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爷爷生日
打开大门,爷爷走到小车前面,在那里迎着。
大伯陈书博从车里走出来,先跟爷爷打了声招呼,又打开了后备箱,烟、酒、茶,成箱的往外搬。
看着陈易在那里站着,没有过来帮忙的意思。
便开口道。“陈易,帮个手啊,怎么一点眼色都没有呢。”
陈易也没二话,应了一声,便过去搬着一箱酒往爷爷院里走。
大婶此时也从车里走了下来。
先是理了理头发,这才跟爷爷不近不远的打了声招呼。
几人先后进了院子。
大婶便走边说着话。“哎呀,我这有好近没过来了吧。
呀,这门上的破洞还在呢,这桌子也有些年头了吧,上次就说要换,怎么也还没换呀。”
显然,在城里生活惯了,看到家里的一切,都觉得差劲。
刘月萍在边上陪着,脸色有些尴尬。
大婶还一无所觉,又补充了一句。“这家里呀,还是老样子,这么多年,一件家具还都没有添上呢。”
恰在这时候,二伯他们也从外面赶了过来。
听到大婶这样说话。
就调侃起了大嫂来。“老三家里条件差,种地还要养两个娃,挣得不如花的多,能跟你们家比么。”
大伯看到老二进来了,也没介意,当下问道。“老二,听说前阵子,你家刚换了大房子,生意做的可以啊,没少发财吧。”
“比不了大哥你家的小汽车,这村里头谁家不眼馋,走到了哪里都风光。”
两人说说笑笑,却一直都没跟陈志刚说句话。
这让陈志刚站在身边,很是尴尬,只好在他们笑得时候,跟着笑两声。
而这个时候,爷爷却也不在说让大婶、二婶帮着刘月萍准备饭菜的话了。
只是说了句“人都来了,快点准备一下菜吧。”便不再多言。
大婶、二婶他们也装作没看到一样,并没有过去帮手的意思。
虽然是老爷子的七十大寿,但是也没有办的多隆重。
就是陈志刚他们兄弟三人,外加大婶、二婶他们。
都是自己大家庭里的人,没有叫上别的亲戚。
大伯二伯他们家的儿子则是因为都在外省上学,并没有赶回来。
在陈易跟陈敏文的帮忙下,饭菜终于做好了。
大伯二伯两家人一直在那里聊着天,看到饭菜端上来,却又早早的都占好了位置。
大婶夹了没两筷子,就不动了。
二伯瞅了眼,道。“咋了啊嫂子这是,城里人吃不惯村里饭啊。”
“你看这个菜,连几片肉都没有,没什么滋味,吃不大动。”
眼见在老爷子寿宴上,大婶也不好说的太过分,但是一句话也让刘月萍脸色不好看。
陪着笑道。“都有肉,都有肉,也还有硬菜呢,有猪头肉,大嫂爱吃肉,吃这个。”
“现在谁还吃猪头肉啊,不知道怎么卤的,都是垃圾食品,还有煎鱼,人家现在谁还吃煎鱼啊,这都得吃新鲜的。”
不说还好,一说起来,大嫂又感到委屈了一样。
刘月萍有些下不来台。
陈志刚放下碗筷,去看大哥陈书博。
陈书博却像是没事人一样,夹了一颗花生米吃了起来。
气的陈志刚脸色发青。
“妈,甭管她,都是惯的,吃了两天城里饭,就忘了自己爹是老农民了。
这叫数典忘宗,是忘八端。”
“小孩吧丫子,骂谁王八蛋。”大婶直接站了起来。
“王八蛋跟忘八端都不知道,还自己找骂。”陈易针锋相对。
“读书不中用,光整咬文嚼字的东西。”陈书博拉了拉自家媳妇,开口训陈易。
“读书不中用,也知道某人忘八端自己当王八蛋。”
“小崽子还没数了,这都是大人在说话,轮得到你来撒野了还。”
陈书博也站了起来。瞪着陈易。
眼看着自己大儿子跟小孙子吵了起来。
爷爷赶忙起来打圆场。
“还是小孩子,你怎么还跟他一样了呢?都坐下来,
陈易还小,等上了大学了,不就会说话了么。”
“就他,还上大学呢,大专都考不上。”陈书博坐下,却还是说了句。
很是瞧不起陈易。
“嗯,从小也不知道跟着他大哥学习,志强上高中那会儿,可是认真的很,也没给我和你大婶惹祸,辛辛苦苦,这才考上了西安交大。
你看陈易,不是我的,要是学习不进去的话,还不如早点下学,去城里打份工,也算是条出路。”
见到老大拿自己儿子跟陈易比,老二也跟着说道。。
“我家儿子也不差,虽然没有考上一本,但是也是个很不错的二本了,以后下了学,那也是吃国家饭的。”
这个时候的大学,还没有扩招,大学学历还很值钱,这么说,倒也没有什么错。
说着说着,两人就这样炫耀起自己家儿子来。
陈志刚情绪显得很是低落,跟刘月萍一起叹着气。
见此,陈易开口说道“我以前确实吊儿郎当,不务正业,让人操心。
这以后啊,一定好好学习,也考个好大学,以后也吃国家饭,让家里都跟着享清福,以后我养爷爷。”
“陈易有志气是好的,咱们好歹考上个专科。”
“专科也是大学生。”
二婶附和一声,随即一转。
“大专出来也能赚钱。”
众人说着,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刚刚无事发生。
寿宴最后,还算是顺利的结束。
收拾完桌筷。
陈易跟着父母回家。
喝了几碗茶水。
陈志刚早就醒了酒。
却还是坐在屋里,不愿意说话。
刘月萍对着陈志刚嘀咕起来。
“老大他们家顶了咱爸的岗,进了城,当了工人,现在还得了便宜卖乖。
老二家倒是自己过得,也是城里人了。
就咱家里条件不好,亲戚都看不起咱。
吃个菜还挑三拣四的。”
“那能咋办?你会做生意,还是我会做生意。”
陈志刚掏出一颗烟抽了起来。
“还是指着陈易跟文文吧,好好上学,考个比老大家更好的大学,咱们也争口气。”
两口说着话,思路千条,最后却是发现,人到中年,除了种地,他们也实在是想不到别的谋生的路子,唯一的指望便是孩子能够成才。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434/4270187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