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胎穿:我在大明孤独长生 > 第1457章

第1457章


杨轩没有拒绝玛雅国王的邀请,他来这里本来就是为了给西方殖民国家找麻烦的。

他在玛雅国住了下来,带着玛雅百姓开展生产,训练军队,教授他们知识。

猥琐发育了两年时间,杨轩带着玛雅国的军队,消灭了大批殖民者,收复了大片领土。

接下来几年时间,杨轩一直待在玛雅国,帮助玛雅国提升国力,在此期间,他完全是军政一把抓。

玛雅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玛雅国有了足够的自保力量之后,杨轩便告辞离开了。

玛雅国王非常不舍,数次请求杨轩留下来,为此,他选择将自己的妹妹,女儿都送给杨轩。

但杨轩都没有接受。

他去意已决。

在玛雅国期间杨轩不断打听消息,确定从殖民者发现美//洲大陆到入侵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

而杨轩也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在南//美//洲北部。

根据他得到的消息,殖民者也早已经开始入侵北//美//洲了,那里比玛雅国更加落后,人类以部落形式存在。

杨轩接下来就是要北上,看能不能想办法提升一下那里的土著的实力,让殖民者留下更多的鲜血。

知道留不下杨轩,玛雅国王为杨轩准备了足够的干粮,以及数匹代步的马匹。

本来他还打算派人护送杨轩的,但被杨轩拒绝。

以他的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应该没有陆地生物能对自己造成威胁。

至于海洋,这他没有试过。

就这样,杨轩离开了玛雅国,踏上了北上之路。

他并不知道,他前脚刚离开玛雅国,后脚玛雅国王便带着百姓为杨轩修建了一座石像,将石像建成之日定为了纪念日。

杨轩来到北//美//洲,这里的情况比杨轩了解到的更加严重。

当地的土著对于殖民者根本就没有多少反抗的能力。

因为当地土著是以原始部落的形式存在,而殖民者拥有先进的武器,生产力更高。

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存在,这怎么打?

只有被碾压。

杨轩光是接触土著,取得他们的信任就用了不少的时间。

因为殖民者的原因,当地土著对于外来者充满了警惕和敌意。

杨轩想要将他们团结起来,武装起来,让他们有自保的能力,任重而道远啊!

而杨轩这一待,又是许多年。

……

嘉靖十二年,朱厚熜长子朱载基出生,同年十月,皇长子出生不到两个月便夭折,朱厚熜追封为哀冲太子,葬于西山。

嘉靖十五年十月,朱厚熜次子朱载壡出生。

朱厚熜大喜,下旨进封其生母为贵妃。

嘉靖十七年底,朱厚熜的生母蒋太后病逝,临终前,他要求朱厚熜将自己和丈夫合葬在一起。

朱厚熜谨记母亲的遗嘱,便打算将父亲的陵墓迁到北直隶,但是承天府上报说他父亲的陵墓渗水被淹了,无法搬迁。

朱厚熜得知消息十分震惊,不顾群臣反对,于嘉靖十八年初带夏言、严嵩等文武百官南巡,准备亲自去看看亲爹陵墓的情况。

这个时候,张璁已经落幕,夏言成为了内阁首辅。

相比于张璁,夏言在个人品性上没什么问题,不过他贪权,但同时也是一个一心为国之人。

夏言的斗争手段不输杨廷和,但就是情商不足。

这也为他日后的落幕埋下了隐患。

一切准备就绪,朱厚熜离开京师,启程南下。

随行的队伍非常庞大,多达八千余人。

嘉靖十八年二月二十六日,队伍抵达赵州。

在朱厚熜休息的时候,赵州行宫发生火灾。

但因为火势较小,且及时扑灭,并未造成重大伤亡,但朱厚熜确实受惊了。

事后调查,说是扈从人员疏忽大意,麻痹懈怠。

朱厚熜大怒,下令逮捕疏职官员,罚没知州半年俸禄。

次日一早,朱厚熜便早早出发。

晚上住在了临洺镇行宫。

行宫自然不是早早就修建的,而是朱厚熜住在那里,那里就是行宫。

当天晚上,又着火了。

不过,火势较小,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仅仅影响了朱厚熜的休息。

调查结果显示,还是扈从人员失误,管理混乱造成的。

朱厚熜处置了相关人员,并没有进一步追责。

三日时间,就发生了两起火灾,这让朱厚熜的心情不怎么好。

二月二十八日,队伍抵达了河//南卫辉。

期间一阵旋风经过圣驾,朱厚熜问随行的人:“这是什么征兆?”

有人回答:“有火灾之虞。”

连日奔波,队伍非常疲惫。

天黑后便早早入睡了。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四更天(凌晨一点至三点)。

忽然之间,行宫发生了火灾。

因为天气干燥,火势很快就变大。

行宫内外,惊叫声一大片,随行人员慌乱无比。

而朱厚熜所住的房间,更是被大火笼罩。

侍卫见此,也没人敢冲进去救人。

因为这么大的火,在他们看来,皇帝很可能已经被烧死了。

还是准备准备奔丧吧!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人用水淋湿了自己的衣服,不顾大火,冲进了朱厚熜的行宫。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朱厚熜的发小陆柄。

——————下面凑字数的

南巡时,嘉靖帝信任的道士邵元节因病无法随同,邵元节便推荐道士陶仲文跟随。南巡之前的陶仲文可谓“名不见经传”,但经过南巡期间的陪同,陶仲文深得嘉靖帝信赖并加官进爵,对嘉靖中后期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经过河南卫辉时,忽有一阵旋风经过圣驾,嘉靖帝问:“这是什么征兆?”陶仲文说:“有火灾之虞。”当天晚上,行宫果然失火,嘉靖帝险些丧命。脱险后,嘉靖帝认为陶仲文预测十分灵验,立即对陶仲文进行了封赏:“以方士陶典真为神霄保国宣教高士。”自此,嘉靖帝开始宠信陶仲文,在陶仲文的引导下,嘉靖帝也更加崇信道教。而郭勋、段朝用之辈也向嘉靖帝进献炼丹、炼金之术,使得嘉靖帝更加钟爱“静摄”。往后,嘉靖帝苦于生子多夭,陶仲文便提出“二龙不相见”之说,不仅朝臣难得见到皇帝,就连皇子也是如此。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221/429268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