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臣觉得徐相此言不妥。”副相梁修齐出班道:“驸马在西北完成了大魏两百年未竟之业,岂能说抵消便抵消。”
诸多大臣纷纷议论起来。
“是啊!”
“如此大功岂能说抵消就抵消了。”
“收复河套啊!这么大的功劳不赏,西北的将士能答应?”
徐济闻言脸色变了又变,显然他也发现了不妥。
苏牧可以不封赏,西北的二十万将士也能不封赏吗?
当兵的就这么点晋升的机会,徐济试图抹掉西北军建立的功勋,根本是不可能的。
枢密使张宗义出列道:“陛下,如今乌桓未灭,臣以为对驸马和西北军的封赏可以延后一段时间。”
徐济闻言忙道:“臣赞同枢密使的提议。”
“哈哈!”周缙长笑一声,站起身,摆手让大臣入列归位,说道:“那朕便依了诸位臣公之意,延后些日子再行封赏。”
“陛下圣明。”
众大臣齐声道。
周缙问道:“林振可有回信?”
林振一个月前被周缙指派为使节,出使贺国大同,面见贺国皇帝拓拔野,问其在大同陈兵二十万,到底意欲何为。
其实双方都心知肚明,你来我往,互相派出使臣,不过是在互相试探罢了。
贺国是不是真的要打,大魏会不会从中妥协,都是双方急需知道的。
但没有人是傻子,拓拔野不想大魏吞并乌桓,却也不想与大魏真正开启大战,原因也很简单,贺国比大魏穷的多,一旦两国开战,贺国能快速取胜还好,若是不能,贺国很可能被拖垮。
如果贺国有这个财力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拓拔野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才是其犹豫的根本。
苏牧算准了贺国没钱打这场仗,且为了不激怒拓拔野,选择了先收河西走廊。
如此一来,大魏与贺国就有了谈的余地。
至于谈的如何,就要看双方使节的个人能力了。
徐济道:“林振奏章中说,拓拔野要求我们将河套地区归还乌桓,他已严词拒绝。”
周缙道:“贺国皇帝如何说?”
“拓拔野不答应,扬言要举兵犯我河东。”
周缙冷声道:“哼,朕怕他来犯?”
以周缙往常的性子,是绝对说不出这种话的。
他考虑的太多了,乌桓、贺国、幽州都在他考虑的范围。
他惧怕河东和河北路同时陷入战火,那样即便打胜了,大魏的国力也会彻底衰弱下去。
但苏牧给他的密信中说,对待贺国时不能露怯,让他务必强硬一些,拓拔野未必敢轻启战端,只有他的态度足够强硬,才能迫使拓拔野退缩。
当然苏牧也不是无的放矢,信中跟周缙直言,若贺国真的入侵河东路,他肯定会带领军队将其打败,并且反攻回去。
而苏牧对于幽州的看法,就更加直接了,幽州若敢动,他会帮周缙将幽州一起收回来。
周缙拿着苏牧的密信看了又看,心中高兴的同时,又觉得很不真实。
但如今的局势,显然没有更好的选择,吃到嘴里的肉,没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周缙作为大魏的皇帝,登基之初也是有雄心壮志的,只是能力有限,当初的意志渐渐被消磨光了而已。
苏牧一年不到帮他收复了河套平原,正在准备收复河西走廊,这是大魏数位皇帝都没有完成的使命。
而他周缙完成了,这将会在史书上为他留下浓厚的一笔。
他又怎么可能不在乎,思量再三,决定依苏牧的意思,对贺国表现出强硬态度。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299/42822249.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