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造成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很多,天下太平、朝廷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鼓励耕种……但最重要的是,许青引进的那些新作物。
食物有了保障,才是人口爆发的主要原因。
现在大明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有了自己的耕地,许青相信,未来十年内人口会迎来一轮恐怖的暴涨。
大明想要彻底走向工业化,人口是一个硬性条件。
而随着人口的爆发,也必须走向工业化,不然就会因为资源问题陷入内耗。
许青轻声自语,“我竟然把这个忽略了,以后再推行国策,必须要把人口的问题考虑进去。”
言罢,他再次翻看大明的户籍账册。
这本户籍是张昶命人额外誊抄的,其余省份一笔带过,主要描述江浙两省的情况,苏杭两地附近尤为详细。
许青拿起自制的鹅毛笔,一边看,一边做着笔记,而后又对其进行剖析。
最终,他将江苏的一个试点,定在了常州府下辖的无锡县。
此地距苏州仅有百余里,先天条件很好,位于江南腹地,太湖流域,且本身就很富裕,以此为突破点定能来个开门红。
许青在无锡县画了一个圈儿,这简单一笔,却足以改变无锡百姓的命运。
在苏州附近定下一个试点之后,许青又把目光放在了杭州。
ps:今天有事耽搁了,后两章晚十点半更,ლ(′◉❥◉`ლ)!
江南富,苏杭更是富中之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到了宋朝,更是空前繁荣。
就算是到了元朝,朝廷腐败,致使百姓民不聊生,但苏杭两地仍是商业贸易集中的地区,物产丰富,鱼米之乡,百姓生活富足。
若非爆发战争,两地百姓依然能维持生存。
随着大明建立、开海通商的国策推行,两地再次复兴,眼下虽不及富宋鼎盛时期,却也远远超过元朝时的昌盛。
许青相信,只要在两省成功开辟两个试点,后续的工作会很轻松。
“杭州选在哪儿呢?”
许青有些举棋不定,纠结半晌之后,将圈儿画在了海宁县上面。
大明建立后,朱元璋将海宁州降为海宁县,归杭州府管辖,但许青却觉得,海宁有很大潜力,完全担得起‘州’。
它的地理位置极好,位于长江南部,和杭州隔江相望,很有开发的潜质。
最重要的是,它挨着钱塘江,钱塘江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从这里进入大海,可以去倭国、朝鲜、琉球等国。
是大明和周围邻国的海上交通枢纽,仅此一点,就值得开发。
“就先定下这两处地方吧!”许青目光湛湛,“半年之内就要让无锡、海宁两地大变样。”
……
第二天,清早。
应天港口,人头攒动,朱元璋下了早朝,率百官前来送行。
一番场面话后,许青与户部左侍郎、两位户部主事,及王府侍卫登上蒸汽船。
许青朝岸边抱拳,“皇上、诸位大人,许青走了。”
朱元璋轻轻点头。
百官抱拳还礼,“祝长青王一路顺风,旗开得胜。”
许青暗笑,心说:“现在用蒸汽驱动,顺不顺风的,影响不大,再说…又不是去打仗,还旗开得胜?”
他又朝站在偏远处的柳叶熙和子衿摇了摇手,转身走进船舱。
片刻后,江面上蒸汽升腾,舰船缓缓进发……
许青舒服地靠在椅子上,旁边的冰块儿寒气袅袅,伸手端起一小碗儿冰镇酸梅汤,酸酸甜甜透心凉。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414/427203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