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七零军婚:我带地府补偿撩暴兵王 > 第504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504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此时年轮已经转到了一九八二年春天,名校毕业的她在商务部挂了一个闲职。

有外事活动需要她时才去,平时以自己的事业为主。

龙沟村已实行了分田到户的政策,生产大队不复存在。

她拉王厉和王林入伙,让他们帮着管理和提供技术支持,各送百分之五的干股。

三月十二号,承包合同下来的当天,郭攸宁就将他俩喊到了家中。

拿出修改过多次的规划图给他俩看。

果园、养殖区、种植区、大棚蔬菜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样样俱全。

两人看得连连点头,佩服不已。

在大家刚为家里有田有地,可以随便养鸡养猪而欢庆时,脑瓜子灵泛的郭攸宁同志,已经紧跟政策干起了农场。

站在风口才能吃上大肉,后来者只能跟着喝汤。

王厉满脸是笑地夸赞:“宁宁厉害,走一步看十步,早就备好了优质果苗、详细设计图稿,还让王林同志培养出了优秀管理人员。

你即将增养的走地鸡、傻狍子、鱼,也早就物色好了优良品种吧?”

她也就得益于穿越者的身份,不然哪敢如此大胆前行。

郭攸宁谦虚地回话,“不算啥,我只是闲不住,朋友多爱动脑而已。种苗早备好了,你俩多费些心,让它们早日在农场落户。”

王厉眼冒精光,他所在的计划经济处调度办江河日下,黑市绝大部分功能被自由贸易市场代替。

是时候找个更有前途得事业来干了。

他觉得紧跟二妹步伐就很好,脸上露出一丝谄媚的笑容。

嘴角上翘着开口:“宁宁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定会放在首位。好宁宁我觉得这农场在你带领下,肯定前途无限,我手里还有些闲钱,能不能让我多参几股,送的干股就算了,咱们合作。”

郭攸宁忍不住高看了他几眼,竖起大拇指,“大姐夫有眼光!看在咱们志趣相投的份上,你出一万我让你占百分之十。”

王厉立马接话,“二妹爽快,晚上就给你送钱来,我会抓紧时间组织人手按图施工。”

王林知道郭攸宁厉害,赚钱的好机会不容错过,跟着出声:“姐,我也出一万,像王哥一样占百分之十,可以吗?”

厚此薄彼的事不能干,只是没想到这个便宜弟弟还挺富有。

真金白银的出了,他俩工作起来应该更上心,郭攸宁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我现在就拟定股份分配合同。”

王林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谢谢姐,接下来移栽果树的事包在我身上,不过狍子、走地鸡、鱼的养殖我还得仔细研究下。”

郭攸宁边拟合同边回话:“嗯,  咱们多找些书来看,一起研究。”

简易合同分分钟完事,一式三份很快就签好了。

大家又讨论了一会农场建设细节,两人才匆匆离去,准备大干一场。

等人走后,郭攸宁舒服地伸了个懒腰。

心道,等农场办起来,她那拥挤的空间终于可以减负了。

农场的事有人管,但新开的两家服装店还得去巡视。

还有设计图也得抓紧画,去年寒假在羊城接手的一家制衣厂,正等着她的设计图,制作夏季新款。

奶奶见她从早忙到晚,将孩子功课辅导的事,全部接了过去。

三胞胎已经七岁,按理来说,一般也就上一二年级。

但她家的宝贝不一般,四岁不到就开蒙  ,去年下半年,满六岁去上小学时,二年级的期末测试卷都能拿满分,起步就是三年级。

三人就陶陶成绩稍弱些,毕竟他大部分时间都跟在赵国手身边。

在郭攸宁的争取下,后面才拥有了双休的权利。

如今上学了,中医学习只能改在放学后和周末。

郭攸宁以为孩子会嫌累,没想到他学得一股子的劲。

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个大宝贝天资聪慧几乎不需要她操什么心,两个四岁多的小宝贝却格外粘她。

本以为众星捧月般长大的玥玥小公主会娇纵任性,但没想到她是个文静娴雅的女孩。

看蚂蚁搬家,都能安静地观察半个小时,对所有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兴趣,且有非常强的探知欲望。

在郭攸宁心里,她家玥宝有当科学家的潜质!

这两年与两位舅舅相处融洽的浩浩,却是另一个极端。

活泼好动嘴甜会哄人,还爱唱爱跳、喜欢漂亮衣服、钟爱各种饰品。

聪明伶俐的同时,还是只臭美傲娇的小公鸡!

也不知这样的宝贝能否担得起两位舅舅的重托,反正他俩很满意。

郭攸宁是位开明的妈妈,爷奶也不拘着曾孙们朝哪个方面发展,在他们的关爱下,孩子们成长得很快乐很健康。

祁哲成这个忙碌的爸爸,在孩子教育上一切以媳妇意见为主。

升任正参谋长后的这两年多,责任重工作忙,独自住在军区,每周最盼望的事就是老婆孩子周末过来的日子。

好不容易盼到媳妇毕业了,可她在市区有工作有事业,还是只能做独守空房的怨夫。

次日就是周六,孩子们只上半天学。

安排好一切,除了陶陶被师公接走外,其他人一块去了军区。

晚餐做得很是丰盛,吃到半饱后,郭攸宁拿出一个文件袋递给身边的男人。

带着一丝不舍道:“老公,上午刚收到的,浩浩的港城身份证下来了!舅舅说想要举办一个大型认亲宴,刚好商务部这边有去港城出差的项目,半个月后我带浩浩去一趟。”

祁哲成轻轻地抚过孩子的脑袋,语气里带着一丝惆怅,“改个姓而已,还是我们的好儿子。”

爷爷奶奶叹气,“我们的浩浩宝贝哟,在身边留不了几年啦。”

“离十二岁还有七八年呢,爷奶别伤心。”

虽然户口迁走,但过继时说过了,12岁前浩浩在京市读书。

当然寒暑假,舅舅可以接他去那边团聚,让他逐步适应港城生活。

想到这个,大家暂时释然了。

郭攸宁就更淡定了,七八年后,进入了九十年代,那时交通发达通讯方便,两地贸易更频繁。

想孩子了,只用三四个小时的飞机,就能直达。

浩浩小口啃着鸡腿,不太明白大人们的话语。

眨着大眼睛开口:“我当然是爸爸妈妈的儿子呀,多两个爷爷疼是好事。小爷爷说了,等我去港城,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爷奶爸妈还有哥哥妹妹,咱们人人有份。”

郭攸宁真想敲他脑门,这小家伙尽惦记着薅两位爷爷的羊毛。

还有要什么给什么,是啥教育方式?

这不得宠坏?等她去港城了,必须跟两个舅舅好好聊聊。

幸好十二岁前都养在身边,能让他养成好习惯,和正确的三观。

她越过祁哲成,伸手轻捏了一下乐乐的嫩脸。

一本正经道:“浩浩永远都是爸妈、太爷爷太奶奶的宝贝!两位爷爷疼你,你也要孝顺他们,爱是相互的,知不知道?”

浩浩乖乖点头,然后四个小朋友边吃,边讨论港城的好东西。

饭后,爷奶带着宝贝们往干休所那边遛弯。

夫妻俩回房,挨着坐在床沿上说悄悄话。

祁哲成拿出厚厚一叠钱递给郭攸宁,温声道:“宁宁,你时不时买房子,现在又承包山林、开店,费钱又费力,但我什么忙都帮不上,对不起!

这是近半年的工资和奖励,一共一千二你拿着,去港城工作的同时,要吃好玩好。”

郭攸宁眉眼弯弯地接过,拿在手里甩了甩,又递还给他。

温温柔柔地开口:“老公,我不差钱,这些你留着零用。你怕是不了解咱家的收入吧,光房租每月就有三千多,还没算港城那边的。

加上食品厂、红都服装厂的分红,还有卖药酒的收入,月入不止一万。”

顿了一下,挑起他的下巴,调戏道:“祁帅哥,你要不考虑下,以后在家吃软饭算了。”

知道媳妇会挣钱,但没想到这如此能干!

在月入万元面前,他每月两百的工资,确实寒酸的很。

不过媳妇曾说过上交工资的男人才是好老公,哪怕一分也是爱家的表现。

他握住媳妇捣乱的手,放在唇边亲了一口,将钱放入她的手心。

嘴角上翘道:“‘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可是你说的,媳妇你受累收走,免得给我犯错的机会。”

接着将人搂进怀里,摸腰捏脸,目光灼灼地开口:“媳妇儿哪哪都软,你的软饭我注定要吃一辈子!”

郭攸宁将钱收进空间,双手抚上他的结实的胸膛,打趣道:“老公哪哪都硬,  一辈子吃下来,我可能会消化不良!”

“试试就知道!”

祁哲成说完,啃上了软嫩的红唇。

……

从军区回来,郭攸宁天天往龙沟村跑,希望半个月内,她的“悠然山庄”能初具规模。

可以在她去港城前,猪、狍子、鸡都能入栏入圈;鱼塘麻烦些,鱼苗就等她从港城回来在放。

就这样忙乎到了四月三号,该建该围的全部竣工了。

在王林的带领下,果林已经种下了十五亩,荒地也开出了十多亩,适合猪和狍子吃的蔬菜和草种了不少。

刚开始村民得知生产大队解散,养猪场不再跟队里合作时,全都非常失望。

没想到他们玩了个大的,如今家家都有壮劳力在山庄干活,赚的钱比赚工分强多了。

大家立马改观,极力拥护山庄建设。

二大爷、长叔,还有之前养猪场的工作人员,全都聘请为内部员工,拿着堪比城里工人的月薪,不要太高兴。

有了这座在建的山庄,龙沟村成了附近各村的羡慕对象。

四月三号,王厉喊来两辆大卡车,首批两百头猪仔、二十只大小狍子、五百只母鸡加小鸡,外加几年来累积的三吨玉米粒,跑了三趟才拉完。

最后一趟郭攸宁随车去了山庄。

二大爷见到她,笑眯了眼,亲切地说:“小郭同志,你是我们村的大恩人,咱们农民啥都没有,只有一把子力气。谢谢你给予大家赚钱的机会,你放心,我时刻盯着  ,没一个敢偷懒耍滑。”

郭攸宁看向身边的王厉,他立马掏出两包大前门递给二大爷。

微笑道:“辛苦村长啦,我们能在半个月内初步建好山庄,多亏了您和村里兄弟们的帮忙。

以后还得您多费心,虽然我们请了五位退伍军人巡逻,但若是村里有奇怪的人,和不安全因素出现,一定要告诉我们。”

二大爷拍着胸口保证,“山庄能给村民带来大收入,那就是我们的眼珠子,必定护好。”

有村长这话,郭攸宁心里踏实了不少。

上千头家禽动物养起来不易,要毁掉却轻而易举。

还有刚种下的优质果苗,是她培育了三年才长成的。

万一有人得红眼病的呢?

哪怕她从部队要来了五名退伍军人帮忙守护,但对于两座小山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毕竟围墙还没砌好。

话说她跟祁哲成讲,可以解决几位残疾军工作时,他少见地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那些因伤退伍的战士,大多只能拿到一次性补偿款,安排不上工作,日后生活惨淡。

能得到一个保安的工作,生活从此有保障,自然再好不过了。

他很快就联系来了五人,一位被毒烟熏坏嗓子,两位缺左掌,两位缺手指。

他们都曾是特战团的精英,哪怕落下残疾,警惕性也非常人可比,普通毛贼分分钟撂倒。

言归正传,郭攸宁看过安顿好的狍子和鸡后,给了王林一摞相关的书籍,还有一本她自己总结出来的饲养心得。

毕竟鸡和狍子,在她空间里养了好几年。

笑着鼓励:“弟呀,你能成为养猪专家,那鸡和狍子肯定不在话下,我看好你哟!”

王林边翻笔记,边认真回应,“宁宁姐交代的任务,不管多难都得想办法完成!”

郭攸宁冲他竖大拇指,“不愧是我最信得过的高材生弟弟!”

这边事了,郭攸宁心中的大石落地。

次日,在孔胜意拉走了两百多头猪仔后,郭攸宁开始收拾行李。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92/4295179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