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探讨
府试正场结束,对于绝大多数参考的童生而言,无疑是人生中最漫长焦灼的煎熬期。
他们食不知味,夜不能寐,脑海中反复回放着考场上的每一个细节,揣测着考官的喜好,担忧着可能的失误,在希望与绝望的悬崖边徘徊。
客栈里、茶楼中,随处可见面色紧张、坐立不安、与同窗互相探听消息的学子。
然而,与这普遍弥漫的忐忑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下榻在鹤鸣客栈的秦浩然。所在的这间客栈,这三日却门庭若市,异常热闹,仿佛成了府城学子圈的一个小小风向标。
秦浩然在仁风书院文会上的惊艳表现,连同他那农家出身却学识渊博、面对攻讦不卑不亢的传奇经历,早已如同旋风般传遍了沔阳府的士林圈子。
正场一考完,许多自觉考得不错,想与之印证思路的,或是心里没底,想从这里探听些虚实的学子,便如同约好了一般,纷纷带着各式各样的礼物,前来拜访这位风头一时无两的景陵县案首。
起初,秦德昌和秦远山见到这络绎不绝的访客,还有些警惕和不适。秦德昌习惯性地想以“浩然需要静养”为由挡驾,秦远山更是如同护犊的老牛,瞪着一双眼睛,生怕这些陌生人里混着如孙允安那般不怀好意之徒,前来滋事或干扰浩然休息。
但秦浩然却将这一切看得通透。在这个时代,科举之路不仅仅是考场之内学问的比拼,也是考场之外名声、人脉、乃至舆论的积累。
李夫子那番“勇于展才露智,切莫困于木秀于林之虑”的教诲言犹在耳,柳县尊之所以“投资”,看中的也正是他敢于展示、能够吸引关注的潜力。
此时若闭门谢客,故作清高,非但不能保全自身,反而可能被贴上“孤傲”、“难以相处”的标签,绝非明智之举。
于是,秦浩然劝阻了叔爷和大伯的过度保护。对前来拜访的学子,只要不是明显带着恶意或挑衅,一律以礼相待。
秦德昌和秦远山负责维持秩序,端茶倒水,而秦浩然则与来访者侃侃而谈,从经史子集到时政民生,展现出与其年龄不符的广博见识与沉稳气度。
当有学子旁敲侧击地询问正场答题的思路,特别是那篇关键的八股文和试帖诗时,秦浩然的表现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没有故作神秘地含糊其辞,也没有虚伪地谦称“答得不好”,而是坦然一笑,语气平和地说道:“学问之道,贵在切磋。诸位同窗既然问起,浩然不敢私藏,正可借此机会,请诸位同年指点斧正。”
说罢,当即取来纸笔,就在小方桌上,笔走龙蛇,将他昨日在“玄字柒拾叁号”舍内,于紧张氛围下所作的那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八股文,以及那首五言六韵的《赋得春雨》试帖诗,从头至尾,几乎是一气呵成,一字不差地默写了出来!
这一举动,让所有在场的学子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且不说能在考后如此短时间内,将八股文和试帖诗完整无误地默出,这本身就需要何等超群的记忆力和冷静的心态!
单是这份毫无保留的坦诚与源于绝对实力的自信,就足以令在场所有人,都为之深深折服。
纸张在众人手中小心翼翼地传阅。房间内起初只有纸张摩擦的细微声响,随即,低低的惊叹声和议论声便不可抑制地响了起来。
文章与诗作水平之高,远超一般学子所能及,甚至让一些平素自诩才学不错、家学渊源的同龄学子,在仔细研读后,感到一阵阵心惊与望尘莫及。
“这…这破题,竟能从此处切入!直指本源,佩服!”
“承题部分,引《易》证《孟》,信手拈来,却又如此贴切,浑然天成!”
“《春雨》一诗,‘潜催’、‘暗助’二字,体物之细,用情之真,将春雨无声滋养之功刻画入微,吾不及也!”
“秦兄大才,思路之清晰,功底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此番府试,案首非君莫属!”
由衷的赞叹声、热烈的议论声在这小小的客房内回荡,气氛变得异常热烈。
秦浩然则始终面带谦和的微笑,对于众人提出的疑问,无论是关于八股文某个起承转合的关节,还是试帖诗中某个字眼的锤炼取舍,都一一耐心解答,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往往能切中要害,让人茅塞顿开。
并非好为人师,而是真心实意地与同道交流学问,态度诚恳,言辞恳切,让每一位提问者都感觉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渐渐地,鹤鸣客栈,几乎成了府试放榜前一个小小的文会沙龙。来访的学子络绎不绝,有些甚至是慕名远道而来,只为亲眼见见这位传说中的农家才子,亲耳听听他那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
客栈内时常挤满了人,后来者甚至只能站在门口聆听。
当然,时人重礼,登门拜访,空手而来总是不合礼数。学子们带来的礼物,多是些实用又不算过于扎眼的文房用品,一刀刀质地细密的纸张,几锭墨锭,几支楷笔。
或是些府城有名的精细糕点、香甜的果脯蜜饯。甚至有人不知从何处打听到他大伯秦远山曾在码头干力气活,还贴心地带来了几贴治疗跌打损伤的膏药。
这些东西价值不算特别贵重,却是一份份心意和对其才华人品的认可。
秦德昌起初还有些不好意思,也怕给浩然带来不好的名声。
但秦浩然悄悄将叔爷拉到一边,低声解释道:“叔爷,此乃同窗之间正常的交际往来,亦是人情常理。他们敬我学问,前来探讨,携带薄礼是表达尊重。
若我们一味推拒,反显得不近人情,孤傲难以接近。您只需将这些礼物一一登记在册,记下来者姓名籍贯,他日若有机会,我们再以适当方式还礼便是,这叫礼尚往来。”
秦德昌闻言,仔细琢磨,觉得浩然说得大有道理。
于是,他便乐呵呵地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门口,找来纸笔,认认真真地做起登记官来,将来访者姓名、礼物名称数量一一记录在册。
秦远山则负责将那些堆积如山的糕点、吃食等物小心地收纳起来,分类放好,这位憨厚的汉子脸上笑开了花,虽然迎来送往忙碌不堪,心里却比喝了甘泉蜜露还要甜畅。
然而,并非所有学子在看到秦浩然默写出的文章后,都能保持心平气和与纯粹的钦佩。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95899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