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祠堂祭祖,祈愿改换门庭
秦德昌脸上带着连日奔波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清醒,拿出一个皱巴巴的小本子,摊开在众人中间的木桌上:
“各位族老,浩然争气,拿了县案首,这是天大的喜事,祖宗脸上有光,咱们全村都与有荣焉。但这荣耀背后,花费也不小。”
指着本子上的记录,一项项念给族老们听:“这是我们此行去县城半个来月的开销,请各位族老过目。”
“住宿费:浩然住的上等房,一晚一百文,住了十五晚,一千五百文;我和远山住的大通铺,两人一晚二十文,一共是三百文。”
“伙食费:浩然吃得好些,每天约莫七十五文,十五天花费一千一百二十五文;我和远山凑合,每天十文,两人共计花费一百五十文。”
“购买考场用的考篮和文房四宝,花了一贯三百五十七文。”
“答谢李夫子的礼物,购买一套上好文房,折价九百多文。”
“报名费加结保费,花了整整两贯钱!”
....
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林林总总加起来,这趟县试,一共花了七贯二百五十文钱!”
“七贯多?!”
“我的老天爷……”
祠堂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几位族老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震惊和肉疼的神色。
他们知道供一个读书人费钱,却没想到仅仅是一次县试,就耗费如此之巨!
秦德昌将族老们的反应看在眼里,用力敲了敲桌面,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来,声音沉稳而有力:“钱是花了不少,但花得值!没有这些投入,就没有浩然的县案首!
现在,浩然拿到了案首,一只脚已经踏进了秀才的门槛,县尊看重,还有了府试再进一步的机缘!我的意思是,族里,必须继续全力支持浩然备考府试!”
顿了顿,环视众人,提出建议:“之前县尊赏的那十两银子,是专款,用作盘缠。但府城不比县城,花费只会更大,光靠那十两恐怕捉襟见肘。
为了确保浩然能心无旁骛,我提议,从族田公账里,再拿出五贯钱,作为浩然府试的备用款!诸位族老意下如何?”
烛火摇曳,映照着族老们沉思的脸。空气安静了片刻,三叔公第一个用第一个发声道:“德昌说得在理!既是投资,就要投到底!五贯就五贯!穷家富路,咱们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这麒麟儿供出来!”
“同意!”
“没说的,砸锅卖铁也得供!”
其他族老也纷纷表态,全数通过。秦氏一族,已经将全族的未来,紧紧地系在了这个十岁少年身上。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秦浩然依旧如同往常在学塾时一样,准时起床,在自家小院门口,就着微熹的晨光,轻声诵读着《四书》。那沉静专注的身影,与昨日被众人环绕欢呼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许多族人早早起来,手里提着篮子,里面装着自家都舍不得多吃的食物,一只鸡,一小块腊肉,一把新摘的青菜,几条不大的鲫鱼。
他们走到附近,看到秦浩然正在温书,都不敢上前打扰,生怕惊扰了浩然用功,纷纷默契地转身,将东西送到了里正秦德昌家里。
“里正,这点东西,给浩然补补身子,你看他瘦的……”
“是啊,读书费脑子,得吃好点……”
秦德昌看着堆满桌角的各色食物,一一替秦浩然收下,并代其道谢。
过了一个多时辰,估摸着秦浩然晨读差不多了,秦德昌才亲自来到秦远山家,打断了正准备继续深研经义的秦浩然。
“浩然,书稍后再看。收拾一下,随我去祠堂,那边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秦浩然在大伯父秦远山、大伯母陈氏、堂哥秦禾旺等一众族亲的簇拥下,再次来到了祠堂。这一次,祠堂内外聚集的族人,眼神不再是单纯的狂喜,而是多了几分庄重与虔诚。
仪式由三叔公主持。秦浩然净手后,在族老的指引下,恭敬地上香,跪拜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需要祖宗保佑平安健康的稚童,而是作为秦氏一族未来的希望,向先祖汇报他取得的功名。
下面的族人,这一次的祈祷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只是低声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而是更多地将期盼寄托在了那个跪在蒲团上的少年身上:
“列祖列宗保佑,让咱们浩然府试顺利,院试顺利,早日中秀才……”
“祖宗显灵,护佑我秦氏文脉昌盛……”
空气中弥漫着香火的气息和一种改变家族命运的强烈渴望。
祭祖完毕,有族人兴奋地问秦德昌:“里正,咱们是不是该摆宴席,好好庆祝一下?”
秦德昌摇了摇头,朗声道:“昨日族老们商议过了。宴席,等浩然过了府试,咱们再风风光光地大办!现在办,一来耗费不小,二来也怕浩然分心。这一次,咱们简单祭祖,心到了就行!” 族人听了,虽有些遗憾,但也觉得有理,纷纷点头称是。
举行完祭祖,秦德昌便决定,半个月后启程前往府城沔阳。去太早,住宿伙食花费太大。去太晚,又怕仓促不适应。这半个月,便是最后的冲刺和调整期。
特意嘱咐陈氏:“他伯母,这半个月辛苦你,给浩然单独开个小灶。让他吃干糙米饭,别喝稀粥了,顿顿弄点肉食。” 族人们送来的那些食物,正好派上了用场。
然而,每次吃饭,秦浩然看着桌上明显比往日丰盛许多的菜肴,依旧会习惯性地将肉和蛋分给眼巴巴望着他的禾旺、菱姑、逗娘,甚至往大伯、大伯母碗里夹。
无论陈氏怎么劝说“这是专门给你补身子的”、“你读书辛苦”。
浩然总是温和地笑笑:“我吃这些够了,大家一起吃才香。” 这份懂事,让家人心暖。
三天后的下午,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打破了柳塘村短暂的平静。
秦浩然的外婆赵氏,提着一个篮子,脚步匆匆地来到了村口。
正在村口和伙伴玩耍的秦禾旺眼尖,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亲戚。立刻像只警觉的小豹子,立刻让玩伴秋收赶紧跑去通知里正,让锄头的去找自己父亲秦远山,自己则带着剩余的小伙伴上前拦住了赵氏。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900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