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惨死新婚夜,重生后全家跪求原谅 > 第187章姜梨再被奖赏

第187章姜梨再被奖赏


“陛下赏罚分明,臣等佩服。”

  铁卷诏书收回。

  皇帝的一桩重大心事可以放下了。

  该奖赏的奖赏,该罚的罚。

  至于姜鸢,虽然没有被处死。

  可魏瞻请旨赐婚的事足矣在京都引起轩然大波。

  每一个人都会把赐婚一事跟多日前南场围猎姜鸢挡箭的事联系在一起。

  进而得出一个结论:这对男女,早就勾搭在一起了。

  不然,为何都会舍命也要护住对方的安危?

  “皇帝,是不是还漏掉了一人?”太后有些累,想回去休息了。

  魏珩进宫,阿哲也一定跟着进宫了。

  她得帮姜梨讨赏赐,否则阿哲可不乐意。

  “母后放心,朕明白。”皇帝颔首。

  又下旨:“慈安县主姜梨,柔淑有度,临危不乱,救人命于水火之中,堪称女子中的典范。”

  皇帝提到姜梨时。

  那冷沉的脸色好似缓和了不少:

  “朕深感欣慰大晋能有此世家贵女,其又上谏蔬菜回鲜之法,救百姓于苦难之中。”

  “种种功劳,朕皆心有感慨,特此追赏慈安封地永安,俸禄由原来的每年六百石,升为每年一千石。”

  这赏赐也算是头一份了。

  可见皇帝跟太后对姜梨立下的功劳有多认可。

  除了挽救了那么多夫人贵女的性命以外,皇帝最感兴趣的莫过于蔬菜回鲜之法。

  “陛下,臣惶恐,有一提议。”宋本是司农寺卿。

  他这个人十分热衷于研究农业。

  每日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司农寺研究蔬菜跟粮米。

  姜梨若有农学方面的天赋,宋本怎会错过人才。

  “你说。”皇帝示意。

  宋本赶紧走进大殿;“陛下,臣自从被陛下提拔,官拜司农寺卿一职,对大晋的良田以及蔬菜也颇有研究。”

  “但臣明白,慈安县主拥有异于常人的天赋,这种天赋若是不用在本朝的农业方面,臣觉得实在浪费。”

  “说的有理啊。”

  “是啊。”

  宋本话落,其他的大臣纷纷应和。

  皇帝眯眼,也若有所思。

  诚然,宋本说的一点错没有。

  若是姜梨有农学方面的天赋,不应用在本朝的农学上,岂不是太可惜了。

  或许她不仅仅会蔬菜回鲜技术,还会些别的。

  这两年,大晋连年遭遇旱灾,导致粮食产量骤减。

  许多农户都苦不堪言,朝廷拨款赈灾,虽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但终归也是杯水车薪,无法叫百姓们自力更生。

  “陛下,臣以为,宋大人言之有理。”许泰对姜梨的印象本来就好。

  再加上上次许家欠了姜梨一个人情。

  许泰觉得这样的时候,他应该再推一把,叫姜梨的才学以及品性,被更多的人认可。

  “虽说慈安县主是女子。”

  “可本朝也不是没有女子上战场的例子,女子也当了武将,被陛下封了官职。”

  例如大***,例如已经去世的佘老太君。

  “你继续说。”皇帝想多听听各方的想法。

  许泰看出皇帝的心思,又道;“宫中也有女官。”

  “大晋朝民生开放,历代帝王治国有策,到了陛下统治时期,百花开放,民生多彩。”

  “陛下重用贤能之辈,故而,男女之间在事关家国大事时,臣以为,可以放一放。”

  “慈安县主既有才学,那么这样的人才便该为国所用,不然岂不是浪费了此等天赋。”

  许泰的意思是。

  或许可以叫姜梨入朝为官。

  只是与其他的女官相比,姜梨的位置可能要特殊一些。

  所以皇帝的决策,也会更难一些。

  毕竟姜梨真要为官,那就不是尚食局又或者是尚衣局这种专门开设女官的地方为官。

  而是,司农寺,又或者是御史台这种地方。

  这势必会很难,也会遭到许多大臣的反对。

  “陛下,莫不如叫慈安县主先到司农寺走一趟,臣有些问题愿与慈安县主交流请教。”

  宋本那叫一个激动,也十分感激许泰。

  他的官职没有许泰高,不敢直接说叫皇帝封姜梨做女官的话。

  事实上,宋本觉得姜梨真的有天赋,若能入司农寺为官。

  或许本朝的农业真的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帝,莫不如叫阿梨那孩子试试?”太后笑着。

  言语之间,全是对姜梨的夸赞欣赏:“上次她救了阿哲却不领功劳,始终谦卑有度,叫哀家十分喜欢。”

  “今日她又在姜家寿宴上挑大梁,不仅筹办的酒宴叫人夸赞。”

  “更别说她临危不乱,救了那么多条人命,就冲着这几点,哀家便觉得阿梨这孩子稳重又能担负大事。”

  太后是谁。

  皇帝的生母,本朝最尊贵的女人。

  很少见她这么夸赞过谁,就连受宠的王贵妃都没这样被夸赞过。

  此时她对姜梨的欣赏赞不绝口,真的叫人震惊。

  不过转念一想,姜梨的表现确实格外出众凸出。

  “最重要的一点是,哀家觉得阿梨那孩子有福气。”太后又补充。

  一句有福气,当着皇帝跟大臣们的面说出来,从此以后,谁敢顶风作案,说姜梨晦气?

  “母后说的是啊。”皇帝也深有感慨。

  自从姜梨出现后,他对付王家也好似格外的顺利。

  莫非,姜梨真的有些运道在身上,旺朝堂又旺百姓。

  “慈安确实能担负大事,不过本朝的农业尤为重要,关乎民生,关乎百姓。”

  皇帝慎重,又道;“便先叫慈安每隔两日去司农寺与宋本交流彼此讨教。”

  “若是有什么心德,可直接进宫面圣,不必通传。”

  看得出皇帝也着急。

  着急的想勘破本朝农业方面的难关。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破例叫姜梨一个女人去司农寺。

  “陛下圣明。”

  朝臣虽有意见,但也不好在这个节骨眼上触皇帝的眉头、扫太后的兴致。

  “既然皇帝都安排好了,哀家便先回去休息了。”

  太后十分疲惫。

  这半个月来,她每次一出门都会觉得十分疲累。

  多次召太医给她看诊,太医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会她又累了,很想休息,早些回永寿宫。

  “儿子送母后回去。”皇帝站起身扶太后。

  太后拍了拍他的手背;“不必了,皇帝还有许多公事要忙,哀家自己回去便可。”

  太后总是这样,不会干政,又不会给皇帝压力,在关键时刻,又会给皇帝帮助。

  这叫皇帝如何会对她不恭敬,感动的说;“那儿子叫太子送您。”

  “也好。”太后乐了,又道:“说起来哀家也有好几日没见阿梨了。”

  “朕这就宣慈安进宫。”皇帝点点头,心道太后喜欢姜梨。

  便叫姜梨日后多进宫陪陪太后。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68/4296541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