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方建国夫妇是出了名的大善人,方建国本人在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做职员,陈美华是一个厂里的文职,俩人都有一个特点,喜欢做好事,也是在一次做好事的时候认识,然后结婚,俩人先后生下了三个孩子,大儿子方晓,二儿子方阳,最小的女儿方玥。

按说这样的家庭应该是人人羡慕,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方建国和陈美华出了名的热心肠,小区里哪家老人病了,他们跑前跑后的买药送医,租户交不上房租,他们也肯慷慨解囊,但是这份爱心越来越大,大到方家的三个孩子都难以承受。

随着有人上门感谢,还有一些小媒体采访俩人之后,方建国夫妇决心要把这份善意发扬光大,于是他们不再满足于网络上的筹款,帮老太太晒被子一类的事情了。

陈美华的朋友圈常年晒着给困难学生捐助的转账截图,打包好给困难家庭送去的生活用品,感谢信之类的,经常会收到大量点赞和夸奖,这让他们俩人都感觉浑身舒畅。

方晓正是学业最繁重的时期,高二,他手里拿着缴费单找到正在打包旧衣物的父母:“爸,妈,下礼拜学校要交资料费和补课费,一共八百块。”他的头埋得很低,声音也很低,似乎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陈美华头也没有抬,一边叠一件看起来很新的男士衬衫,一边说:“知道了,你去写作业,钱的事我们想想办法。”

方建国却完全没有在意自己儿子的话,而是拿着手机叹气:“唉,美华你看,这个大学生父亲重病,自己勤工俭学还要照顾家里,多不容易。”

陈美华伸着脖子凑过去看,片刻眼中居然有了泪花:“好可怜,我们捐点钱给他吧?”

方建国沉思着:“得多捐一点,不然不够解燃眉之急。”

方晓手中的缴费单被他捏皱了,方建国才注意到他:“还站着干嘛?快去写作业,我答应了你林叔,晚点你去给他女儿补习功课。”

他们不仅自己做好事,还无时无刻要求自己的孩子们也向他们学习。

但是只有年龄最小的方玥崇拜着他们,因为她听同学和老师说她父母是好人,这让她很开心。

方晓没有缴费,老师叫了他问话,他只是说家里暂时没钱,出来时听见老师小声抱怨着:“这经济水平还做好事呢?自己都顾不上!太奇葩了。”

方晓的脸烧得厉害。

他回到家想要再次找父母要钱,却听见他们的交谈。

“……  那两千块转过去了吧?”  是妈妈的声音。

“转了转了,刚收到对方感谢的信息,说太及时了。”  爸爸的声音带着满足,“你说这孩子,多不容易,咱们也算做了件好事。”

“是啊,”  妈妈叹了口气,“就是晓晓的学费……  要不,我明天再去跟老师说说,缓几天?”

“嗯,你去说吧,都是自家孩子,老师会理解的。我们帮别人是大事,孩子这边,晚点没事,他们懂事儿。”

“他们懂事儿”  这是方建国和陈美华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仿佛因为是  “自家孩子”,就天然应该理解父母的  “大爱”,就必须为父母的  “善举”  让路。

方阳的遭遇也没好到哪里去。学校要统一订新校服,他磨了好久,父母才勉强答应。但钱迟迟不到位,直到他看到妈妈兴高采烈地提着一大袋刚买的新衣服,说是要送给小区里一个刚来的、家境贫寒的租户大姐。那袋子里,有几件女士外套,看起来比他想象中妈妈给自己买衣服时还要大方。

他想问自己的校服钱,却在妈妈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人家比我们更需要”  的目光中,把话又吞了回去。最后,他只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校服,看着同学们穿着崭新的衣服,默默坐在角落。

最小的方玥,有一次满脸委屈的回家,说同桌有个漂亮的卡通书包,她也想要。陈美华抱着她,温柔地说:“玥玥乖,妈妈知道你想要。但是你看,上次我们在新闻里看到的那个小朋友,连书包都没有,只能用塑料袋装书本,多可怜啊。我们把买书包的钱省下来,给她买个新书包,好不好?你是乖孩子,会同意的,对不对?”

方玥似懂非懂,只是觉得委屈。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个陌生小朋友的书包比自己的更重要。她也想要妈妈口中的  “乖孩子”  的奖励,而不是永远被要求  “懂事”  和  “让步”。但是看着自己妈妈的期待眼神,她好像又懂了什么。

悲剧发生在一个降温的夜晚,

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焦虑让这个孩子的身体变得很差,降温当晚他盖着那床旧的薄被子瑟瑟发抖,第二天就发起了高烧。

陈美华带他去了门口的小诊所看病,诊所医生说这可能是肺炎,要抓紧送医院,但是陈美华犹豫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279/4286217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