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75章 让其专心

第75章 让其专心


秦德昌和秦远山浑身一震,如同被醍醐灌顶,瞬间冷静下来。是啊,他们差点被这突如其来的生财之道冲昏了头脑,忘记了最根本的事情!浩然是读书的苗子,是秦氏一族未来可能跃过龙门的希望,是全族人的脸面和期许,怎么能让他把心思浪费在这些旁门左道、稼穑商贾之事上?若是耽误了科举正途,那才是因小失大,万死莫赎!

“夫子教诲的是!小人明白了!”两人异口同声,语气无比坚定,带着一种幡然醒悟后的后怕与决心。

秦德昌更是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表态,语气急促而诚恳,仿佛要立刻弥补方才的过失道:“夫子放心!回去之后,小人定当约束族人,严加管束,绝不让任何俗务杂事打扰浩然读书!

这养殖之事,由我等粗人操办即可,断不敢再劳动浩然分心。若有族人敢因这事去寻浩然,小人第一个不饶他。”

秦远山也紧跟着保证,黝黑的脸上满是郑重:“对对对!夫子说的是正理!浩然只管安心读书!家里、族里,定会给他提供最好的条件,笔墨纸砚,四季衣裳,饭食管饱,绝不让浩然有半点后顾之忧!浩然就是我们秦家未来的指望啊!”话语朴实,却掷地有声,代表了底层农户对读书做官最虔诚的信仰。

李夫子见目的达到,神色稍霁,抚须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下来:“如此甚好。浩然天资聪颖,心性亦佳,是好苗子,需得精心栽培,莫要走了岔路。”

挥了挥手道:“浩然,你且先出去等候。”

“是,夫子。”秦浩然恭敬应声,依言退出了书房,并轻轻带上了门。

站在书房外的廊下,初夏午后的阳光带着些许灼热,透过庭院中那棵老槐树的枝叶缝隙洒下,在他脚边投下斑驳晃动、明暗交错的光影,一如他此刻复杂难言的心境。

书房内的对话,通过门板隐隐约约传来,虽听不真切,但那科举正途、莫要分心、族中希望等字眼,还是断断续续钻入耳中。无需细听,也能猜到夫子在叮嘱什么,大伯和里正又在保证什么。

商贾稼穑,终是末流、心思若杂,学业必荒。这是这个时代铁一般的规则,是士大夫阶层的主流价值观,也是李夫子作为师长对他的爱护与最高期许,希望他能心无旁骛,专注于科举这座千军万马的独木桥,博取一个光宗耀祖的前程。这份心意,秦浩然满是感激。

然而,灵魂深处来自现代的思维,却让其无法完全认同。改善民生,让族人、让像自家一样贫苦的农户们能多吃一顿肉,多添一件衣,让孩子们能有机会读书识字,难道就不是正事吗?

知识,难道只能用于钻研经义、揣摩圣意,用于科举应试,而不能用于创造实在的价值,改善眼前困苦的生活吗?《农政全书》本身,不也是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典范吗?

想起柳塘村那些低矮破败的茅屋,族人那些因长期弯腰劳作而早早佝偻的背影,伙伴们看到一点油腥时那渴望的眼神……这些画面在他脑中交织,让其心中那份想要利用所知所学,立刻为身边人做点什么。

“难道就只能读圣贤书吗?”望着庭院中那棵欣欣向荣的古柏,心中默默追问。

得出的结果是自己必须妥协,至少在明面上。不能违背夫子的意愿,不能让满怀期待的大伯和叔爷为难。秦浩然需要将那份不安分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心思,深深地隐藏起来。

表面上要将全副精力投入到那些之乎者也的经义和八股制艺之中。

只有先在科举道路上站稳脚跟,获得哪怕是最低等级的功名和相应的社会地位,自己将来才有更大的能力、更多的话语权,去小心翼翼地实现那些改善民生的想法,去点燃那束希望之火。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门吱呀一声开了。秦德昌和秦远山走了出来,两人脸上都带着激动未退的红晕,眼神里充满了新的希望和责任感。

看到庭院中静静等候的秦浩然,秦远山立刻大步上前,伸出粗糙有力的大手,用力拍了拍侄子的肩膀,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浩然,好孩子。刚才夫子的话都听见了吧?什么都别想,从今往后,只管好好读书!家里一切有伯父。你爹去得早,伯父就是你的倚靠!”

秦德昌也踱步过来,作为里正,显得更沉稳些,但眼神中的热切丝毫不减。语重心长地说道:“浩然,听夫子的话,也听叔爷的话。从今往后,天塌下来有我们这些高个子顶着,你只需读你的圣贤书。族里,就是砸锅卖铁,卖田地,也定要供你读出个名堂来!你可是我们柳塘村秦氏的指望!”

看着两位长辈的目光,感受着他们话语中那份不容置疑的决心和期望,秦浩然将所有翻腾的思绪,都强行压回了心底最深处。

抬起头,脸上露出符合他们期待的、纯然坚定的、属于一个七岁蒙童应有的笑容,清晰回答:“嗯!大伯,叔爷,你们放心,浩然记住了!浩然一定专心读书,心无旁骛,绝不辜负夫子的教诲,不负族人的期望!”

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此刻刻意摒除了所有杂念,只剩下对科举正途的向往与专注,纯净得让人安心。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3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