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故店重游
“嘿,你们是没瞧见呐!”
张大牛赶着牛车,还不忘回头和人绘声绘色地比划,“那几个衙役从那帮贼人怀里一连掏出好几个荷包,他们脸都青了···”
一个老汉也目睹了刚才那一幕,咂咂嘴接话:“要我说,那几个贼也是蠢!那荷包看着就不值钱,也不知道扔了,还揣怀里当证物!”
“也得亏他们蠢,”旁边一个妇人接话,“不然哪能抓个正着呢?”
“我赶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亲眼见到捕快把这帮杀千刀的贼按住的!往常那些人溜得比鱼还快!”
“唉,我前年就被摸走了二十三文!整整二十三文啊!现在想起来还肉疼,也不知道这回抓住那些龟儿子,能不能把我的钱追回来···”
朱海棠忍不住插话,“你想得倒挺美!”
牛车上顿时爆发出一片笑声。
默默听着众人议论的张知节与张书对视一眼,深藏功与名。
比起那些骇人听闻的重案,百姓更痛恨的就是这些防不胜防的小偷小摸,谁还没吃过一两次亏呢?
其实那一伙贼人并不傻。
他们得手之后第一件事,早就将除了银钱之外的东西一概扔掉。
张书不过是在集市角落转了一圈,就发现好几只被丢弃的方巾和旧荷包。
她将它们一一拾起,重新走入人潮,很快锁定了目标。
她悄无声息地靠近,又将那些“证物”神不知鬼不觉地塞进了目标的背篓或衣襟内。
随后由张知节向衙役描述那些人的衣着与相貌特征,只说自己看见一人行窃,并与另外几人接头。
衙役一进集市,便直奔目标,一抓一个准。
即便真有几条漏网之鱼,在新官上任、亟需立威的新县令面前,那些同伙们怕是躲不了多久。
看着张书稚气未脱、微微鼓起的侧脸,张知节突然想到一句话,“感觉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
张书似有所感地回望过去,惊得张知节立刻心虚地别开视线。
张书一看他这模样,就知道这小黄肯定又在心里腹诽她什么了。
心中顿时冷笑一声,看来是时候给他紧紧皮了,他现在可不是什么尊贵的“考生”了。
腊月廿七。
张知节与张书再次进了城,这一回却并非为了赶集,而是张书想要好好逛一逛县里的各个实体店铺。
要说大多数男人最烦什么,陪女人逛街多半能排进前三。
尤其是今早刚跑了半个时辰山路的张知节,转眼便要直面这项考验。
他有时实在想不通,北亭县统共就两条像样的街,张书为何能足足逛上两个时辰?
她其实并没买多少东西,却偏要每一家铺子都进去转上一转。
最可怕的是,一旦他露出一点点疲态,张书便立即挑眉看过来:“怎么?这就不行了?”
张知节当即端出标准笑容,表示自己可行了,男人绝对不能说自己不行。
直至走到一家熟悉的铺面门前,两人不约而同停住了脚步,齐齐抬头望向匾额上“云锦坊”三个大字。
如今的云锦坊已经不是北亭县小有名气的布庄了,说是头号布庄也不为过。
规模扩了一倍不止,隔壁两间铺面被它盘了下来,此时店内人来客往,喧声盈门,甚是热闹。
看来,李瑞当真是借得李家那一点东风,扶摇而上了。
店铺里依旧多是女客,张知节便自觉地在街角寻了个茶摊等候。
张书走进铺子,一股熟悉的,若有似无的柑橘香气混合着暖香扑面而来。
苏三娘并不在店中,只有几名女伙计正招呼客人。
有人见张书年纪虽小,衣着却不俗,神情沉稳,便殷勤迎上前:“这位小姐,想选些什么料子?咱们云锦坊的料子可是北亭县独一份,都是从府城来的时新花样呢。”
“我先随便看看。”
张书逛了一圈,铺中陈列的料子确比大半年前丰富不少,质地也显见提升,可若与府城“天工坊”的货品相比,仍差着一大截,并不像伙计口中那般时兴。
不过放在北亭县,倒也足够了。
她走到绢花的柜台,这些绢花虽然比云锦坊先前的货品精致不少,但其中并没有她卖给李家的那种露珠仿真花。
看来,李瑞借的这阵东风,风力还不太够啊。
最后,她在铺子里选了几尺柔软舒适的棉布,结账时仍不见苏三娘身影,柜台后立着一位打扮出挑的年轻妇人。
张书瞥见她挽起的发髻,心下有了猜测,便状若无意地问道:“你们东家,苏三娘今日不在?”
那年轻妇人脸上的笑意微微一僵,刚要发作,却又瞥见张书的衣着气度不像寻常人家,随即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小姐说笑了,云锦坊的东家姓李。”
张书神色未变,仍平静地追问,“哦,那苏三娘呢?”
一旁手脚利落打包衣物的女伙计悄悄觑了那妇人一眼,低声接话:“大夫人在家养胎呢,如今不便操劳。”
原来如此。
张书接过包袱,出门前最后望了眼这间既熟悉又陌生的铺子,想起那个圆滑精明、嗓音娇糯的苏三娘,心下一时有些复杂。
“买了什么?”
等在茶摊的张知节见张书出来了,便迎上前来。
“两件衣服。”
张书将手中的包袱递给他,决定换个心情。
“走,我们去城西集市。”
抓几个小偷换换心情。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92/4304289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