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3章
这三位也都是胜任知州一职,分别在锦州和桓州。
王忠云是在锦州,锦州的情况其实要比桓州的好。
桓州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最糟糕的,因此蓝凌县的邱云生和王城县的吴晓青这两位县令,当初都是直接调任到了桓州。
而且,同时主管着桓州境内最重要的两个州府。
王忠云现在还好,因为锦州的底子比较好,加上地理优势比较明显,因此现阶段反而是发展最平稳的,锦州的恢复也很快。
现在最难的是邱云生和吴晓青。
他们光是主抓基础建设,就费了老大的力气。
即便是当时有尉迟雄英这位老将军坐镇桓州,给予他们俩最大的帮助,依旧是地狱级的难度。
桓州地处平原区域,河道比较多,灾害频繁极其严重。
当初蝗虫过境的时候,桓州是最严重的,几乎是横扫一空。
随后,灾荒爆发,无数难民涌入交州,致使桓州十室九空。
而后便是交州的大政策,吸引无数的外地匠人去交州。
这又使得桓州被清理了一遍。
留到最后的人不是不想走,是根本走不掉,也没有人要。
所以,邱云生和吴晓青当时去的时候真的很绝望。
什么都没有,一切都只能从废墟中重建。
当时光挖坟埋人这种活儿,就干了足足四个多月,可想而知到底死了多少人没有收尸。
后来,他们人口严重缺失,匠人就不说了,几乎没有。
在这种情况,所谓的治理就是一个笑话。
但,这两个人还是挺过来了。
即便是丁国民都不得不佩服,他甚至都怀疑,自己如果去了,能不能有两位同僚做的这般好?
想到邱云生和吴晓青在桓州吃的那些苦,丁国民便替他们辛酸。
不过,在这过去的两三年时间内,这两位几乎就只抓两个点。
首先便是水利设施,甚至是连运河都没准备,就是田间的这些。
其次,便是抓生育。
这两点是他们用时间一点点的熬过来的。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还是从交州带走了一部分的人作为帮手。
否则,光是第一点就难。
当时连工具都缺失,整个桓州就是一副末日景象。
即便是很多当地的老百姓都毫无斗志,毫无求生的欲望。
可偏偏这两位也是犟种,既然这里的人不信任他们,看不到斗志,那就一点点的激发斗志。
就这样,他们花了足足两年的时间,将所有人重新给振作起来。
而后,慢慢的向着温饱方面靠过去。
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其中的辛酸根本不足以向外人说。
丁国民的龙庭府还算是好的,至少和这两位比,简直是条件好到飞起。
不过,这其中丁国民也算是出力颇多。
因为如果不是他的资助,即便是这两位有毅力,在没有工具和人调动的情况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丁国民现在之所以如此穷,也是因为他一直都在接济这两位,不至于让这两位在就任之后饿死。
尉迟雄英当初见到这一幕都于心不忍,也是打心里觉得,交州出来的官员果然都是干实事的。
当地的老百姓就愣是被他们亲力亲为所折服。
现如今,桓州依旧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那边的老百姓也不过是刚恢复了生机,田间的粮食终于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72/4294786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