还在后院,便将一滴已稀释了几十倍的淡绿色营养液滴入锅中。

粥香瞬间变得更加浓郁醇厚,令人食欲大动。

并非吝啬,只是深谙循序渐进之理。

陈小花与江枣枣的身子骨亏空已久,需得让她们觉得是日子安稳、饮食改善后,身子骨才慢慢养好的。

若一下子变化太大,不仅惹人疑心,县城就那么点大,商业街就三五条,昨天他们三个逛了个遍,若是变化太大也难免看出破绽。

这道理,与他之前在古代王朝的江家村时截然不同。

那时江铁柱肩伤沉疴,加之村中本就敬畏鬼神,老来得子更是天大喜事,他才敢下重药求速效。

如今在这县城,步步都需稳妥周全。

简单的肉粥,配上买来的炊饼,却成了江婉棠记忆中最好吃的一顿饭。

她捧着碗,小口小口吃得极其认真,连碗底都刮得干干净净。

陈小花也觉这粥异常香滑暖胃,多日的疲惫仿佛都随着这碗粥消散不少。

是夜,三人在这新家中安然入睡。

江婉棠抱着哥哥买的布置海棠绢花,嘴角带笑。

陈小花听着身旁女儿均匀的呼吸,看着窗外陌生的月色,心中是前所未有的安稳。

江锦辞则在榻上盘算着明日去私塾之事。

此去,与其说是谋职,不如说是请罪。

今年县试童生录取人数多于往年,私塾正值用人之际。

以他新科秀才榜首的身份,又曾是周夫子最看重的学生,本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原身当初的所作所为,他不由暗自摇头。

那时夫子亲自开口挽留,原身却嫌助教清贫,转头就去了富商家里给幼童开蒙。

这一去,便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见识了商户人家的排场,便再不肯安于清苦。

今日挣的束脩,明日就换了绫罗绸缎;前脚刚得了赏银,后脚就置办了玉冠银簪。

好好的农家子弟,偏要学那富贵公子的做派,别人穿什么好的,他也转身去买,别人用什么,他转头就跟着用。

钱不够了就跟家里的两个绣娘要,最后被人拉着进了那风月场所,一步步踏错了路子。

江锦辞一边想着一边揉了揉太阳穴,明日拜访,他不仅要重提旧事,更要为原主当初的短视与辜负,向夫子郑重致歉。

次日清晨,天光微亮,陈小花便起身做好了早饭。

江锦辞吃完,换上那身月白色的新长衫,整个人更显清俊挺拔。

嘱咐了陈姨和妹妹几句,便出门往城东的“崇文私塾”走去。

崇文私塾坐落于城南文墨坊的街角,虽不似酒楼商铺街那般喧嚣,却也正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

青砖门楼虽不显奢华,却自有一番清雅气度。

门楣上悬着“崇文私塾”的匾额,门内传出朗朗读书声,与街市的熙攘形成了奇妙的和谐。

江锦辞刚走到门口,便遇见了两位原身的旧日同窗。

“锦辞兄!”身着蓝色布衫、面容敦厚的孙旺惊喜地迎上来。

“果然是你!听闻你已搬来县城,这是……?”

他目光中带着询问。旁边的赵友德也拱手笑道:“江兄,别来无恙。”

原主是农家子出身,到了县里上私塾自然是表现得谦和有礼,私塾里的人对他印象都还不错,这也是夫子想让他当助教的原因之一。

江锦辞依着原身往日待人接物那份谦和,微笑着拱手还礼:“孙兄,赵兄,许久不见。

在下今日特来拜见夫子,看看私塾是否需人手,想谋个助教之职,也好贴补家用,静心备考。”

孙旺闻言了然点头:“原来如此。锦辞兄才华横溢,又是本次秀才榜首,若肯来助教,夫子定然欣喜。”

赵友德也附和道:“正是,江兄若能来,也是我等学子之福。”

寒暄几句,江锦辞便道明来意,与二人道别去见周夫子。

周夫子年约五旬,头发花白,面容清癯。

他正在书房批阅课业,见江锦辞敲门进来,放下笔,脸上露出复杂神色,有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显然是想起了前些日子此子中秀才后拒绝助教、选择去富商家的事。

“学生江锦辞,拜见夫子。”江锦辞恭敬行礼,态度比原主多了几分诚恳。

“嗯,来了,坐。”周夫子语气平和,听不出喜怒。

“你如今已是秀才,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五千字更新,折算两章半~求免费的小礼物~)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484/4267085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