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态度


第二十三章  态度

二皇子气急败坏,萧景当真是胆大包天,自己还没有找他的麻烦,他竟然率先对自己的贴身太监动手。

岂有此理,此仇若是不报,日后还必定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极大的影响。

但二皇子绞尽脑汁也依旧想不出报复萧景的方法。

从萧景离开东宫之后,他几乎丧失了对萧景的掌控。

以往,萧景居住在东宫的时候,虽然身边也只有阿宝一个贴身太监,可哪怕如此,自己也依旧能够时刻的掌握发生在萧景身上的事情,清楚他的每一个动向。

“来人,让董先生过来见我。”

侍卫很快退去,没一会儿董凌急匆匆的赶来。

在看到董凌的一瞬间,二皇子心中的焦躁减少了不少,他一把抓住董凌的手腕,满脸急切的问道,“先生助我,萧景胆大包天,竟然让父皇下旨处死了王公公。”

“这是萧景对我的报复董先生助我。”

看着满脸急切的二皇子,董凌嘴角微微上扬,“殿下无需太过担心,太子之所以会这么做,也仅仅只是想要敲打殿下,让殿下短时间之内不对他出手。”

“况且,现在我们也不能对太子出手。”

萧封眉头紧锁满脸不解的看着董凌,不明白今日为何董凌不愿意帮自己。

往日,董凌一遇到这种事情,立马便会为自己出谋划策。

其实看出了二皇子心中的疑虑,董凌笑着开口解释,“殿下,此事不能操之过急。”

“陛下既然下旨处死了王公公,想来是太子提出了解决流民的方法,在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方法之前,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否则稍有不慎便会惹怒陛下,到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待我们打听清楚太子提出的解决方法,再做决策。”

“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拿捏住太子。”

“否则贸然行动,很很有可能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被董凌这么一提醒,二皇子也瞬间冷静了下来,眼中闪过一抹庆幸。

好在关键时候有董先生,否则先前倘若自己贸然出手,还真有可能会惹来父皇的不喜。

这可是他说不愿意看到的。

“殿下,当务之急是摸清太子究竟给陛下提出了什么建议?越早知道越好,否则晚了,一旦开始实施,再想要出手阻止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而且也容易暴露。”

董凌看着如释重负的萧封,催促道。

从文泰帝斩杀贴身太监王公公这件事情来看,萧景提出的建议一定被采纳了,并且这个建议还十分的有效。

“好,现在就派人去打听。”萧封也不犹豫,当即就安排人去打探这件事情。

董凌摸着下巴,“殿下,国库如今还有多少钱粮?”

被董凌这么一问,萧封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先生为何会问国库的事情?”

董凌看了一眼皇宫所在的方向,“殿下,如今河东地区发生洪涝,无数灾民流离失所,朝廷想要救治这些灾民,就必须拿出足够多的钱粮。”

“如果我没有猜错,此番陛下召集太子进宫,很有可能就是解决钱粮问题。”

萧封听到这话,眉头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眼中满是不解。

萧景身无分文,胸无点墨,更没有经商的天赋,怎么可能有办法解决赈灾粮的事情?

正在他思索的功夫,耳边再次传来董凌的声音,“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国库如今的钱粮数目,事情也会有一些眉头。”

萧封想了想,“先生,自从父皇登基以来,天灾不断,外敌不断的骚扰边境,父皇接连动了几次兵,国库想来钱粮也并不多。”

“而且据我所知,戍边大军的粮饷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发放了。”

“国库就算真的有钱,也应当会先紧着戍边大军,毕竟万一军中发生哗变,很有可能会让刚刚稳定下来的大乾再次变得混乱。”

董凌仔细琢磨着萧封的话,如果萧封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自己的猜测就没有错了。

太子进宫,就是为了帮助文泰帝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

“殿下,太子此番进宫很有可能就是帮陛下解决钱粮问题。”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萧封急忙开口问道。

董凌想了想,“殿下,速速召集各家公子小姐,让他们为朝廷捐钱。”

“先生,我知道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但是各家的公子小姐虽然都较为富裕,可就算他们真的愿意捐款,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对于救灾没有半点帮助。”萧封摇头。

河东地区百姓的救灾钱粮是一个庞大的开销,仅凭自己所认识的那些公子小姐,根本就不足以支撑这一笔开销。

“能够募集到多少钱,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陛下看到殿下的态度。”董凌解释,“如今陛下正因为钱财的问题而苦恼,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为陛下分担一些压力,殿下以为陛下心中会有何感想?”

这一次萧封彻底明白董凌的意思,当即点头,“先生,我明白了,现在我就去召集人手,让他们捐钱,并且我也会拿出二皇子府三分之一的产业捐献给朝廷。”

董凌闻言很是满意,如此一来必定能够让陛下看到二殿下的赤子之心,也会对而二殿下越发的看重。

不过这也是一个博取百姓好感的机会,也不能错过。

当即董凌不在犹豫躬身朝二皇子行了一礼之后,便匆匆离开。

他要尽快的去安排,等到二皇子开始让各家的公子小姐捐钱,就立马将这件事情散播出去。

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很快这件事情便会被所有人都知晓,众多百姓一定会对二皇子感恩戴德。

恰好也可以趁此机会贬低一番太子在百姓心中的声望。

之前曲辕犁的事情,让太子在百姓心中颇有地位,更是有不少人将太子奉若神明。

如今,河东地区发生洪涝,二皇子为了灾民能尽快重建家园,捐出了自己府三分之一上的产业,还召集各家的公子小姐一起捐钱。

反观作为一国之君的太子,却没有半点表示。

二者之间孰强孰弱,高下立判。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加快了脚上的动作。

二皇子的动作也极为迅速,很快就召集了各家的公子。

当然这些公子,都是支持他的人。

此刻这群人都集中在二皇子府上,很是疑惑。

因为就在刚才,前来传信的人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十分紧急,让他们速速赶往二皇子府。

他们也不敢耽误,放下手中的事情后,便匆匆的赶来。

“章楠,你说二皇子突然找我们前来,是发生了什么事吗?”程默凑到章楠的耳边,小声的问道。

章楠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摇摇头,“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先前那通报的人的语气想来这件事情十分的紧急。”

“具体情况还是需要等皇子来了才知晓,现在就算我们再如何去猜测也都是无济于事。”

程默点头,“对了,就在刚才我听说,陛下下旨处死了二皇子的贴身太监,你知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事儿?”

章楠一愣,满脸诧异的看向程默,显然这件事情他还不清楚。

看到章楠的表情,程默还有什么不知道的,章楠这家伙还不知道这件事情。

于是他凑到章楠的耳边小声的说道:“我听说这件事情似乎和太子殿下有关,是太子殿下让陛下下令处死的王太监。”

“这怎么可能?”章楠瞪大了眼睛,眼中写满了难以置信。


  (https://www.24kkxs.cc/book/4250/4250129/1111111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