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农门青云:全族赌我中状元 > 第166章 菱姑出嫁

第166章 菱姑出嫁


村学的热闹还在持续,但柳塘村的头条新闻变成了,秦远山家的闺女菱姑,要出嫁了!

而这场婚礼的排场和礼数,尤其是那丰厚的聘礼,让人眼热,成了村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引得无数人咂舌羡慕。

一个族叔咂着嘴,语气里满是羡慕:“瞧瞧人家远山家!这聘礼,啧啧,真真是体面到家了!十两雪花银啊!白花花的看着就喜人!还有那整匹的绸缎,光溜得能照出人影儿!

全套的银首饰,亮闪闪的!六坛酒一头猪!这李家,可是实打实地下了血本,给足了咱柳塘村面子!”

旁边有人笑着打趣:“可不是嘛!往后谁家闺女要是说给禾旺那小子,聘礼要是少了这个数,怕是都不好意思开口喽!”

“远山家的陈氏,这几天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脸上却笑出了一朵花,褶子都透着喜气!见谁都是乐呵呵的,也没见她跟谁红过脸、拌过嘴,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村民们只看到了表面的风光与热闹,却不知秦远山和陈氏私下的打算与深情。

他们夫妻二人,完全是真心实意地嫁女儿,盼着她未来幸福,而非借此牟利。

那看似丰厚的聘礼,他们压根没想留在手里沾灰,早已决定要让女儿全部带回婆家,作为她婚后的傍身之资。

不仅如此,他们还打算从自家本就并不厚实的家底里,再掏出不少来给女儿添妆,尤其是秦浩然这个有出息的堂弟,更是贡献出了一套价值不菲的上好笔墨纸砚。

秦远山一家对此没有任何辩解或炫耀,只是默默地为女儿置办着一切,力求让她风风光光出门,在婆家能直起腰板过日子。

早在年前,合婚(定亲)成功后,李夫子的儿子李景湛便选定了吉日,与能说会道的王媒婆一道,带着一支浩浩荡荡,系着红绸的聘礼队伍,吹吹打打地来到了柳塘村秦远山家。

当聘礼在秦家堂屋一一亮开时,围观的族人发出了阵阵难以抑制的惊呼:

礼金:  整整十两银锭,用大红套盘盛放着,每一锭银子都是一两,码得整整齐齐,银光灿灿。

礼饼:  一担担制作精巧的糯米饼、芝麻糕等精致点心,这是要让女方分赠亲友邻里,告知女儿已定下良缘。

布匹:  一匹光泽柔亮、触手滑腻的绸缎,三匹厚实挺括、耐磨耐穿的棉布,专供女方制作嫁衣和嫁妆之用。

首饰:  一整套打造精美、花纹繁复的银钗、银耳环、银手镯,放在垫着红丝绒的漆木盒里,熠熠生辉,引得大姑娘小媳妇们眼睛发亮。

酒肉:  六坛贴着大红“囍”字纸的醇香米酒,还有一头宰杀干净,系着大红绸花的大肥猪,象征着丰足与诚意。

秦远山请来了里正秦德昌和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作陪,在自家堂屋设下丰盛的宴席,热情招待李景湛和媒人一行。

席间,双方推杯换盏,言语恳切,气氛融洽热烈,最终当面郑重敲定了腊月初八这个黄道吉日作为成婚之日。

秦家收下了聘礼,按照礼尚往来的规矩,也需回赠礼物,以示通家之好,并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回赠的礼物同样精心准备:

鞋帽:  由菱姑亲手缝制的一双千层底布鞋和一顶厚实暖和的棉帽,针脚细密均匀,体现了新娘的“勤劳”与“贤惠”美德。

文房四宝:  秦浩然拿出了一套在府城购置的价值少说十五两银子,品质上乘的湖笔、微墨、宣纸和端砚,用锦盒仔细装着,寓意祝福未来的姐夫李松遥“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粮食:  一小袋颗粒饱满的稻谷,寓意“五谷丰登,家业兴旺”。

当李景湛看到那套一看便知绝非俗物的笔墨纸砚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脸上的笑容更加热情真挚了几分,心中对秦家,尤其是对那位年轻的秀才公秦浩然,评价又高了一层。

接着,便是写婚书。双方请来三叔公,在一张大红纸上,用端正的楷书简单写明了成婚日期(腊月初八)、聘礼数量及种类,由双方父母、媒人共同签字画押。

这纸婚书虽简单,但在注重“婚约守信”、“一诺千金”的乡间,却有着不俗的约束力,悔婚者会被所有人唾骂为“无德”,难以在乡里立足。

聘礼既定,秦远山家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备嫁妆。陈氏带着即将出嫁的女儿菱姑,以及闻讯前来帮忙的妯娌、邻居,日夜不停地忙碌起来:

嫁妆箱:  准备了两个结实厚重的大木箱,里外都刷上喜庆的红漆,箱面贴上“囍”字,显得格外气派。

箱内乾坤:  里面装满菱姑的四季衣物(崭新的棉袄、平日里舍不得上身的细布衣裳、鞋袜各若干)、四床厚实蓬松柔软的棉被、以及一套齐全的厨具(一口厚实的铁锅、数个绘着蓝花边的瓷碗、竹篮、木盆等)。

压箱钱:  陈氏偷偷在箱底角落,用红布包好一小串用红绳系好的铜钱,小心翼翼地藏入衣物深处,寓意女儿“婚后有钱花,不为钱财愁”。

添妆厚意:  秦远山这次是铁了心要让女儿风光,咬咬牙,又添置了木制的梳妆台、一个带小铜锁的首饰盒、几个存放杂物的小木箱。

最重要的是,他将李家送来的十两礼金,原封不动地让女儿带上,还额外从自家多年积蓄里,拿出了六贯铜钱,一并放入嫁妆,只为确保女儿婚后手头宽裕,在婆家生活更有底气,不受委屈。

嫁衣与孝衣:  菱姑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熬了不知多少个夜晚,亲手飞针走线,缝制自己的大红嫁衣。

她在衣襟和袖口处,用彩线精心绣上了象征“富贵吉祥”的牡丹和寓意“夫妻和睦”的鸳鸯图案,虽然不算繁复,却充满了待嫁少女的憧憬与心意。

同时,为未来的公婆各做了一身崭新的棉布衣裳,体现新媳妇的孝顺之心。

缝制过程中,陈氏在一旁紧张地盯着,一再叮嘱,绝不能说出任何不吉利的字眼,连针线打结都要小心解开,寓意顺遂。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4/4217144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