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6章
更远处还有数之不尽的船只赶来,大小参差不齐,数量之多,生平所未见。
灾民们振臂大叫起来。
“朝廷没有不管我们。”
“陛下没有不管我们。”
十余艘蒸汽船最先靠岸,船上的官员来到岸上,灾民们争相围了过去。
户部尚书王钧望着眼前的凄惨景象,叹道:“我等愧对天下子民啊!”
殷良点了下头,清了清嗓子,唱道:“陛下有旨。”
“草民参见陛下。”
灾民们闻言全部匍匐在地,叩请圣旨。
殷良取出圣旨,唱道:“河北旱灾,致流民百万,无妄之灾,当为朕身,然朕居深宫,年年享安,未与民苦,朕心有愧,既召百官,接民渡河,必善安之。”
“谢陛下恩典。”
灾民们一起谢恩,匍匐起身,脸上都是喜悦神色。
王钧无奈一叹,这道旨意是苏牧的意思,其中只字未提得罪上天的事,只提如何救灾,难道陛下不知道这样做会让百姓对皇帝失去崇拜?
如果这份旨意让他来起草,必然是:今日大旱,当为朕身屡,无知获罪及天父。有善不敢蒙,有罪不敢免,皆与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四海。朕预亲谒太清宫祈雨,告慰天父,以求民安。
然后再将灾民接去东京城,朝廷择日发出祭天祈雨的布告,最后由苏牧出面祈雨,求下雨来后,百姓就会对苏牧这个皇帝深信不疑,即便今后再发生大灾,他们还会坚信,他们的皇帝陛下可以解决这一切。
苏牧不想欺骗百姓,故此,才发出这样一道旨意。
这是现代科学与古代思想的碰撞。
苏牧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他以为自己这样做有用,实际上大臣们都不赞同,百姓们对皇帝祭天祈雨更是深信不疑。
如果京畿路也发生旱灾,涌向东京城的百姓会比河北路多数倍不止。
京畿路距离东京城太近,又无黄河相阻,去东京城也就是出趟不近不远的门而已。
数百万百姓抵达东京城后,势必会给朝廷造成毁灭般的压力。
到那时苏牧就算再不想祈雨,也不得不出来做做样子。
苏牧想转变魏人的观念,根本不是一两道旨意就能做到的。
就在圣旨宣布的同时,无数船只靠了岸,卸下粮食,给岸上的灾民每人分发下可食用三日的粮食。
之所以是三日的粮食,是因为灾民实在太多了,东京城的官方粮仓无法供给太多。
只能先发放一部分,让灾民不至于饿死。
分发粮食的同时,近千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源源不断将灾民转运去了黄河南岸。
灾民们下了船,成群结队往五里外的东京城走去。
最初东京城距离黄河有十里地,苏牧将城池扩建后,这个距离就变成了五里。
很快最先渡河的灾民便来到了城池边缘。
前面一队队排列整齐的军队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这里没有城墙,街道宽敞,都是四层高的阁楼,有的已经完工,有的还在建,其中有很多楼都是空的。
为了避免灾民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苏牧不得不派出军队阻拦。
拦路的不是别人,正是京城上四军的人马。
二十万人马排成了一道人墙,将宽达十余里的城池边缘守卫的密不透风。
陆悬楼、祁玉山、徐友仲、李兴四名统制,此刻就在附近进行指挥。
灾民们此时手中有粮,倒也没有要与军队起冲突的意思,在附近席地而坐,休息起来。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299/4282148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