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杰克与李昂
距离林墨所在峰丛大约二十公里外,一片更为陡峭的喀斯特石林区,“水手”杰克,正面临着他荒野求生生涯中从未遭遇过的严峻挑战。
杰克选择的初始降落点是一片狭窄的谷底,两侧皆是近乎垂直的灰白色岩壁。
他的思路很直接:寻找高处,获得视野,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行进目标。
凭借着惊人魄力和出色的攀爬能力,他选中了一座看似可以攀登的峰柱,开始了艰难的徒手攀爬。
“杰克选手的行动非常果断,他拥有强大的上肢力量和勇气。”演播室里,龙爷点评道,但眉头微蹙,“但在喀斯特地貌进行徒手攀岩,风险极高。岩石湿滑,落脚点可能并不稳固,而且一旦失手……”
腾哥接话:“可不是嘛!我看着都腿软!这老哥是真猛啊,不愧是敢跟墨神在海上飙船的主儿!但这可是石头山,不是甲板啊!”
杰克凭借着一股悍勇,确实爬到了相当的高度,甚至在一处岩缝中发现了一个鸟窝,收获了两枚鸟蛋。然而,就在他试图进一步探索洞穴上方一处可能获取更好视野的岩架时,意外发生了。
他右手扣住的一块看似坚实的岩石突然松动脱落!杰克整个人猛地向后一仰,全靠左手五指死死抠住另一处岩缝,整个人像一片树叶般挂在几十米高的岩壁上,双脚在空中徒劳地寻找着力点。
碎石哗啦啦地坠落,久久才传来沉闷的回响。
【卧槽!要出事!】
【杰克!抓紧啊!】
【我都不敢看了!】
【太吓人了!】
直播间镜头紧紧跟随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演播室内,潇潇吓得捂住了嘴,藏狐老师也屏住了呼吸。
杰克额头青筋暴起,左臂肌肉贲张,巨大的拉力让他感觉肩膀关节快要撕裂。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利用核心力量控制住身体的摆动,右脚小心翼翼地探向下方一处微小的凸起。一次,两次……终于,脚尖稳稳地踩住了!
他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但危机并未解除。左手扣住的岩缝边缘锋利,已经开始割破他的手指,鲜血混着汗水,让抓握变得更加困难。他距离上方的岩架和下方的落脚平台都有一定距离,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绝境。
“他现在必须立刻做出抉择。”龙爷语气凝重,“要么,鼓起余勇,尝试用受伤的手继续向上攀爬,但成功率未知,风险极大;要么,果断放弃,想办法下撤到刚才发现的平台,但下撤的难度和风险同样不容小觑。每一次发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杰克喘着粗气,抬头看了看遥不可及的岩架,又低头瞥了一眼下方。他脸上闪过一丝不甘,但更多的是在生死边缘锤炼出的理智。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尝试将重心缓慢下移,准备进行风险极高的极限下撤。
“他的选择是明智的。”藏狐老师点了点头,“在生存中,有时退一步,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好在后续的下撤没有出现意外,当杰克的脚踩稳平台,他的额头已经布满汗水。
计划的失败,给他带来了伤口还有大量的体力消耗。
杰克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
在一片相对平缓、但石笋林立的喀斯特台地上,来自新加坡的新选手李昂,正试图用理性对抗这片原始之地。
李昂是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博士,和其他选手相比,他坚信精准的数据和高效的工具是战胜自然的关键。
他的背包是特制的,里面除了基础生存刀,还装有微型多功能工具钳、高精度指南针、防水记事本和笔、一小卷高强度鱼线,以及几件他自称的“生存辅助小装置”。
他的庇护所选址非常“数据化”,是结合阳光角度,选择的一处背靠石笋、地面相对干燥且视野开阔的位置。
李昂没有急于搭建传统庇护所,而是先花费大量时间,用生存刀和工具钳,将收集来的硬木棍和柔韧藤蔓,组装成一个结构精准的几何框架。
“李昂选手的思路非常独特。”演播室里,藏狐老师首先注意到了他,“他似乎在运用工程学原理进行营地建设。看那个框架,节点采用了类似桥梁结构的三角支撑,理论上非常稳固。”
腾哥好奇地伸长脖子:“这哥们儿是来搞科研的吧?这庇护所搭得跟建筑工地似的,看起来好像有点东西。”
搭出框架之后,李昂没有继续建造,而是开始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画,很快笔记本上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字。
【写写画画啥呢?】
【这是在做实验?】
【好像是在计算后续需要多少材料。】
【大春,你和别人不一样】
经过一番计算,李昂信心满满地再次出发,目标是收集到足够建造庇护所的材料。他的步伐快速而坚定,脑子里还在不断优化着庇护所的受力模型。
最初的路线很清晰,他沿着一条干涸的溪床行走,参照物明确。但当他按照地图拐入一片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石峰群时,问题开始显现。
喀斯特地貌最致命的特性之一——高度的同质化。无数相似的灰白色石峰,错综复杂地排列,茂密的植被进一步模糊了地形的细微特征。
李昂依靠步测和指南针定位,却忽略了脚下地形的微妙变化和植被的细微差异。
他专注于寻找理想的藤蔓和石片,不断地弯腰采集,放入临时编织的背篓里。时间在专注的劳作中飞速流逝。
当他终于觉得材料收集得差不多,直起腰,准备按原路返回时,他愣住了。
眼前是三条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的石峰间的狭窄通道。
他来时是走的哪一条?他自信地回忆着地图和指南针的读数,选择了其中一条。走了约莫十分钟,周围的景象却越发陌生,并没有出现他记忆中作为参照物的那棵奇形怪状的“迎客松”。
李昂停下脚步,再次核对指南针和地图。
“方向没错啊……”他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他尝试爬上旁边一座石峰的低矮处,希望能获得视野,但四周都是几乎一样高度的石峰,如同巨大的石头迷宫,将他牢牢困在中央。天空被切割成小块,云层遮蔽了太阳,连通过光影判断方向都变得困难。
一种细微的、名为“慌乱”的情绪,开始如同藤蔓般缠绕上他的心头。
【糟了糟了!工程师好像迷路了!】
【我就说喀斯特这地形太容易转向了!】
【他的地图和指南针没用了吗?】
【看着好着急啊!天好像也开始阴了!】
演播室内,镜头切到了李昂这边。
潇潇首先惊呼:“哎呀,李昂选手是不是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他看着好困惑的样子。”
腾哥一拍大腿:“你看!我说什么来着!这种地方不留神就容易抓瞎!这石头山长得都一个样,就特么跟进了复制粘贴的迷宫似的!”
龙爷的表情变得严肃:“李昂遇到了在荒野,尤其是在喀斯特、沙漠、雪原这类缺乏明显参照物地形中最危险的状况之一——迷路。他的工具和理论本身没有错,但他可能过于依赖它们,而忽略了野外行走中最关键的一点:持续的环境观察和路标设置。”
藏狐老师补充道:“在复杂地形行进,尤其是在采集物资时,必须频繁回头确认来路景象,并在关键节点设置醒目的、不易被破坏的路标,比如堆砌石塔、在特定方向折断树枝等。这一点许多野外生存经验丰富的选手都做的很好,李昂显然沉浸在他的‘材料收集任务’中,忽略了这一点。”
李昂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尝试用理性分析。
“我离开营地大约一个半小时,平均步行速度约每小时三公里,但采集耗费了大量时间,直线距离应该不会超过两公里。我应该还在营地周边区域。”
他决定采用“扩大圆周搜索法”,以当前点为圆心,以一定半径缓慢绕行,希望能撞上熟悉的路径或者看到自己的营地。
然而,喀斯特地貌的复杂性远超他的想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觅,他的“圆周”往往被无法通行的峭壁或密林阻断。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背篓里的材料变得越来越沉重,如同李昂此刻的心情。
天空愈发阴沉,预示着又一场降雨即将来临。如果不能在下雨前找到回去的路,湿滑的地面和能见度的降低将使情况更加恶化……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472/4267333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