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113章 小人发难

第113章 小人发难


孙允安故意提高声音,确保周围人都能听见,语带讥讽地说道:“我道是何方神圣,原来不过是乡野间侥幸识得几个字的村童罢了!听说你三岁丧父,无人教导?啧啧,难怪言行之间,总透着一股子泥腿子的土腥气!”

这话语极其刻薄无礼,直指秦浩然的出身痛处和丧父之伤,进行赤裸裸的人身攻击!

瞬间,庭院内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唰地一下投了过来,有惊讶,有错愕,有等着看好戏的戏谑。

连廊下和厅堂内的一些士绅名流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微微蹙起眉头,但出于种种考量,并未立刻出声制止,似乎也想看看这个昨日风头正劲的少年,面对如此挑衅,会如何应对。

秦浩然听到后,身体微微一僵,迅速控制住了情绪。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一脸得意的孙允安,那眼神带着一种与年龄截然不符的冷静。

孙允安见其不语,以为被自己说中了痛处,戳到了软肋,气焰更加嚣张,继续用更加恶毒的语言挑衅道:“怎么?被我说中了?无话可说了?还有你那母亲,听说早就弃你于不顾,改嫁他人?

哼,如此不守妇道、不慈不仁之人,能生出什么好儿子?怕是血脉里就带着不安分、不忠不孝的根子!哦,对了,还有你那个大伯,是在码头扛包吧?

哼,操持贱业,与苦力贱役为伍,浑身臭汗,真是有辱斯文!你这样的人,也配与我们同堂论学?也敢觊觎那府案首之位?”

这一连串恶毒的人身攻击,如同淬毒的匕首,狠狠刺来。连一些旁观的学子都觉得过分,皱起了眉头,面露鄙夷,但依旧无动于衷。

秦浩然并未如对方所期望的那般,因被辱及亲人而羞愤失态,或因出身而自卑暴怒。在最初的僵硬之后,秦浩然上前一步,直视孙允安,声音清晰而稳定,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庭院:

“孙兄此言,大谬不然!”

他开口第一句,便定下了驳斥的基调。

秦浩然朗声道:“第一,论孝道。夫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生年幼失父,诚为人生大不幸,此乃天命,非人力可挽。

然,我柳塘村秦氏一族,待我若亲子,族中长辈,尤其是德昌叔爷、远山伯父,倾全族之力供养,教我读书,育我成人,此乃族亲之慈爱,胜似父母!

亦是我秦浩然需终身铭记、竭力回报之大恩。学生虽年幼无父,却得族亲之大慈,谨守孝悌之道,刻苦向学,日夜不敢懈怠,以期他日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回报亲恩!

何来孙兄所言‘无人教导’之说?莫非在孙兄眼中,唯有锦衣玉食、仆从环绕,方为教导?乡野族亲之慈爱教诲,便不是教导?此论,未免有失偏颇,有违圣贤‘有教无类’之训!”

秦浩然首先以“孝悌”立论,将族亲的养育之恩提升到“慈爱”、“孝道”的高度,不仅化解了“无人教导”的指控,反而彰显了宗族温情和自己的感恩之心,反过来质问对方狭隘的教导观,引用的有教无类更是恰到好处。

“第二,论母行。家母之事,乃长辈私隐,其中苦衷,非我等晚辈所能尽知,亦非外人可妄加揣度!

身为人子,岂可妄加非议,置喙父母长短?《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父母之行为,子女更当谨言慎行,竭力维护其名!孙兄今日在此大庭广众之下,张口‘不守妇道’,闭口‘不慈不仁’,试问,此等背后议人父母、恶语伤人之行,可是圣贤所教?可是读书人明理守礼之所为?孙兄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这一反问,义正词严,声震庭宇,直接将孙允安置于了不仁不义、违背孝道、枉读圣贤书的境地!孙允安脸色顿时一白,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论说什么,在孝道这个大义名分下都显得苍白无力。

秦浩然不给对方喘息之机,声音再次提高,目光扫过全场,最终钉在孙允安脸上,带着一种凛然之气:

“第三,论贵贱!我大伯秦远山,凭自身气力,于码头劳作,挣取辛苦钱,一分一厘,皆是血汗所得,用以供养侄儿求学,此心此情,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何贱之有?

《孟子》有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此天下之道义也。

然,孟子亦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若无千万如我大伯这般‘劳力者’辛勤耕耘,建造运输,默默付出,尔等‘劳心者’何以安居广厦?何以衣着锦绣?何以在此高谈阔论,指点江山?”

话锋一转,引向更高的层面:“再者,孙兄莫非忘了?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亦曾躬耕垄亩,受尽艰辛!莫非在孙兄眼中,太祖皇帝当年所为,亦为‘贱业’?亦‘有辱斯文’?!”

“轰!”

这最后一句,如同惊雷炸响,在整个庭院中回荡!抬出太祖皇帝这面大旗,威力无穷!

孙允安瞬间面无人色,冷汗涔涔而下,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这才意识到,自己情急之下的口不择言,已经闯下了多么大的祸事!周围更是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被秦浩然这番引经据典、层层递进、直指要害的反击所震撼!

秦浩然环视一周,看着那些或震惊、或钦佩、或沉思的面孔,最后沉声总结,声音恢复了平静:

“学生以为,读书人,当以品行为先,以才学立世。

家世门第,乃先祖所遗,非吾辈可恃之骄矜!唯有自身德才,方是安身立命之根本!

出身寒微,从来不是什么耻辱。今日我能捧起书本求学,靠的是族人恩义,自身勤勉。

明日,我也必当凭着胸中所学、心中之志,堂堂正正立足于这天地之间!

若只因他人出身寒微,便罔顾事实,恶语相向,行此等人身攻击之卑劣行径,此等心性,此等作为,与市井无赖何异?枉读圣贤之书!更不配与我等同列斯文!”

说完,秦浩然不再看那面如死灰、浑身颤抖的孙允安一眼,仿佛多看一眼都会玷污了自己的眼睛。

对着庭院中的众人以及上首方向,从容不迫地微微拱手一揖,随即转身,步履沉稳坚定地走向自己的座位。那单薄的背影,在此刻所有人的眼中,却仿佛看到读书人的风骨。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以秦浩然情理交融、义正词严的完胜告终。

不仅展现了过人的辩才和机敏,更彰显了沉稳如山的心性,犀利的逻辑反击,以及引经据典的深厚功底。

尤其是他对“孝道”、“贵贱”的阐述,合情合理,掷地有声,既维护了自身与亲人的尊严,又站在了道德与道理的制高点上。

经此一役,秦浩然之名,在沔阳府士林之中,不再仅仅是“有才”,更增添了“有骨气”、“有才识”、“有度量”的光彩。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899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