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2章
和有着绝对生产力的后世还有不同,眼下即便粮食高产,却也根本没法达到后世那种一省之粮足可供给全国的程度。
也正因如此,谷价若贱对农户的伤害自然要比后世更加严重。
“兄长可是改变主意,要臣妾前去留住刘伯温?”
见朱标站在案前,自顾自的沉思起来。常氏还真以为朱标是要反悔,随即出声道:“既然谷贱伤农四字是刘伯温率先提出,想来他也有应对之策。”
“臣妾愿效仿母后安抚朝臣,出宫挽留刘伯温。”
朱标闻言,当即摇头拒绝。
刘伯温确有其才,可偌大的朝臣除了皇帝陛下,朝中那些个臣子少了谁都是可以。
没有就挽留刘伯温的话题往下说,朱标话锋一转,转而继续道:“谷贱伤农,似朕先前预期那般,今年秋收各地粮食增产近十倍,碍于运输成本,今年粮食价格也要下降个四五倍不止。”
“可问题就在于秋收之时,百姓乃是一日之内见谷物盈仓,心中自然喜不自胜。也会畅想着如果是按照去年价格售卖今年秋收之粮后,能到手上的钱财自然更多。”
“然而今年粮价必然下跌,而且下跌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约莫一月的时间,粮价才能趋于稳定。”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今年秋收之粮虽是百姓平生仅见的大丰收,然后粮食却卖不出价格。”
“在粮价不断下跌的这一个月中,百姓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心中自然没什么底气,甚至还会闹出乱子,对朝廷失去信心。”
对于朱标预期的结果,常氏已然有些听不太明白,只感觉朱标所言的确有理。
不过她却也不急着发问,只是默默听着,等着朱标自己往下说。
“因此!”
朱标语调清亮,朗声说道:“所以朝廷介入民间商贾自是必要。”
“有了朝廷商会的介入,粮食价格总不至于降低到饶是丰产,百姓也难以度日的地步。”
说话之间,朱标便也已经打定了主意。
有了朝廷的介入,粮价必然能够很快达到稳定,原则上也是要保证今年丰年百姓得银比往年更多。
至于之后全国粮食若真能不再短缺,届时再减免部分农税,鼓励百姓从事耕种。
见朱标说着便坐在案前,提笔写着对策。
常氏不愿打扰,轻声说了一句便也默默退出了谨身殿内。
不过刚走出谨身殿,紧接着常氏便收到了坤宁宫的懿旨。
“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见来人是坤宁宫的宫女,常氏示意她起身后,温声问道:“母后可是有何吩咐?”
“回娘娘的话,太后命奴婢禀告娘娘,娘娘乃大明国母,手上有凤印、宝册,还有懿旨。”
听到这话,常氏微微一愣,随即便对面前宫人道:“回禀母后,本宫明白了。”
语罢,常氏回身看了眼谨身殿内正伏案书写的朱标,随即便也下定决心,径直朝宫外走去。
若是依常氏的性子,哪怕知道刘伯温走后,朱标会略有不舍。
可朱标未曾明言,她却也不会自作主张,出宫挽留刘伯温。
只是眼下却也不同。
有了马皇后的允准,常氏自然乐意出宫留下刘伯温,如此也算是为朱标分忧。
诚意伯府。
见自家儿子也跟着自己收拾行囊,似是打算一并离京。
刘伯温猛的放下手中折扇,眉头紧锁出声教训道:“琏儿,陛下乃是特开恩旨,准为父回乡荣养,并非贬斥。”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78/429534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