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见识少就容易认死理
今夜,杏花村里注定有几个人要彻夜无眠。
除了在悔恨中煎熬的梁翠花,胡家的东屋里,胡巧英也正睁着一双眼,失魂落魄地躺在炕上,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房梁。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个在她面前温文尔雅的秦向东,那个说要带她回城里过好日子的天之骄子,怎么就要去坐牢了呢?
向东哥不是很厉害吗?
他说过,等开了春,就请村里的媒人,风风光光地上门提亲,热热闹闹地娶她过门。
可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
就在胡巧英胡思乱想,越想越觉得委屈时,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她娘田小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糖水走了进来。
看到女儿这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田小娟心里的火噌一下就蹿了上来。
她把碗重重地往炕桌上一放,伸出手指,没好气地戳了一下胡巧英的额头。
“死丫头,魂儿还没回来呢?”
“事到如今,你还想着秦向东那个小王八蛋?你长的是猪脑子吗?人家就是跟你玩玩,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一盘菜了?”
这话像刀子一样,扎得胡巧英浑身一颤。
她猛地坐起来,眼泪瞬间决堤,带着哭腔吼道:“你到底是不是我亲娘?我都这么伤心了,你不安慰我就算了,还往我伤口上撒盐。”
田小娟看着她,冷笑出声。
“这就受不了了?我要是你,现在就该庆幸得烧高香。”
“你真要是嫁给了秦向东,他家里人嫌弃你是个泥腿子,说出来的话,比我这难听一百倍。”
“还有,以秦向东的心性,他能认命的待在杏花村?只怕是一有回城的机会,他就头也不回地跑了。”
“外面的花花世界,比你好看,比你有本事的女人多的是,你以为能拴得住他?”
儿女都是债,田小娟对着胡巧英一顿骂后,心里痛快了不少。
胡巧英一时哑口无言,没有办法反驳自己老娘的话。
最后,只是抱着被子,默默流泪。
看着她这副可怜的样子,田小娟强压住心里的怒火,在炕沿坐下,语气缓和了一点。
“巧英啊,你要拎得清。什么锅就得配什么盖,做人,最怕的就是看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
“你爹已经托人在县里给你打听了,要是有合适的对象,就安排你们见个面。我们当爹娘的,还能害了你?”
本来哭得一抽一抽的胡巧英,在听到县里两个字时,哭声戛然而止。
她用手背胡乱抹了一把脸,带着浓重的鼻音,试探着问:“娘,你说真的?爹要给我找个吃公家饭的?”
“这还能有假?”田小娟一看有门儿,赶紧趁热打铁。
“你大哥在林场干临时工,你二哥在县里当炊事员,在咱们这十里八村,我们胡家算是好人家了。咱家就你一个闺女,还能不为你打算?”
胡巧英彻底愣住了。
她其实也没那么非秦向东不嫁,只是不甘心一辈子窝在村里,在土里刨食。
秦向东的出现,就像一束光,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她有些埋怨地嘟囔道:“娘,那你以前怎么不跟我说这些?”
田小娟气得一巴掌拍在她手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那会儿你跟秦向东打得火热,除了秦向东,你眼里有谁。”
“我要是跟你说介绍县里的对象,你还不得以为我跟你爹是封建家长,故意要拆散你们这对苦命鸳鸯?”
胡巧英脸一红,知道她娘说的是真的。
搁在以前,谁敢在她面前说一句秦向东的坏话,她就要和谁拼命。
田小娟语重心长地继续道:“嫁到县里,离家近,有你二哥照应着,我们隔三岔五也能给你送点山货野味过去,小日子过得能差了?”
“再说了,品行好、模样不错、吃苦耐劳又疼媳妇的男人又不是找不到,以前是你不乐意去找而已。”
这话胡巧英爱听,她立刻喜得见牙不见眼。
村里长的周正的男人,的确有几个,像赵志刚那个二流子,还有李国庆其实都不差。
“娘,秦向东还说会替我想办法搞定工作的事。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像城里的干部一样,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田小娟眼睛一瞪:“你可真敢想呢,你一个小学毕业的人,去当干部?公家的门就这么好进?”
“这话肯定是秦向东说的吧,他这张嘴倒是会说。要是工作这么容易找,你大哥还用得着干临时工?”
胡巧英的脸更红了,她大哥还是初中毕业呢,在林场里做临时工都好多年了。
田小娟见女儿被敲打的差不多了,这才放过她。
“巧英,你要记住,天上没有掉馅饼这种好事。除了爹娘能掏心掏肺对你好,外人的话不能信。”
“将来就算是成了亲,你也要防着点男人。咱们女人,首先得对自己好,别人才能看得起你。”
“嫁在县里,你受了委屈,娘家人坐马车很快就到,也能给你撑腰。你自己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理儿?”
胡巧英讪讪笑了一下,小声道:“娘,我想过好日子,不想吃苦。”
“谁不想过好日子,可也要自己有那个本事。娘手里攒了一些钱,你要是觉得自己能下功夫,娘就送你去学裁缝,起码算是一门手艺。”
田小娟站起身:“行了,姜糖水趁热喝了,好好琢磨琢磨娘跟你说的话。”
门再次被关上,屋里又恢复了安静。
胡巧英端起那碗还冒着热气的姜糖水,小口小口地喝着。
辛辣甘甜的液体滑入喉咙,温暖了她的胃,也让她那颗被虚幻爱情冲昏了头的脑子,渐渐清醒过来。
胡巧英想了一整晚,最后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
自己其实根本不了解秦向东,只是被他城里人的身份、一些好听的话和虚无缥缈的承诺给忽悠瘸了。
说到底,还是见识太少了。
学裁缝好像真的是一条出路,起码比在土里刨食要好。
就这么办,明天去找娘,就说自己愿意学裁缝,让娘送她去学。
等她自己能挣到钱了,在县城找个有工作的对象,也能在婆家挺直腰杆做人。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474/4264524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