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府内长工偷东西的可能性很小,再加上前段时间,高大人那位正妻还整理过自己的首饰盒,亲眼见过那条项链,因此怀疑的目标,就圈定在了之前招募的短工身上。
于是这段时间里,后院招募过的六名短工,和负责招募短工的那名二管家,都成了怀疑的目标。所以今儿上午,高大人府上的大管家就来京都府报案了。”
卫平安心下了然,接着问道:“被带来的那些嫌犯,知道高大人府上丢的东西,是一条项链吗?”
严良怔了下,旋即摇头道:“只有真正偷了东西的窃贼知道,至于其他没有偷东西的嫌犯,不可能知道。目前尚未提审,所以还没跟那些嫌犯沟通过。
前去抓那些嫌犯回来的衙役们,也根本不清楚究竟丢了啥东西,只是知道要拿人而已。再加上这些短工几天前就都结束工期了,自然不可能知道高府里丢了什么。”
卫平安有了数,笑着说道:“府尹大人,不如这件案子,让我来审怎么样?我朋友说她没有偷东西,而我也相信她。
只是如此一来,这案子便终究算是跟我扯上了关系,我总不能坐视不理。当然,具体还是要看府尹大人方不方便?”
严良有些意外。
眨了眨眼睛后,脸上浮现起了兴趣十足的表情,点头道:“没什么不方便的,既然平安想要主审,那就审吧,本官旁听,看看平安有什么好法子。”
卫平安不太清楚这算不算是严良在还人情。
不过之前听过夏初晴的解释之后,卫平安对于严良的处事原则,多少还是比较认同的。
所以有机会给严良添一些麻烦,能够让自己也欠严良一点人情,想来并不是坏事。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这种不断的互相麻烦、互相走动,从而变的越来越熟络、越来越亲密的。
坐到了判官席上,摸了摸惊堂木,看着堂下拿着水火棍、笔直侍立在左右两侧的那两排衙役,卫平安的心情一时间有些莫名。
和上一世里那些影视剧所拍摄的古代审案完全不同,太夏的公堂问案,本身是有着一套严格流程的。
像京都府尹这样的衙门主官,一般来说,不太可能会亲自去审理什么案子。
大到州牧,小到县令,都属于行政主官的范畴。
全权负责主政之地的全部事务。
而具体到了升堂问案这样的事情,各级衙门都会有专门的判官去负责。
任何人要到衙门打官司,都必须先准备好‘诉状’。
诉状需要两造具备,案由与事实都必须交代清楚。
并且要严格遵循法定格式,一般通过持有官府颁发执照的‘代书’来书写。
随后便是口供、五听和刑讯,如此一番折腾,方能进入到正式的审判。
其中,口供在太夏的证据制度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审判程序围绕口供的取得进行,最终的判决也建立在口供基础之上,是无可争议的证据之王。
至于刑讯,则以打板子为主。
按照要求,只能击打背、腿、臀,且三个部位必须受刑相等。
刑讯不能超过三次,用刑总数不能超过二百下。
如果达到了法定的考囚次数,被告人仍不肯招认,便可以取保。
这套堂审制度不能说多么完美,只能说相对来讲,比较适合太夏。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367/4276340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