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夜幕降临,张知节送走了最后一位前来道贺的客人,转身看向终于安静下来的院子,长长地舒了口气。
“把门关上吧。”他对一旁的高青吩咐道,“若再有人来,一概不见。”
此时已过戌时,若再有客上门,那也是不知礼的客人,不见也罢。
高青脸上还带着未散的兴奋,闻言连忙收敛神色,恭敬地应了下来。
张知节又转向另一边的巧笑:“你去美味斋买些饭菜回来。”他顿了顿,补充道,“多买点。”
这一整天他光顾着接待上门贺喜的客人,除了茶水什么也没顾上吃,现在安静下来,才感觉到自己饿得厉害。
待巧笑出门后,高青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后守着,张知节则走向张书亮着油灯的房间。
见今天的主角推门进来,张书便笑着问道:“感觉怎么样?”
张知节反手关上门,又揉了揉饿扁的肚子,“我感觉现在能吃掉一头牛。”
张书有点无语,“我问的是当上会元感觉如何?”
张知节想了想,突然直直地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神情倨傲,语气得意: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张书看他如此“猖狂”,忍不住笑了。
说实话,会试的结果大大超出了他们姐弟俩的预期。
之前张书看过张知节的答卷,觉得只能算是正常发挥,他的文采在八千多名考生中固然出众,但要一举夺魁,总觉得还欠些火候。
没想到,惊喜来得如此突然。
看来文科考试确实没有标准答案,阅卷老师的偏好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张书正准备提醒弟弟别太得意,还有最后一关没过,却见张知节已经收敛了笑容,恍惚地喃喃自语:“感觉跟做梦一样。”
张书闻言一怔,沉吟片刻,默默伸出两根手指,“要不要帮你确认一下。”
“不必!”
张知节身体后仰,回答飞快,“我现在清醒得很,一点做梦的感觉都没有了!”
张书有些遗憾地收回手,“下次有这种需求,直接说。”
“谢谢,但真没有。”张知节坚决地拒绝。
见他已经平静下来,张书提醒道:“离殿试只剩十天,这段时间你还有很多事要处理。”
首先要做的,就是组织本届所有新科贡士,一起去拜谒这次会试的主考官和副考官。
这既是惯例,也是重要的社交活动。
按照传统,主考官自然成为这批新晋贡士的“座师”,双方就此建立起一种特别的“师生关系”。
如果张知节名次一般,他只需要等着其他贡士通知他具体安排就好。
但如今他是会试第一名,这个活动的组织工作就落到了他的肩上,这也算是他步入仕途的第一课。
张知节当即说道:“明白,我明天就拟个帖子,先去和郑览、刘玉韬商量一下具体安排。”
郑览与刘玉韬分别是本次会试的第二、三名,由前三甲共同牵头组织,也能高效地推动后续事宜。
接着,张知节又将接下来几日的安排大致梳理了一遍。
距殿试虽还有十日,但时间并不宽裕,除了同年之间必不可少的往来应酬,最后两日还需参加礼部组织的入宫礼仪培训。
那并非只是坐着听讲,而是从宫门起步,一路演练至殿试所在地——奉元殿前的广场。
内容包括列队、行走路线、三跪九叩大礼,以及面圣时的举止应答,皆需从头到尾地实地操练。
一旦有人在殿试现场出错,便属“御前失仪”。
丢颜面、影响排名尚在其次,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被剥夺功名,过去并非没有这样的例子。
两人正说到一半,巧笑回来了。
晚饭直接送到了张书房里,姐弟俩相对而坐,边吃边聊。
张知节忽然摸了摸自己的脸,半开玩笑半懊恼地说:“唉,都怪这张脸长得太出众,我很有可能当不成状元,只能委屈拿个探花了。”
张书拿筷子的手顿了顿。
她本想反驳,说“探花看脸”不过是野史杜撰,殿试终究要看临场表现和圣意。
可转念一想,他们所在的这个世界,说不定比那些野史传说还不靠谱。
于是她改口安慰:“探花也不错,难不成你还真想拿个三元及第?”
要知道,在前世那个世界,从科举开创到结束这一千三百多年间,真正实现“三元及第”的也不过十七人。
张知节却很是理直气壮:“想想怎么了?会元本来我也没敢想,现在两元都到手了,放在一般的科举文里,状元也该轮到我了吧。”
这话让张书一时无法反驳。
她目光扫过桌上的菜,迅速地夹起一个鱼头放进他碗里。
“喏,吃个鱼头,独占鳌头。”
张知节看着碗里那只僵直的死鱼眼,一脸嫌弃地把它拨到骨碟里。
不过被他这么一提,张书突然想起一事,神情严肃起来:“如果你真进了一甲,是不是得打马游街?”
张知节还没反应过来,随口应道:“对啊。”
他猛地意识到问题所在——
打马游街,是要骑马的。
可他这个体质,别说骑马,光是靠近普通马匹就够呛。
到时候,他难道要成为史上第一个牵着马游街的一甲进士?
那也太丢人了!
“姐——这可怎么办?我不要牵着马走啊!”他低声哀嚎。
张书表情复杂地看着他。
心想,只怕你连牵马都困难。
“要不,我骑大橘游街?”
“这哪是你能选的?”
一甲三人骑的马都是宫中统一安排的官马。
倘若张知节真进了一甲,却提出要骑自家马匹,不仅坏了规矩,更会招来非议,给人留下不识大体的印象。
张书蹙眉,沉吟半晌后道,“这样吧,过几天我们抽空去一趟马场实验一下。”
无论如何,绝不能在最关键的时候让弟弟出丑。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真能跻身一甲之列。
夜深了,两人仍在反复推敲接下来的每一步。
科举之路走到最后关头,只差这临门一脚,无论最后是何名次,绝不能出现任何意外。
圆月高悬,白日的喧闹渐渐平息,而对于新科贡士和落榜举子们来说,注定是一个意义迥异的不眠之夜。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92/4304278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