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考棚受难记
九天考试听起来漫长,可对全神贯注的考生而言,不过弹指一瞬。
会试结束当日,天空又飘起鹅毛大雪。
高青早早候在东门外,伸长脖子在涌出的人潮中急切搜寻。
一见张知节的身影,他立刻挤上前去,迅速接过他手中的考篮,将暖手炉塞他手里,又抖开一床厚实的短棉被将人严实裹住。
“老爷,车就停在外头,劳您再走几步。”
张知节紧紧拉着棉被,冻得发青的脸上几乎没什么表情。
但他这样的表现,在一众出来的考生中,绝对算是好的了。
高青搀扶着他挤出人群,一踏上温暖的马车,张知节才轻轻吁出一口气,仿佛终于活了过来。
马车刚在院门前停稳,便听见巧笑咋咋呼呼的喊声:“小姐,老爷回来了!”
张书早已守在房门口,见张知节这副去了半条命的模样,不由紧紧蹙起眉头。
“快去洗个热水澡,驱驱寒气。”她转头又吩咐巧笑,“在他屋里再加两个炭盆。”
卧房里浴盆热气蒸腾,将不大的空间熏得暖意融融。
四个炭盆在角落静静燃烧,尽管窗子留了手掌宽的缝隙,张书仍凝神听着屋内动静,一旦不对,立即反应。
确定张知节穿好了衣服,张书敲门走进屋内。
张知节穿着棉衣,双手拢着手炉,头发还包在吸水的布巾里,坐在小板凳上昏昏欲睡。
听见动静,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确定是张书后,又眯起眼睛,脑袋再次开始一点一点。
张书走上前,解下他头上的布巾,双手运起内力,轻柔地为他按摩发顶。
指间的暖意渗入头皮,发根很快干了大半。
张知节被她按得舒服,差点一脑袋磕到地上。
“去床上睡吧。”
这句话如同给张知节下达了某种指令,他迷迷瞪瞪地站起身,径直扑向床铺。
半干的青丝铺了满背,张书以手代梳,指尖在他发间轻轻梳理,不过片刻,及腰长发便迅速干透。
她无声起身,唤来高青和巧笑收拾浴具。
在床尾留了一盆炭火,又往他脚边塞了个汤婆子,这才悄声离去。
张知节这一觉睡得昏沉,再睁眼时,一时间竟辨不出是晨是昏。
屋内动静刚起,门外便传来巧笑轻柔的叩门声:“老爷,您醒了吗?”
他裹着棉被坐起身,嗓音沙哑地问:“什么时辰了?”
“刚过辰时。”
似乎被昨天张知节半死不活的样子吓到,巧笑今日说话都格外轻柔,“老爷,您要再睡一会,还是起来洗漱用膳。”
“这就起。”
“诶!”
门外巧笑清脆的应了一声,人影一晃便去了。
不多时,她便提着铜壶进来,给张知节兑好温热的洗脸水。
一番洗漱更衣后,张知节才觉着魂儿总算归了位。
他穿着厚实的棉衣,抱着手炉走出房门,就见八仙桌上早已摆好两碗热气腾腾的手擀面。
张知节一看面条的粗细,还有面上那两个煎得边缘焦脆的荷包蛋,就知道是张书的手艺。
他才刚坐下,门帘一掀,张书端着碟醋腌萝卜走了进来。
张书放下萝卜,见张知节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便拿起筷子道:“吃吧。”
话落,张知节立即拿起筷子呼噜噜吃起来,此刻没有外人,他饿得狠了,也顾不得什么吃相。
“慢点吃,锅里还有。”张书轻声提醒。
张知节嘴里嗯嗯地应着,直到大半碗面下肚,才放缓了进食速度。
夹了片腌萝卜送入口中,酸甜爽脆的口感让他手里的动作再次加快,就着小菜,转眼间一碗面连个汤底都不剩。
待他起身去灶房添了第三碗面,连汤带面吃个精光后,才长舒一口气,瘫在椅上叹道:“可累死我了,算是活过来了。”
张书早就放下了筷子,见他缓过劲来,便第一次问起他考场里的情况。
张知节心有余悸的抱紧手炉,开始讲述他的“考棚受难记”。
前两场还算顺利,天公作美,夜里虽寒,白日却都是艳阳高照,晚上咬咬牙也就熬过去了,并不耽误白日答卷。
可到了第三场,情形就全变了。
进场那日就北风凛冽,温度陡然下降了十好几度,夜里又无声无息地下起大雪,白日雪停了,却是另一番折磨
学过初中物理的人应该知道,化雪比下雪的时候更冷。
而张知节本身又是一个极度畏寒畏热的体质,这对他而言更加难熬。
即使他和张书为了应考做足了准备,但是炭火带得再足,在那三面砖墙、一面敞风的考棚里,也留不住半点暖意。
而且考场规定了考生身上只能穿着不带夹层的单衣,所以张知节身上真正可以御寒的只有一件单层的羊皮袄子。
至于更保暖的狐裘貂裘,并不是他这个身份可以穿的。
考场发的棉被是旧物,早已硬结板正,可即使再嫌弃,张知节在第三场考试的时候还是将它披在了身上。
白日里,他大多时间都蜷缩在皮袄里,紧抱手炉闭眼沉思。
第三场的两篇文章,全是在脑海中进行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形成后,便立刻提笔疾书,连誊抄草稿的工夫都没有。
因为双手一旦暴露在空气中超过两分钟,便迅速僵硬发麻,根本不听使唤。
就这么写写停停、呵手跺脚,总算赶在终场钟响前,交上了答卷。
他能正常考完已属不易。
最后一场那三天,他考号四周不时响起哭嚎之声,更有三名考生因受不住严寒晕厥,接连在他面前被拖出考场。
说到最后,他再次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
见张书若有所思,张知节忙道:“过程虽曲折了点,但我自觉是正常发挥了。”
说着便要起身去默写答卷,却被张书抬手按下。
“这个不急,”她温声道,“既然已经考完,便暂且将那些抛开吧。”
听他自称发挥正常,张书心中已有了底,上榜应当不成问题。
她也没有要求更多,毕竟弟弟能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走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大大超过她的预期了。
张书神色舒缓下来,见对面的人眉宇间仍凝着几分考场中带出的紧绷,便转移话题:“离放榜还有一个多月,你有什么计划吗?”
每次大考之后的旅行,几乎已经成为了家族惯例。
张知节眼睛一亮,突然转身冲进屋里,不一会儿就举着一卷纸兴冲冲地回来。
“姐你看!”他兴奋地展开那足有半米长的纸卷,“这是我连日来整理的洛都百里内的名胜古迹,咱们绝对不能错过,你看这···”
张书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讲解,望着纸上密密麻麻的行程标注,一时无语。
这小子,竟在考前最紧张的阶段,还能分心搜集这许多玩乐资讯。
看来在“不务正业”这门学问上,他也算是天赋异禀。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92/430427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