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澄清流言
听到张书的回答,卢正庭颇觉意外,不待他继续追问,就看到张书眼珠子一转,突然发问,“卢大人,我能问您几件事吗?”
卢正庭饶有兴味地挑眉,“说来听听。”
张书将他们第一次进城,听到糖水妇人对于卢正庭玄而又玄的说法道了一遍,什么“女鬼夜半喊冤”、“白狐报案”,“凭空变粮”。
说完便面露期待的看着卢正庭,希望得到他的解答,张知节也不动声色的竖起了耳朵。
听完张书活灵活现的讲述,卢正庭难得有些控制不住表情,连喝了几口茶定了定神,“你这都是听谁说的?”
张知节回道:“大家都这么说。”
虽然这些事是糖水妇人告诉他的,但是她也说了,她周边的人都是和她一样的看法,卢大人就是这么神奇!
卢正庭看向双喜,后者尴尬地点头,“是有些民间传言。”
他记得最初那些传言还算平实,自己也向主子禀报过。
当时卢正庭只是摆摆手说了句“无伤大雅”,他便没再理会,谁能想到这些传言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越传越离奇,如今竟演绎出这么多神怪之说。
卢正庭扶额,“都是以讹传讹罢了。”
接着便开始解释张书提到的几件事。
“女鬼喊冤完全是无稽之谈,是全五的邻居曾在一天夜里无意间看到他朝自家茅房扔符纸,嘴里喊着死者的名字,说要她永世不得超生。那邻居一个远亲是衙门里的捕快,便将此事告知与他,我知晓此事后查阅卷宗,才发现此案有疑。”
“至于白狐报案,更是子虚乌有,甚至都没有白狐,那就是一只普通的灰狗。那日我例行巡视乡里,偶然撞见它叼着根人腿骨在田埂上跑,便带人一路跟去,这才在破庙里发现了尸骸和考篮。”
对于两年多前的旱灾,不用卢正庭解释张书他们也能猜出大概。
大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卢正庭上任之时旱灾已然有所预兆,他对于粮食歉收便早有预估。
为了抑制歉收后飞涨的粮价,凭借世家子的实力,能借调区区几百辆马车的粮食真的算不得什么。
听过卢正庭的解释,三人共同对流言离谱之事进行了抨击,卢正庭打算回去就安排人手澄清那些谣言,再传下去,他真的要成神了。
再过半年就要离任,那些流言对下一任县令可不友好。
接下来的谈话便是天南地北的聊,他觉得张知节不像是个普通的书生,无论他抛出什么话题,张知节总能接上几句。
偶尔会因见识所限露出困惑,却从不掩饰自己的不足,反而会坦率请教,不卑不亢。
卢正庭在北亭县任职两年有余,难得遇到能畅谈之人,尽管其中一位还是个六岁的小娘子。
他对张知节称呼,也由张公子,变为知节。
不知怎么的,话题扯到了张知节的课业上。
“知节是今年转到明道书院就读的吧?可还习惯。”卢正庭随口问道。
张知节闻言,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突然有种面对长辈询问学习成绩的紧张。
张书的神情则颇像在家长会上,炫耀自己儿子考试进步的家长,抢先一步回答道:“他前些日子刚考了月考,成绩从乙二班第二十二名,提升到第八名了。”
明道书院的甲班是秀才班,整个北亭县的秀才也不过寥寥五人。
乙班是童生班,丙班和丁班是白身班,除了甲班,乙班、丙班和丁班都分为一班和二班。
张知节入学就面临了一次入学考,被分配到了乙二班,成绩还是垫底,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月考成绩已经提升到乙二班第八名,可谓进步神速。
照这个势头,下次月考晋升乙一班指日可待。
卢正庭看着张书小脸上得意的神情,眼底泛起笑意,便朝张知节道:“我那有几本典籍,是我从洛都带过来的,你若不嫌弃是旧书,明日我派人送到书院给你。”
他顿了顿,“若是读书上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来问我。”
院试考题皆由朝廷学政密封下发,各知州监考,他这个小小县令是不可能参与其中的,此刻的指点不过是寻常的学问切磋。
张知节连忙起身,郑重行礼,“多谢卢大人美意,知节便却之不恭了。”
书可以收下,请教什么的就大可不必,真有不懂的,问自家老姐还更快些。
这时张书突然眨着眼睛问道,“卢大人您是举人老爷吗?”
卢正庭笑而不语。
一旁的双喜挺直腰板,语气中带着掩不住的自豪,“我家主子是乾安二十年的探花郎。”
张书两人颇为惊讶,这就是活生生的探花郎啊?
靠脸加分的探花郎?
张书视线不知觉落到卢正庭嘴边的一字胡,脱口而出,“大人你今年贵庚啊?”
卢正庭执筷的手一顿,还是老实答道,“二十有三。”
话音刚落,张书嘴巴微张,满脸的不可置信,“你才二十三!?”
张知节微微一愣后,立即轻声提醒,“书姐儿。”
张书合上了自己的嘴巴,尴尬的低头吃菜。
张知节提醒完张书,自己却也不自觉地多看了卢正庭几眼,心里吐槽,他以为卢正庭起码三十往上了,都是这胡子的锅啊。
他才二十三岁,那岂不是比原身还小了。
卢正庭见两人如此反应,不自然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蓄须更显官威,而且,这是洛都时兴的式样。”
张书直言不讳,“流行不代表适合你。”
卢正庭挑眉看向张知节,后者尴尬地别过脸去,再转向双喜,却见自己的随从也默默移开了视线。
好了,他明白了。
张知节连忙夹了一筷子翡翠虾仁到张书碗里,笑着打圆场,“书姐儿你不是爱吃虾仁吗?多吃点。”
转头看向卢正庭解释道:“这八珍宴我还只吃过一回,而且那次吃得急,都没来得及好好品尝其中滋味,那道······”
话未说完,张书突然抬起头,和双喜几乎同时转向敞开的雕花木窗。
此时,楼下街市传来一阵骚动。
其中有道声音,张书颇为耳熟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92/4304297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