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回城
既然决定让巧笑参与他们的生活,有些事便不再刻意隐瞒,毕竟,瞒也是瞒不住的。
这年头的死契,基本相当于终身契约,生死就是主子的一句话,所以张书决定给她一两分的信任。
张书寻了个由头,看似不经意地向巧笑稍稍展露了一手,让她知道自己正在学武。
巧笑的反应却是出人意料,非但毫无惧色,眼睛反而瞬间亮了起来,惊叹道:“小姐,原来你会武功啊。”
原来她村里曾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村里人都说他是个脑子不太清楚的说书先生。
巧笑在村里时,最爱做的事便是蹲在村口的大柳树下,和一帮孩子、村民围着那位老人,听他讲述光怪陆离的江湖传奇。
村里大多人只当那是老人家的胡言乱语、杜撰的故事。
可巧笑却深信不疑,她总觉得老人口中那些飞檐走壁、快意恩仇的侠客们都是真实存在的。
没想到,自家小姐竟就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
顿时,巧笑望向张书的目光里,更添了毫不掩饰的炽热崇拜。
在张书说此事暂且需要保密的时候,更是指天发誓,绝对不会说出去一个字。
接下来的旅途一切顺利,没出什么意外。
当重新踏进府城时,张知节和张书突然有种春节假期后,重新进城务工的感觉。
虽然,事实也大差不差就是这么回事。
张知节与车夫一同将箱笼搬进久未居住的院落,结算清楚车资后,便熟门熟路地转去了相熟的牙行,依旧找了那群常来往的婆子前来打扫庭院。
此番接待他的,仍是“小卫”,只不过,此“小卫”已非彼“小卫”。
“张老爷,这是找您的银钱,您收好。”
真正的小卫将称好的碎银递还给张知节,脸上堆着殷勤的笑,躬身问道:“您可还有别的吩咐?”
“暂且没有了。”
“那一会儿我便让洒扫的婆子们上门。”
张知节看了眼面前这位年轻牙人,微微颔首,转身离开了牙行。
对于原来的小卫,张书之前就从金婆子那旁敲侧击的打听过。
卫家恰好也住在金婆子那条巷子里,她说小卫有个妹妹,和他是难得的龙凤胎。
想来,定是之前真正的小卫遇了什么事,一时无法当值,才让他妹妹临时顶了差事。
那姑娘,胆子倒是不小。
他们也只是纯粹的好奇,事情知道个大概后,便也将这件事抛到脑后。
张知节从牙行出来,径直回了家。
张书带着巧笑去熟悉府城的各个街道,日后少不了让她独自跑腿办事。
他们回乡前已经请人对院子大扫除了一次,所以此次回城洒扫的速度就快了很多,待婆子们收拾妥当离去时,张书也正好领着巧笑回来了。
巧笑背上竹篓里装的是给她新置办的日用杂物,她怀中紧紧抱着一套崭新的棉被。
此时巧笑身上的东西不轻,她却丝毫不显疲态。
巧笑虽瞧着瘦弱,身量却比同龄女孩高出不少,力气也特别大,差不多能顶上一个成年男人
按理来说,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应该很得力,不至于被轻易卖掉。
但巧笑却说,她原先也不知道自己力气大,可能是在家里吃得少,一直没吃饱过,所以才没什么力气干活。
之前路上住客栈的时候,她都和张书住一间。
张书不习惯和别人睡一张床,但又不好单独给巧笑开一间房,更不放心让她去睡大通铺,所以每次都是在张书的房间里,让店小二加一张简易木板床给她睡。
即使这样,因为房间里多了一个人,张书绝大多数时候都没睡好。
现在回了家,巧笑自然不用再和张书住一间,院子里的空房间多的是。
她被安排在倒座房的一间屋子,巧笑万万没想到自己竟能拥有独属于一人的房间,之前在村子里,她都是和姐姐妹妹们挤在最小的偏房,一时欢喜得不知如何是好。
“巧笑,你先去整理你的东西,等会酒楼的人来送餐,你接应一下。”
“好的,小姐。”
张书也进了自己屋,开始规整箱笼。
她收拾妥当的时候,酒楼的伙计送餐来了。
张书走出房门,就见巧笑端着一盘馒头和一碗菜路过庭院。
看到张书,她停下了脚步,道,“小姐,老爷让我去自己屋里吃。”
在张书点头表示知道后,她才重新迈开步子往外走。
张知节将一双筷子递给张书,笑了笑说:“家里突然多了一个人,还真有点不习惯。”
“得早点习惯,以后人只会更多,巧笑就当是让我们提前适应了。”
其实她自己也还没完全适应,但心里明白,这只是个开始。
张书接过筷子,提醒道,“以后说话注意点。”
回城的路上,张知节几次喊了张书“姐”,好在这个年代,也有不少父亲长辈喊孩子“大姐儿”“二姐儿”之类的称呼,巧笑倒也没察觉出什么问题。
“知道了,我以后注意。”张知节叹了一口气,又道:“顾秀比我早几天出发,现在应该也到府城了。明天我去府学报到的时候,顺路去看看他,中午就不回来吃了。”
“他应该是住校的吧?”
“对,比起在外头跟人合租院子,住校更省钱些。”
顾秀虽然已经是秀才,手头比从前宽裕了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放开手脚花钱。
和他不同,在顾秀的进学宴上,顾秀不仅收了乡绅送的礼,有些人甚至亲自坐了席。
读书人是清高,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平民家的学子想要求学,有时候不得不接受一些人的“资助”。
那些资助,也刚够支撑他未来两年的开销。
张书点点头,话锋一转道:“我打算让巧笑识字。”
张知节正夹菜的手顿了一顿,微微蹙眉:“你亲自教?”
他下意识觉得这样太浪费自家姐姐的时间。
“不是,”张书摇头,“金婆婆家的那条巷子里,有位关寡妇是识字的。”
她顿了顿,又像是想起什么,唇角微弯,“而且,她还会些武功。”
“这你都打听清楚了?”
张知节忍不住挑眉,有时候都佩服张书的情报搜罗能力。
“她会武的事旁人并不知晓,我只是送巧笑去认字罢了。”
张书是无意间发现关寡妇会武,后来才从金婆子那里知晓她还识字的事。
至于巧笑有没有那个机缘让关寡妇愿意多教她一点别的,那就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92/43042882.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