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权斗江湖路 > 第1617章 各退半步

第1617章 各退半步


浩南市南部湿地,那片被规划为核心保护区的区域,近来在网络上莫名成了热点。

先是京都某权威环境经济期刊上,刊登了一篇由几位知名学者联署的文章,标题挺学术,叫《论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以浩南湿地为例》,核心观点就一个:绝对保护是资源浪费,适度开发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价值最大化。领头的作者,就是北川大学的梁文渊,参与署名的作者都号称是知名学者,其中就有上次论证会上被胡步云间接怼回去的那位京都教授。

文章写得四平八稳,数据翔实,引经据典,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矛头直指浩南湿地现行规划。紧接着,各类财经自媒体、本地生活号开始铺天盖地地转发“科普”软文。角度更刁钻,更接地气。

“揭秘!浩南‘绿肺’每年烧掉多少钱?”——这类标题极具煽动性。文章里煞有介事地估算:征地补偿、移民安置、生态修复、后期维护……林林总总,得出一个天文数字。然后话锋一转,“如果将这些投入的一部分,用于建设高品质生态社区,既能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又能通过土地出让反哺财政,惠及民生,岂不两全其美?”  下面还配了些国外“生态社区”的美图,蓝天白云,小桥流水,别墅掩映,看得人怦然心动。

另一篇爆款文则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谁夺走了我们‘住有所居’的梦想?——浩南湿地保护的冷思考”。文章虚构了几个“渴望在湿地边安家”的年轻白领和“被征地后生活无着”的农民,声情并茂地诉说“绝对保护”带来的“不公”与“遗憾”。评论区水军带节奏,一片“面子工程”、“劳民伤财”、“领导拍脑袋”的骂声。

舆论发酵得很快。张悦铭坐不住了,直接把胡步云请到了自己办公室。

“步云啊,坐。”张悦铭指着沙发,亲自给他泡了杯茶,眉头拧着,“最近这舆论,你也看到了吧?汹汹啊。恒泰那边,能量不小。”

胡步云吹着茶叶,没接话。

张悦铭在他对面坐下,叹了口气:“我知道你的决心,生态红线是底线,不能动。但是,步云,咱们也得面对现实。这舆论压力太大了,说得有鼻子有眼,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真被带了节奏。省里两会马上就要开了,代表委员们要是拿这个说事,我们很被动啊。”

他观察着胡步云的神色,试探着说:“你看……是不是可以在坚持核心区不动摇的前提下,对缓冲区的规划,稍微……灵活一点?比如,增加一些非营利性的科研展示中心、生态监测站,或者搞点不破坏生态本底的徒步、观鸟体验设施?这样既能堵住那些说我们‘绝对封闭’、‘不近人情’的嘴,也能稍微回应一下‘惠及民生’的呼声,算是……平衡一下?”

胡步云放下茶杯,看着张悦铭。他知道这位省长压力大,财政、民生、稳定,哪一头都不能松。湿地公园短期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还要顶住这么大的舆论压力,张悦铭能坚持到现在才来找他商量,已经算是有定力的了。

“悦铭省长,”胡步云开口,语气平和但坚定,“核心区,一寸都不能让。这是浩南都市圈的生态底线,动了,我们就是对历史、对后代犯罪。”

张悦铭脸上掠过一丝失望。

“但是,”胡步云话锋一转,“您刚才提到的缓冲区功能细化,我觉得很有必要。我们的规划不是一刀切,更不是要把湿地圈起来不让老百姓享受。之前我们的规划解读,可能过于强调‘保护’,对‘如何科学利用’阐释得不够清晰,给了别人断章取义、混淆视听的空间。”

他身体微微前倾:“我同意,对缓冲区的功能进行更细致、更科学的规划。明确哪些区域可以开展生态教育、科普展示,哪些线路可以设置观景平台、徒步小径,哪些点位可以建设必要的、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科研监测设施。把这些内容做扎实,做成详细的、可视化的方案,主动向社会公布,讲清楚我们不是在搞‘封闭式保护’,而是在进行‘科学的、可持续的生态管理和有限度的公共服务供给’。要把‘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关系说透,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算清楚,主动引导舆论,而不是被动挨打。”

胡步云这个表态,既守住了核心底线,又给了他一个应对舆论的抓手,算是各退半步,但胡步云退的这半步,是在他自己划定的圈子里。

“这样……也好。”张悦铭最终点头,“细化方案要快,要扎实,要经得起推敲。宣传部门要跟上,主动发声,不能总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明白,我让自然资源厅和规划局抓紧办,宣传部配合。”胡步云站起身,“悦铭省长,您放心,原则问题我不会退,但工作方法可以更灵活。浩南湿地这块牌子,我们必须保住,也必须用好。”

回到办公室,胡步云立刻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叫来,部署缓冲区规划细化方案和舆论引导工作。他特别强调:“方案要科学,要具体,比如观鸟点设在哪里,对鸟类活动影响最小;徒步小径多宽,用什么材料,都不能拍脑袋。宣传要接地气,多拍点湿地的美图、视频,找真正的专家、市民来说话,别老是干巴巴的通稿。”

众人领命而去。

胡步云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揉了揉太阳穴。恒泰刘金印这一手,玩得挺溜。不直接攻击他胡步云,而是绕个弯子,从学术和舆论层面迂回包抄,试图动摇决策根基,甚至拉拢张悦铭来施压。

这比他预想的,要难缠一点。

他拿起内部电话,打给龚澈:“让浩南市委办留意一下,最近有没有一个京都离退休干部协会组织的考察团要来浩南,特别是考察湿地的行程,第一时间报给我。”

挂了电话,胡步云眼神微冷。他知道,恒泰的反击,绝不会仅限于纸面和网络。真正的较量,恐怕还在后头。他得防着对方搞“既成事实”或者“民意绑架”那一套。

几天后,缓冲区的细化方案初稿出来了,图文并茂,甚至做了效果图,看起来像模像样。宣传部也准备了系列解读文章和宣传片。

胡步云仔细审阅着方案,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裘雨发来的信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照片上,裘球穿着背心短裤,在篮球场上高高跃起,手臂伸展,指尖即将触碰到篮球,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眼神专注而倔强,像一头蓄势待发的小豹子。

胡步云看着照片,手指在屏幕上停留了片刻,然后关掉了对话框。

他拿起笔,在缓冲区方案上批注:“生态监测站建筑设计需进一步优化,体量过大,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建议采用更轻巧、更具隐蔽性的设计。观鸟点位置需由鸟类专家最终核定。”

批注完,他靠向椅背。恒泰的舆论战还在发酵,但细化方案和宣传反击出去后,应该能稳住一部分阵脚。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那个即将到来的“考察团”,以及于洋飞在浩南经开区会不会遇到新的麻烦。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930/4289638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