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伴手礼
“二郎、书姐儿,你们先歇着,我去给你们做午饭。”
几人刚跨进院门,朱海棠便止住了脚步,满脸喜气,说着就要转身往自家去。
张知节连忙叫住她:“大嫂,您先等等。”
他将张大牛一家五口引进了堂屋,铁头也在,今日原是学堂休沐,铁头去了林夫子家帮忙做活,方才他们从祠堂回来时正好遇上,便一道回了家。
不多时,张知节抱着一摞东西走了进来,笑着放到了桌上:“大哥、大嫂,这是我从府城特意给你们带的,瞧瞧合不合心意。”
“这、这怎么还给我们带东西了呢?”
张大牛和朱海棠慌忙从凳上起身,就要去拦张知节递东西的手。
张知节把东西放到桌上,语气诚恳的说:“我和书姐儿一走几个月,家里全赖大哥大嫂照顾,况且,里面不少东西都是给孩子们的,也是我做二叔的一点心意。”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张大牛脸上满是实在的笑,“你不在家,我们多照看些是应该的,哪能要你的东西?孩子们有吃有穿的,哪用你额外破费。”
朱海棠也跟着点头,“是啊,孩子们平常在村里也不缺啥,再说,你已经帮了我不少了。”
“一码归一码。”张知节不再与他们相互客套,直接从堆着的东西里取出三个精致的锦盒,转向凑在门边的铁头、铁锤和静姐儿,温声道,“铁头,铁锤,静姐儿,这是府城的‘文房斋’的笔墨纸砚,往后可要好好用功读书,切莫懒怠。”
静姐儿和铁头先看了眼朱海棠,就见她叹了一口气,笑着妥协道,“既然是你们二叔特意给你们带的,就收着吧,记住你二叔的话,往后更要好好读书才是。”
闻言,铁头和静姐儿连连点头,立即欢天喜地的接了。
铁锤抿着嘴,见他们接了,才不情不愿地跟着伸手,低声和静姐儿他们一起道谢,“谢谢二苏!”
孩子们手里捧着锦盒,一时有些拘谨地站在原地。
静姐儿眼角余光瞥见门外的张书正朝他们轻轻招手,眼睛顿时亮了,飞快地抬眼看向母亲朱海棠,满眼期待。
朱海棠也瞧见了门外的张书,“去吧,跟书姐儿玩会儿,别跑出院子。”
话音刚落,静姐儿立刻抱着锦盒跑了出去。
一旁的铁锤原本还在犹豫,可瞥见张书冲他挑了挑眉,也挤出了带着豁牙的笑容,迈开步子跟了上去。
铁头自觉不是孩子了,本想留在屋内,朱海棠却想到静姐儿刚才说起与袁家孩子的冲突,虽然现在袁家还没动静,但不代表可以完全放心,便对着铁头道,“铁头,你也跟着去,看着点弟弟妹妹们,有事就喊人。”
铁头不清楚朱海棠的顾虑,但也听话地应声出去了。
孩子们走后,张知节又拿出两匹棉布来,一匹是沉稳的青色,一匹是清爽的粉白色,都是好料子。
“嫂子,这料子您收着,给大哥和孩子们做几件新衣裳。”
这料子肯定也包含了给朱海棠的,但是他作为小叔子不能直说。
“大哥,这些是府城老字号的糕点,你们尝尝合不合口味。”
张知节说着又递过去好几个油纸包。
张大牛夫妻俩又推让了几句,见张知节态度坚决,还是收下了。
“二郎,你说你,出去一趟多辛苦啊,你还给我们带这么多东西,这···”张大牛知道这些礼物是弟弟的一片心意,更觉愧疚,突然像是想起什么,猛地起身,“对了!你家螺蛳的分红我都给你攒着呢,我这就去拿!”
话音刚落,就一溜烟的就跑了,片刻后,他带着一个陶罐和一本账册回来。
张知节这一走就是三个月,卖螺蛳的铜板累积成一座小山,张大牛和朱海棠也因此第一次走进了县里的钱庄,将那成堆的铜板换成了银子。
“二郎,你对一对。”他将账册和陶罐都推到了张知节面前,“到八月底为止,你家的分红,一共是十五两三百八十六文。”
张大牛早早就把这金额记得牢牢的,“等会我就托人给朱家带口信,让他们明日就把分红和账册送过来,我让他们也把铜板都换成银子了,这样你也方便,八月底我们的螺蛳买卖就停了,但我和你嫂子进城,还有人认出我们呢,问明年还做不做生意,我···”
张大牛此刻心情激动,面对许久未见的张知节就有说不完的话。
张知节随手翻看着手里的账册,偶尔附和几句,等张大牛稍歇口气,他才合上册子,抬眼含笑道,“多谢大哥大嫂了。”
“这没什么的。”朱海棠连忙摆着手,话头一转,眼里瞬间亮了起来,“对了,二郎,你现在已经是秀才公了,咱家什么时候办酒啊?”
距离他们接到县里的喜报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最初的激动到现在还没完全褪去,她到这会儿还不敢完全相信,自家小叔子竟真的考中了,而且名次还这么好。
这几日他们一家在村子里别提多有面了,这事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必须大办特办。
她当家理事多年,知道小叔子一心扑在读书上,未必懂这些俗务,便特意多提醒了一句,“我看了黄历,十月三十日,十一月五日,十一月二十日,这几个日子都是最近的好日子,宜宴客,正适合办酒。”
“对对对!”一旁的张大牛连忙接话,“这三个日子我和你嫂子都反复瞅过了,错不了!你先定个准日子,再说说要请多少同窗好友,其他的你都不用操心!”
他拍着胸脯打包票,“里里外外的事,全交给我和你嫂子来办,保准给你办得妥妥帖帖,让你风风光光的!”
他知道自家弟弟是不爱操心这些事的,所以便大包大揽下来。
张知节之前就和张书商量过这事,“日子就定在十一月五日吧,我这边客人的名单一会就交给铁头。”
张知节能这么干脆的答应将秀才酒宴交给他们来办,张大牛夫妻俩别提多妥帖了,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信任。
“成,这事就先这么定下了。”朱海棠笑着应下,看了眼外面的天色,麻利地起身,伸手把桌上的料子和油纸包拢到一起抱着。
“你们父女两一路辛苦了,今个儿别开火折腾了,就在我们家吃,我这就回去拾掇饭菜,菜都现成的,做好了就来叫你们。”
“那就多谢大嫂了。”张知节也不客套,笑着应道。
“嗨!一家人说啥谢字!”
如今家里日子早不是从前那样,顿顿饭碗里稀得能照见人影,手头宽裕了,家里餐桌上都是常见荤腥的,也能大方的开口让小叔子来做客。
更巧的是,昨日她娘家人刚送来一块上好的肘子肉,眼下正在灶上小火慢炖着呢。
现在杀鸡来不及了,但可以炒个腊肉,再做几个家常菜。
朱海棠心里盘算着菜色,抱着东西脚步轻快地往外走。
张大牛坐着没动,给张知节碗里续上了一杯热茶,满脸乐呵地跟张知节念叨着村里近来的新鲜事,或好奇地打听府城的见闻。
朱海棠走过前院,扭头就看见自家几个孩子正和书姐儿在灶房里头挨着头说话,忙喊了一声:“书姐儿,今个儿别做饭了,到你大伯家吃去。”
张书闻声探头,镇定地应道:“知道了,谢谢大伯娘。”
朱海棠步履匆匆回了家,压根没发现,自家几个孩子僵直的背影里,透着几分心虚。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92/4304291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