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切待续


第五十二章  一切待续

宋明轩指尖轻点案几,目光深邃如潭。

“破,其实逻辑很简单。”

“集结足以横扫天下的绝对力量。”

“把之前剖析的所有隐患,比如世家门阀的垄断,地方诸侯的割据,外戚集团的专权,宦官势力的乱政。”

“尽数击碎、连根拔起,不留一丝余孽。”

“当旧有的秩序体系彻底崩塌。”

“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群体,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然会变得毫无意义。”

“天下将归于一片混沌。”

宋明轩话锋一转,目光与陈宫对视到一起。

语气放缓下来。

“立,则是在这片混沌之上。”

“重建一套全新的,公正的社会秩序。”

“什么样的秩序?”

陈宫呼吸变得急促,胸膛微微起伏。

眼中迸发出炽热到近、乎燃烧的光芒。

宋明轩微微一笑,引经据典,又赋予新的内涵。

“如同《礼记》中描绘的大同之世。”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这是何等宏大而美好的愿景!

陈宫身体忍不住的一颤。

这样的世道,真的能在这乱世之中实现吗?

看着陈宫震撼到失语的模样,宋明轩补充一句。

“这与其说是一套可以立刻推行的具体办法。”

“不如说是一个需要倾尽数代人之力去追逐的终极愿望。”

“它绝非一人之智、一计之谋所能达成。”

“更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实现的空想。”

“它需要一群志同道合,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

“甚至无数愿意为了这份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普通人。”

“殚精竭虑、奋勇牺牲,一代接一代的接力拼搏。”

“这条路,可能要走五年、十年、几十年。”

“期间不知要经历多少血雨腥风。”

陈宫读懂了宋明轩的深意。

眼底的最后一丝、迷茫彻底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决绝。

他迅速从软榻上起身,对着宋明轩再次深深躬身。

语气铿锵有力,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如醍醐灌顶,宫受益终、身!”

“宫虽才疏学浅,无经天纬地之能。”

“但也愿倾尽毕生所学、绵薄之力。”

“为这一宏大愿景奋斗终、身,至死不渝!”

看着情绪激昂、眼神坚定的陈宫。

宋明轩也缓缓站起身来,郑重回礼。”

“希望公台能铭记今日所言。”

“这条路注定荆棘丛生、九死一生,充满未知与变数。”

“你我往后还需同心同德,砥砺前行,不离不弃。”

“是!”

陈宫重重应下,掷地有声,目光坚定,做好了面对一切艰难险阻的准备。

宋明轩满意的点点头。

但有些话,他并未完全说透。

现在还不是时候。

比如,当这个愿望最终达成。

大汉是否还能称之为大汉?

皇帝之位,是否必须由刘氏子孙承袭?

这些过于敏感的话题,只能循序渐进地引导。

若是此刻全盘托出,非但不能说服陈宫。

反而可能激起逆反心理。

毕竟,陈宫仍有忠汉之心,得不偿失。

只可惜,在这个极度看重名望,讲究出身门第的年代。

像陈宫这样的名士,绝不会轻易屈居于他这个前曹府家仆名下。

否则,他倒也想试试脱离曹操,自己单干的滋味。

他没钱、没背景、没显赫身份。

贸然出去招揽人才,与招摇撞骗无异。

就连刘备那大忽悠,都还顶着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的名头造势。

以他现在的处境,单干根本不现实。

而且……也没必要。

有曹操在前面冲锋陷阵,吸引天下目光。

他在后面安心摸鱼,顺便积累财富、声望与身份地位。

何尝不是一条稳妥且惬意的路子?

前提是,他能一直这样逍遥下去,不被乱世的洪流裹挟。

二人又围绕着破而后立的具体方向,深入聊了许久。

直至夜色渐深,陈宫彻底坚定了信念,这才起身向宋明轩告辞。

离开宋明轩的府邸,陈宫没有返回自己的住处。

而是径直朝着曹操的院子走去。

这一夜,曹府书房的灯火彻夜未熄。

曹操与陈宫促膝长谈。

从天下大势聊到具体方略,直至天蒙蒙亮才结束。

陈宫走后,宋明轩也返回了自己的房间。

沉下心来,消化医术的庞杂知识。

有了属于自己的宅邸。

宋明轩的日子逐渐步入正轨,变得安稳起来。

曹操逃回陈留。

以讨伐董卓、匡扶汉室为名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共襄盛举的消息。

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周边郡县。

还扩散到更远的区域。

一时间。

无数心怀家国,胸有抱负的仁人志士,豪强义士。

纷纷涌向陈留,要投身讨贼大计。

曹府每日门庭若市,拜访者络绎不绝。

有三五成群、怀揣谋略的谋士。

有带着数百部曲、前来投靠的地方豪强。

还有不少听闻曹府有神医坐镇。

专程从四面八方赶来求医问药的百姓。

只可惜,宋明轩一直留意的黄忠,始终没有出现。

这段时间,曹操的起义队伍,如滚雪球一般飞速壮大。

他与陈宫、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人,忙得脚不沾地。

一边筹备粮草、打造军械,为士兵配备新装备。

一边整合各路投靠的势力,加紧训练军队。

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宋明轩则极少在公开场合露面。

只在两件事上出过面。

一是夏侯惇、夏侯渊、于禁、乐进四人,带着两千多精锐骑兵前来投靠时。

他特意出面结识了一番。

这几位都是史书留名的猛将。

实力不俗,值得亲自结交。

二是曹操举行起义誓师大会时。

他作为曹操的结拜兄弟,不得不出席捧场。

好歹这是关乎士气与名望的大事,不出面实在说不过去。

虽说宋明轩很少主动去曹府。

但曹营的将领和谋士们,时常会来他的府邸拜访。

一来有曹仁、曹洪、曹纯三兄弟极力宣传。

连弩、马镫、马鞍、马蹄铁的妙用。

在曹营高层早已不是秘密。

众人对他的巧思与才能极为敬佩。

二来他提供的士兵基础体能训练方法。

在训练中展现出了显著效果。

让士兵们的身体素质和耐力大幅提升。

众人都想从他这里再讨教些秘方。

一来二去。

宋明轩与曹营众将的关系,渐渐熟络起来。

让宋明轩松了口气的是。

原本计划举家搬迁到琅琊避难的曹嵩。

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暂时不搬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41/1111108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