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马有才是拢右一带经营丝绸生意的商贾,前几日来长安售卖丝绸,品尝到兴隆酒铺的美酒之后,顿时就嗅到了商机,先卖了一千斤回去试水。
结果一会去就卖爆了,每天前往他家铺子买丝绸的没几个,都是去买酒的。
至于王三贵,本身是洛阳来的麻商,也是因为在十香楼喝了兴隆酒铺的酒,就彻底喜欢上了,他与马有才是熟人,今天来送钱,就是为了拉走一批酒水回洛阳售卖。
王三贵要比马有才家大业大的多。
马有才经营的丝绸,只针对一些有钱人,穷人根本穿不起丝绸制衣。
王三贵经营麻布,服务对象是平民,再加上薄利多销,商道很是广泛。
听说王三贵来洛阳是朝圣来的。
因为十天前,李二已经下令免除了商人的贱籍,并且开始加收两成商税,有一部分商贾因为免除贱籍而对李二感恩戴德,自发的组织商队来长安朝圣。
最近几天,每天都有一批人来到皇城外,对着皇宫磕头,还不忘高呼一声;陛下圣明。
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加收的商税太多而愁眉不展,免除贱籍的喜悦并没有冲散商税的苦恼,但加收商税已经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只能承受了。
不过大部分商贾都是开心的。
他们宁愿少挣点,也想脱掉贱籍这身衣服。
不光是免除了贱籍,与这道政令一起颁发的第四条政令就是;摊丁入亩,一条鞭法。
将所有苛捐杂税聚拢为一条,那就是地税。
谁家有田,就缴纳两成的田税,地多的多缴,地少的少缴。
这属于是变相的免除了各种税务,还让原本三成的粮税,降低到了一成。
百姓当然对李二感恩戴德。
除了大唐境内各地的商贾自发组织的商队前去皇城朝圣之外,更多的则是百姓,每天都会有黑压压成群结队的人来到皇宫外面跪拜。
禁军还以为难民造反打到了长安,一开始吓的不轻。
但是后来,禁军也习惯了。
关中的百姓们除了感激李二之外,感激最多的人就是庆修了。
因为李二在政令中提到;免除杂税,是蓝田县侯庆修提出来的。
每天都会有不少人来到三河村感恩戴德,哪怕是见不着人,也会勒紧了裤腰带,光顾一下三河村小地摊的生意。
算是变相的为庆侯爷的封地增加赋税了。
李二最近几天也是乐的合不拢嘴,因为他发现,免除了各项杂税之后,税收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的势头非常迅猛,其中有七成都来自于商税。
商贾们很自发的上交商税,当然也有一些偷奸耍滑的,李二最近正头疼的筹备成立一个专门用来收取商税的新部门,成天都忙的焦头烂额。
庆修品尝了一口新酒,咂嘴道:“总算是成了,这次酿的酒,比以往的酒强了太多,工序也比较复杂,比那些从民间的杂酒蒸出来的酒,口感好了几百倍,这才是人喝的酒啊。”
“小纯,你去给马有才和王三贵回话,就说咱家的酒水升级了,一贯半的酒没有了,以后都是两贯半的酒,至于他们卖多少银钱,随便他们自己定价。”
之前马有才拉走的酒,一两半银子一斤,卖二两银子,他能从中赚半两,抛去运输费和进货成本,一斤酒也能静落下四百多个铜板的收入。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370/4275617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