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可世界五百强的评判标准,却跟市值无关,最大的评判标准,来源于公司整体的营业额。
在这一点上,哪怕强如在电子领域里无可匹敌的苹果公司,也只有沃尔玛的一半。
毫无疑问,‘连锁超市’这种经营模式,天然的便会拥有巨大的、天文数字一般的现金流。
因此只要能够将超市生意完美的移植到太夏,那么这个买卖不但可以给卫平安和陆家带来恐怖的利润,同时也会让他们手中掌握的、可以动用的银钱数量,上升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真正让卫平安发现他想得太简单的原因在于,以太夏目前的社会形态来看,超市的很多经营理念,其实都必须要进行本地化的处理才行。
也就是说,他不可能真的完全照抄上一世里对超市生意的理解和认知。
想要在太夏境内将超市开起来,那么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环节,他都得进行一定程度的更改和完善。
尽管有着超市生意本身的框架摆在那里,让他不至于出什么大的差错,可这样的修改,仍然大大的提升了他的工作量。
这便使得他之前所说的‘少则两三天,总能将详细的条陈拿出来’的豪言壮语,显得像是在说大话一般……
比如在前一世里,所有超市对于供货商采取的管理模式,都是先货后款。
也就是说,供货商要先把货送到超市去售卖,等到了结算期,超市再将相应的货款,打到供货商的账户。
这个结算周期,一般都是月结。
但同样存在一些特别强势的超市,有可能拉长结算周期的情况,比如两个月、甚至三个月。
很显然,结算周期越长,这里面冗余的资金就越多,超市方面就有越大的余地,拿着这笔钱去做更多别的事情。
别的不提,只说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活期利息,天量的资金在账户上只要多放一天,银行都会结算出令人羡慕的数字来。
可这样的结算方式,在太夏境内却没办法实现。
受限于太夏的社会结构和整个国家对于商业的认知,你想要先货后款,这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然而要先款后货的话,又面临着过于恐怖的成本压力。
同时先款后货也会导致超市对于供货商的掌控力度无比低下。
一旦出现了货品的质量问题,又或者别的跟货品有关的麻烦,那么超市很可能没办法通过拿捏供货商来解决这些事情。
于是乎,卫平安就不得不在条陈里想一些别的办法,来尽量修正到这个世界能够接受的程度。
比如以陆家的信誉背书,货款可以先结算三分之一,剩余月结。
又或者通过四季钱庄发行专门的、针对供货商的汇票。
汇票为期限汇票,在官府备案,只要到了结算期,就可以在任意四季钱庄的分号,兑换成银钱。
当然,如果结算期内,供货商所提供的货品出了问题,超市方面也有权利单方面冻结汇票。
然后和供货商一起商讨解决办法。
诸如此类的问题,几乎在卫平安想到的每一个条目里,都会出现。
社会的特色和差异,让卫平安原本所预想的、单纯当一个穿越搬运工的念头,毫无意外的直接破产。
他不得不自己绞尽脑汁,俯首于案牍之上,感慨着自己当年高考时都没这么努力过的同时,虽不至于头悬梁锥刺股,可却也真真是苦思冥想,务求顾虑周全。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367/4276342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