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弟弟当爹卷科举,姐姐武力镇朝野 > 第331章 状元公,大善啊!

第331章 状元公,大善啊!


张知节置办近三百亩田地、将名下优免份额尽数占满的消息,不过半时辰,就在晒谷场临时搭起的戏台前传得人尽皆知。

大伙儿还没从这消息里回过神,又接连听说了他招收雇农的优厚条件。

有人便在心里飞快盘算地起来,做张知节家的雇农,竟比将田地挂靠在他名下,或是做寻常佃户都要划算得多。

没一会儿,乡亲们就为张知节这些不寻常的举动找到了最合理的解释

状元公,这是真心实意为乡亲们谋福祉啊!

状元公,大善啊!

若只是将田地挂靠在他名下,虽说能免去些徭役杂税,可田赋正税依旧要交,收成好坏全看天意。

如今张知节这般安排,简直是给乡亲们一个最放心的保障。

田里所有的风险都由他一力担了,给雇农的却是月月能到手的、看得见的铜钱,更别提那些其他福利。

随后,人们又知道他竟将御赐的二百两银子悉数献与乡里。

修路、学田、修磨坊、备药材,哪一件不是实实在在惠及村民日常的善举?

他竟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一时间,张知节在三源村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大牛和朱海棠领着家里几个小孩和张书来到戏台前,村民们一见到他们,立刻热情地将他们送至最前排的座位。

从打谷场的入口到就坐,张书的怀里不知何时被塞了一个大口袋。

口袋被花生、瓜子、板栗、饴糖等各色零嘴装得满满当当,每一道投向张书的目光都盈满了慈爱与感激。

即使对此早有预料,但张书还是对这些汹涌的热情有些招架不住。

她也暗自庆幸张知节没来,不然这几百号人,怕是都没心思看戏了。

翌日清晨,张大牛与张知节两家人便一同上山扫墓。

虽然张知节前天回来时已经在祠堂里祭拜过张父张母的牌位,但总得亲自到墓前祭扫才够诚心。

从山上下来时,县里的户吏领着丈量土地的官差已经在老宅门口候着了。

于是张知节又马不停蹄地带着高青坐上户吏下乡的马车,前往三个村子实地测量田地。

原以为这时候早稻已经收割完毕,地里正在为晚麦播种做准备,田里没有其他作物,所以土地交接应该进行得很顺利才是。

可没想到当张知节他们刚到达柳树村时,就被热情的村民团团围住了,大家都听说了张知节家雇农的待遇,特地前来毛遂自荐。

柳树村正是朱家所在的村子,朱家人得了消息,早早就在村口等候。

见张知节乘坐的马车被村人围堵,四位人高马大的朱家汉子立刻上前,一边高声维持秩序,一边利落地分开人群,很快就清出一条通路。

在他们的协助下,土地测量得以顺利进行。

几人的午饭是在柳树村村长家里用的,在面对村长对于雇工人选的试探时,张知节并未给出肯定的答复,只说要踏实肯干的,若是偷奸耍滑,那能聘自然也能辞。

离开前他特地让高青放下一块碎银充作伙食费,绝不占农民的便宜。

离开柳树村前,朱家人担心张知节在八里村也会遇到同样情况,于是就跟着慢行的马车一路将其护送过去。

这的确很必要,八里村的村民同样热情高涨,直到太阳偏西,张知节才得以脱身返回三源村。

他一下车,就看见家门外又聚集了不少人。

有三源村本村的,也有附近其他村子的,大家都怀着同一个目的:争取成为张知节的雇农。

这些村民的举动已经算是打扰到他了,张知节不打算表现地太过和气,以至于让人以为他没有脾气。

下车后他简单地和户吏客套几句,道了别,就板着脸直接进了院子,留下高青在门外应付众人。

张书听到动静出来,见他的表情就知道弟弟有些烦了,沉思一会后道:“开始做面丝吧。”

张知节一愣,这和他们原先的计划不符,却也明白张书这是为了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还他一个清净。

现在正是白薯上市的季节,他们原先计划明年开始面丝生意,并不是为了等那三百亩地,而是人手不足,更因为前期有太多的准备工作。

想到方才朱家兄弟卖力护着他的模样,张知节觉得改变计划也行。

面丝和露珠工艺一样,过程并不复杂,最重要的便是看能不能掌握关键,越早开始,就越能抢占市场先机。

于是在门口的人被请走之后,他便带着几斤白薯去了隔壁,他负责口述,张大牛夫妻负责动手,很快几斤白薯就被磨成了糊状,之后便是等待淀粉沉淀。

晚饭后,张知节看了一会书,睡前又去了一次隔壁,教他们将湿淀粉取出,平铺在干净的纱布上等待干透。

时间又过了两日,淀粉成功晒干,张知节就教了他们最关键的一步,制作熟芡。

熟芡制成后,便是正式制作粉条,一共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把粉浆层层蒸熟后,用工具刮出整齐的长条。

另一种是用漏瓢,将粉浆直接漏到开水里煮熟后捞出,这样的粉条长度并不整齐,所以可以做成小分量的面团,一餐一团。

完成这一步,面丝的工序算是完成了一大半,等它彻底晒干就好。

与此同时,这几天三源村召开了两次村民会议,最终确定了十五位雇农的人选。

柳树村和八里村也在田里正协助下,推选出各村的壮劳力。

张知节并未立即录用,而是将三十人名单在各个村祠门口张榜公示,言明若有人品不端者,欢迎举报。

这一招果然见效,公示期内,另外两个村子果然查出五名曾有偷盗、赌博等不良记录,靠私下打点才入选的人员,张知节查实后,当即将这五人从名单中剔除,并让高青警告了两村村长。

他们再不敢心存侥幸,重新递补了五名老实本分的农户,新名单在后续三天的公示中顺利通过。

张知节与三十位雇农在张氏祠堂立下契书,将待遇、权责写得明明白白,当这些农户手捧“聘书”走出祠堂时,个个激动得满脸黑红。

次日,他们便悉数上岗,在那三百亩地里除草施肥,为播种冬麦忙碌起来,比照顾自家田地还要用心。

三源村的状元牌坊、石子路和旧磨坊修缮三项工程也相继动工。

就在三源村的三项工程热火朝天展开的同时,张大牛家后院里晾晒的粉条也终于完全干透了。

张大牛和朱海棠小心翼翼地捧着成品,不管怎么瞧,都与他们从前花四十文钱买来的面丝别无二致。

两人对视一眼,激动得半晌说不出话。

他们迫不及待地拿着自家产的面丝赶到隔壁报喜,却只看见留守的张书,并被告知张知节带着高青再次进城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92/4298190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