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 > 第664章

第664章


这都需要小皇帝去慢慢解决。

他能做的就是把问题找出来,给小皇帝指出一个大方向。

或许会有人说,他活了这么多年,现在又是总理朝政的镇国公,以他的能量,应该可以解决吧!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杨轩要以什么身份去解决?

他终究只是一个臣子,有些事情,只有皇帝才能去做。

就算他是镇国公,也不能去做。

最重要的是,小皇帝再没几年就要成年了。

留给杨轩的时间根本不够。

在剩下的这些时间里,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给小皇帝积攒家底。

让小皇帝在以后的时间里,有足够的底气去施展抱负。

心思回归,杨轩看着小皇帝,问道:“这一战基本上已经结束了。”

“再要不了多久,想必张辅和沐昂的大军就可以会和了。”

“到时候班师回朝,你打算如何封赏有功的沐昂他们这些有功的将士?”

“此事老祖你看着来就好,我没有意见。”小皇帝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杨轩微微不悦:“什么事都要我来做的话,那还要你做什么?”

“老祖,可我还是个孩子啊!”小皇帝反驳道。

杨轩被噎了一下,感觉这话有点熟悉。

但他还是认真的看着小皇帝,道:

“镇儿,你要记住,你是皇帝。”

“这一切本来都应该是你的责任,我现在只不过是在帮你守住这个江山。”

“等你亲政之后,这都需要你来肩负。”

杨轩知道,小皇帝对自己的依赖。

但自己又不可能一直留在朝堂上帮他,所有的一切,最后都需要他自己去面对。

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这话不是没有道理。

虽然很残忍,但这是小皇帝以后要习惯的。

听到杨轩这话,小皇帝哦了一声,便低下了头,他还是舍不得老祖离开。

不过一旁的王振听到这话,心底却是一阵喜悦。

只要等小皇帝亲政,镇国公下野,他作为小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宦官,这满朝上下,还有谁敢瞧不起自己?

“好了,今儿看奏疏就到这里吧!”

“在我处理完剩下的奏疏之前,你好好想一想,要怎么封赏立功的将士们。”

“这就算是我给你的测验。”

说完,杨轩便拿起笔,继续处理自己面前的奏疏了。

而小皇帝则看了看老祖,收回目光,思考怎么完成老祖的测验。

按照他对老祖的了解,这测验绝不是简单的封赏问题,其中还夹杂着政/治因素,以及对帝王之术的了解。

他双手撑着下巴,小小的眉头蹙起。

至于报捷的那个太监,已经悄然退下了。

……

御书房。

小皇帝持续这一个动作持续了好大一会儿时间,迟迟没有思绪。

看的站在一旁的王振都着急了。

他悄悄用余光观察一下杨轩,发现对方并没有注意这边,便壮着胆子来到小皇帝身边,俯身用极小的声音在小皇帝的耳边告诉了他思考出来的答案。

是的,杨轩出给小皇帝的测验,王振也在思考。

而他对自己的答案显然很有信心。

听完王振所说的答案,小皇帝眼前一亮。

正准备告诉老祖,结果一抬头就看见老祖面无表情地盯着他们。

这一幕也是让两人都吓了一跳。

王振更是心跳都快停下了。

杨轩虽然一句话也没说,但带给他的压力却比太皇太后还恐怖。

他当即跪了下来,一句话也不敢说。

小皇帝看到老祖这个样子,就知道他是生气了。

连忙出言求情:“老祖,王大伴这也是好心!”

“您就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了!”

杨轩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他只是淡淡开口:“太祖留有祖训:内官不得干政!”

“你是皇帝,他是你身边的人,该怎么处理,你自己来。”

杨轩的听觉不是王振能够想象的,后者的声音虽小,但他却听的清清楚楚。

见老祖把祖训都搬出来了,小皇帝知道,老祖这是认真的,他也不好再为王大伴求情了。

‘唉,王大伴也真是的,明明太祖留下的铁碑还在后宫立着呢,他怎么敢当着老祖的面这样做的?’

他心中想着,然后认真看着杨轩说道:“老祖,镇儿知道了。”

旋即目光又转向跪着的王振身上:“王振,你可知罪?”

“奴婢知罪!”王振叩首伏地,战战兢兢,心中更是恐惧。

不过,好在惩处他的权力是给了小皇帝,若是镇国公的话,他必死无疑。

以他对小皇帝的了解,虽然碍于镇国公和祖训会惩处他,但不会要他的性命。

所以这才是他大方认罪的原因。

“好,既然你知罪,那就不要有什么怨言。”小皇帝说道。

“奴婢不敢!”

王振叩首道。

“好,下去自领二十廷杖,免去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降三级,以观后效!”

小皇帝做出处置决定。

“谢陛下!”王振叩首。

“退下吧!”小皇帝道。

“奴婢告退!”

王振叩首起身,缓缓退下。

不过在经过杨轩身边的时候,忽然其声音传入耳中:“再有下次,定斩不饶!”

王振身子一颤,躬身卑微道:“是,镇国公,奴婢记住了!”

杨轩没再说话,王振见状,识趣退下。

“老祖……”小皇帝也听到了杨轩对王振的话,忍不住开口。

“镇儿,你记住,太监,只是你手里的工具。”杨轩打断了小皇帝想说的话。

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小皇帝对身边的人是比较好的。

这在杨轩来看,是优点,也是缺点。

“你可以重用他们,但不可对他们重信。”

“不然,他们会利用你的信任,插手朝政,从而祸乱朝政。”

“在你没有足够的把握之前,对太监的使用,一定要慎之又慎。”

“当然,我也不否认,太监这个群体中,有忠心耿耿,为君为国的,就比如我朝的三宝太监,王景弘。”

“但这样的人,太少了。”

杨轩语重心长。

在他看来,作为一个皇帝,心软是要不得的。

像朱瞻基这样的是最好的。

该仁厚的时候仁厚,该心狠的时候心狠。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221/4292761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