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仕途:从刑警开始 > 第128章 刑拘张树森 (4300字)

第128章 刑拘张树森 (4300字)


张树森被带回青阳区分局的过程,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制性。

尽管名义上是“传唤”,但执行任务的民警神情严肃,动作干脆利落,几乎是将他从那间破败的家中“请”了出来,塞进了警车。

一路上,警灯虽未闪烁,但那沉闷的气氛和周围村民指指点点的目光,已经足以让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光棍脸色发白,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也许是因为李鹏威等人内心早已认定他嫌疑重大,这次的“传唤”与常规程序似乎有些不同。

张树森被带回局里后,几乎没有多余的周转时间,很快就被直接带进了那间象征着对抗与真相的审讯室。

审讯室内,灯光被刻意调得有些刺眼,将房间中央那把孤零零的铁制椅子照得无所遁形。

墙壁是冰冷的浅灰色,隔音材料包裹着四周,吸走了大部分杂音,只剩下一种令人心慌的寂静和压抑。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旧家具的气息,更添几分凝重。

预审科的两名经验丰富的老侦查员已经就位,面色沉静如水。

刑侦大队长李鹏威更是亲自坐镇,带着两名他信得过的骨干民警,共同参与审讯。

数道或审视、或凌厉、或探究的目光,如同无形的聚光灯,齐刷刷地打在坐在椅子上的张树森身上,让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双手紧张地绞在一起。

例行公事的身份核实和权利义务告知后,预审科的同志按部就班地开始了初步询问。

但几个回合下来,张树森的回答虽然紧张,却并未露出明显的破绽,只是反复强调自己没有杀人。

李鹏威有些按捺不住了,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按在审讯桌上,目光如炬,直接切入核心,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张树森!看着我的眼睛!我问你,2月23日,也就是案发前几天,你是不是在郭老栓家的小卖店门口,和他发生过激烈的口角?!”

张树森被这突如其来的厉声质问吓了一跳,身体猛地一颤,眼神有些闪烁,但还是点了点头,声音干涩地承认:“是……是有这么一回事。”

“为什么吵架?!”李鹏威乘胜追击,语气咄咄逼人。

“我……我欠了他一些烟钱,有些日子了,那天他又催我,说话有点难听,我脾气一上来,就……就跟他吵了几句。”张树森低着头,不敢与李鹏威对视,声音越来越小。

“哼!吵了几句?”李鹏威冷哼一声,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强烈的心理压迫感,“我看你是因此怀恨在心!所以在26日晚上,你潜入郭老栓家,将他们老两口残忍地杀害了!是不是?!”

“没有!我没有杀人!警察同志,我真的没有啊!!!”张树森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猛地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急切,几乎是带着哭腔喊了出来。

“我就是再不是人,也不可能为了几盒烟钱就去杀人啊!那是两条人命啊!”

“张树森!”李鹏威“啪”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笔录纸都跳了一下,他脸上尽显执法者的威严。

“你看看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这里是青阳区公安分局!我们警察办案讲的是证据!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线索,会随便把你‘请’到这里来吗?!我劝你不要心存任何侥幸,老实交代你的作案动机和过程!为什么杀人!是怎么杀的!”

“冤枉啊!警察同志,我冤枉啊!”张树森的情绪几乎崩溃,他徒劳地挥舞着双手,试图辩解,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我那晚上哪儿也没去!我吃完饭看了会儿电视,不到九点就睡下了!我一个人住,没人能证明,但我对天发誓,我真的没出门,更没杀人啊!”

接下来的审讯,陷入了一种激烈的拉锯状态。

张树森一再苍白地辩解自己无罪,反复陈述他那无法被证实的“不在场证明”——一个独居老光棍,吃完晚饭,看看电视,早早睡下。

而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刑侦实践和普遍认知中,当警方认为你具有重大嫌疑时,提供不了不在场证明,本身就会被视为一种不利的证据,一种“心虚”的表现。

“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和“命案必破”的压力下,有时会变得模糊。

与此同时,章恒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也知道张树森被带回并正在接受审讯的消息。

但他并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这件事上。尽管直觉一次又一次清晰地告诉他——张树森不是凶手——但在缺乏直接证据反驳的情况下,他只能将这份疑虑暂时压下。

他的思绪,更多地沉浸在对案发现场那两个关键物证的分析和推演中。

那个独特的脚印,那根意外的短发,反复在他脑海中盘旋。

他闭上双眼,试图依靠那种玄妙的直觉和严密的逻辑,在脑海中一次次地勾勒凶手的模糊影像:

男性,三十岁出头,正是一个人性情最为暴烈、体力处于巅峰的时期;身高大约一米七,不高,但足够敏捷;体重七十公斤左右,敦实,强壮,臂力惊人,才能挥动钝器造成那种可怕的颅骨损伤……也许常干体力活,或者有过类似的经历,眼神里应该带着一种对社会规则的漠视和潜藏的危险……

可惜,他终究不是神仙,无法凭空“看”到凶手的具体面容。这让他感到一丝焦灼。

更让他心情沉重的是,外围的设卡排查和大规模的走访工作,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发现任何符合他推断的“外来可疑人员”。

这反而印证了他的另一个判断:凶手具备很强的反侦察意识,作案后没有停留,没有慌乱,而是选择了最冷静、最快速的方式逃离了现场,甚至可能早已远遁,离开了白云市的地界。

如果真是这样,案件侦破的难度将呈几何级数上升。

能否在茫茫人海中揪出这个幽灵般的凶手,就连章恒自己,心中也第一次感到了些许的没底。

时间很快到了张树森被带回分局的第二天。

按照法律规定,传唤询问的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上午十点刚过,胡志华副局长再次召集了案情分析会。

还是那间熟悉的会议室,此刻坐了二三十号与案件相关的负责人和骨干,气氛比前一天更加微妙和紧张。

胡志华坐在主位,面色凝重地主持会议开场:“同志们,嫌疑人张树森昨天被带回,目前已经过去了将近20个小时。”

“法律规定的时间不等人,李鹏威同志这边提出,基于目前掌握的情况,要求立即对张树森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下面,请鹏威同志向大家介绍一下最新的情况和理由。”

李鹏威此刻看上去精神焕发,颇有一种扬眉吐气、大局已定的感觉。他挺直了腰板,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平时洪亮了不止一分,带着一种即将锁定胜券的自信。

“各位领导,同志们!”他环视全场,目光在章恒脸上有意无意地多停留了半秒,“经过我们连夜突审和紧锣密鼓的调查取证,嫌疑人张树森的作案嫌疑,已经越来越大,证据链正在不断完善!”

他掰着手指,一条条地陈述,仿佛在宣读胜利的宣言:

“第一,我们在案发现场,成功比中并提取到的指纹中有属于张树森的,指纹清晰!而且不止一处!”

“第二,现场杂乱的脚印中,也确认了有张树森的鞋印,位置就在收银台附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具备明确且强烈的作案动机!  因为债务纠纷与死者发生激烈争吵,这是多名村民证实了的!怀恨在心,报复杀人,逻辑完全成立!”

“第四,他至今无法提供任何有效的不在场证明!  对于一个独居者来说,这本身就是极其可疑的!”

说完这些,李鹏威用力一挥手臂,斩钉截铁地总结道:“综合以上四点,我认为证据已经足够充分!我强烈建议,立即对张树森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正式立案侦查!我几乎可以断定,凶手就是他!”

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了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不少人面露振奋,交头接耳,显然认为李鹏威所列出的证据已经形成了闭环,破案就在眼前。

胡志华给了大家几分钟讨论的时间,然后才抬手示意安静:“好了,大家都说说吧,对于鹏威同志的建议,有什么看法?畅所欲言。”

立刻有人表态支持:

“胡局,现场指纹和脚印都对上了,动机也明确,这几乎就是铁证啊!还等什么,必须马上刑拘!”

“是啊,而且张树森还有前科,劣迹斑斑,在村里口碑极差,这种人铤而走险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同意李队的意见,程序上完全符合规定,不能再拖延了!”

支持立即采取行动的声音再次占据了绝对上风。

胡志华微微点头,目光在人群中扫视,最终,还是落在了始终沉默不语的章恒身上。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心里,一定还有不同的想法。

“章恒同志,”胡志华点名了,语气带着复杂的期待,“你的意见呢?大家都发表了看法,你也说说。”

刹那间,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

章恒心中轻叹,他本不想再在这种场合下提出反对意见,但被点名了,就无法再保持沉默。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众人,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

“胡局,各位同志。我仍然坚持我的判断,我认为,张树森很可能不是本案的真凶。”

一句话,让原本有些喧闹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李鹏威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不悦。

章恒无视这些反应,继续冷静地陈述他的理由:“我的怀疑,主要基于目前存在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重大疑点。”

他竖起一根手指:“第一,作案凶器。  如果张树森是凶手,他使用什么工具作案?沉重的钝器和锋利的刀具现在在哪里?”

“他一个人,在深夜作案后,如何能悄无声息地将两件沾满血迹和指纹的凶器处理得无影无踪?我们几乎搜遍了现场周边所有可能的地方,一无所获,这不符合一个临时起意、激情杀人的熟人作案特征。”

他竖起第二根手指:“第二,被劫走的现金。  据我们调查和估算,小卖部当晚至少有数千元现金被抢走,如果张树森是凶手,这笔钱现在在哪里?他是一个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单身汉,突然获得数千元现金,不可能不留下任何消费或存放的痕迹,但我们目前没有发现任何与此相关的线索。”

他放下手,总结道:“这两个疑点无法合理解释,我认为现在就认定张树森是凶手,并采取刑事拘留,为时尚早,也存在巨大的风险。”

胡志华听完,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章恒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确实直指要害。

“章副大队长!”李鹏威的反应异常激烈,他几乎是立刻站了起来,声音带着被质疑的恼怒和不容反驳的强硬。

“你这是在吹毛求疵!  凶器和赃款,正是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审讯和追查的方向!但这不能成为放过眼前这个重大嫌疑人的理由!现有的指纹、脚印、动机和无法证明的不在场,已经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胡局,时间紧迫,不能再犹豫了!”

会议室内再次出现了支持李鹏威的声浪。

胡志华看着情绪激昂的众人,又看了看面色平静但眼神坚定的章恒,脸上闪过一丝挣扎。

一边是看似确凿的证据和急于破案的压力,一边是章恒屡次被验证的直觉和确实存在的逻辑疑点。

最终,破案的时间压力和多数人的意见占据了上风。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右手用力向下一挥:

“好!基于目前掌握的情况,我同意鹏威同志的意见!立即办理手续,对张树森实施刑事拘留!相关疑点,必须在后续审讯和侦查中,作为重点,务必查清!散会!”

命令已下,木已成舟。

章恒沉默地随着人流走出会议室。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久久地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那份关于张树森并非真凶的直觉,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发强烈。

那两个悬而未决的疑点,如同两根尖刺,扎在他的心头。

不能就这样结案。  他对自己说。

坐了良久,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猛地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迅速拨通了一个号码。

“飞亮,叫上周康,带上勘查箱和记录本,楼下车里集合。”

“恒哥,有任务?”

“嗯,”章恒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再去一趟椿树村。  我觉得,我们一定遗漏了什么。”

没有多余的废话,几分钟后,那辆熟悉的蓝白色三菱越野车,再次驶出青阳区分局大院,朝着椿树村方向疾驰而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34/42229988.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