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出发,第一站涟水
这段时间不缺粮食不缺肉食,心里也通透了之后,现在王姨的身体都好了很多。
看着曹安民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也是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碗疙瘩汤的很快,就连两盘菜都被曹安民炫光了。
王姨这炒菜的手艺比他奶奶都好,或许也是乡下人没食材不怎么炒菜的原因。
门口,
梅秋婷和月月面对着曹安民。
“这个你带着,要是到了京城有什么麻烦可以到东城区麻线胡同找梅家,让警卫员通知后把这个给他们看就行了,”
梅秋婷拿出一块包好的布递给曹安民。
曹安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
警卫员?
还是京城?
看来梅秋婷家庭背景比他猜想的还要强啊!
不过这年代背景强也不一定是好事...
曹安民也不能驳了美人的心意,接过包好的手帕上手捏了一下就知道是手镯。
他也没查看,小心翼翼的收在上衣口袋,抬起头笑道:“谢了,要是真有需要,我不会跟你客气的”。
“行,祝你一路顺风,”梅秋婷也是展颜一笑,曹安民的话让她听很开心,只不过那那笑容中带着一丝玩味。
“好,”
“小月月,等叔叔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再见!”
曹安民点点头,又对着抿着嘴一脸难过的小月月摆摆手,爽利的骑上三轮车就离开了。
“希望你用不到...”
“不然...”
看着曹安民离去的背影,梅秋婷抱着流着眼泪的月月轻声呢喃。
...
【宿主赠与女神秦芷柔大米1000斤,猪肉115斤,随机获得4倍返利!】
【宿主赠与女神梅秋婷大米1000斤,猪肉230斤,随机获得7倍返利!】
送两次空间猪肉增加1725斤,大米增加9000斤!
又多出一万多斤的物资!
曹安民骑着三轮车心里畅快了许多。
这次北上他准备的干粮还是很充足的。
不说水果大闸蟹和水煮蛋,就是馒头和饼都有数十斤,细粮杂粮窝窝头也有十几斤。
炒花生米和黄豆也能管饱,萝卜干咸菜和卤牛肉也各有一坛子。
哪怕路上没有工具人给他返利,他也没必要担心自己会饿着肚子,就算到了年底回来食物也不一定吃的完。
傍晚前,曹安民一路没有停留,相继穿过益林公社、板湖公社、陈集等6个公社一路向北到了涟水县的边界。
这六个公社他前段时间都来过了,倒也没有停留。
羊寨公社,曹安民看着刚修建好的灌溉总渠有些愣神。
这条平均百米宽的人工渠自西向东一眼看不到头,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八个白色大字映在曹安民的眼帘。
这里是几年前就正式完工投入使用的苏北灌溉总渠,上个月包括硕集公社在内数十万人修建的是旁边的一条分渠,现在还未正式通水。
站在石桥边上,看着来往的人和巡逻民兵,曹安民丢了烟头也往桥对岸骑去。
过了这座桥就是淮安专区的涟水县了,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必须尽快赶路找个招待所住下了。
“同志,请出示证件,”桥边一队民兵早就注意到骑着三轮车的曹安民了,看他要过桥为首的人也是上前检查。
“好的,”曹安民掏出介绍信和自己业务员的证明递给他。
“你是阜宁县的人来我们涟水做什么?”仔细看了下证明和介绍信,章印齐全,他把东西归还然后询问道。
“我是我们硕集公社振兴厂的业务员,这次就是一路北上给咱们厂拉采购订单,”曹安民笑了笑,指了指后面的煤炉和十几块堆在一起的蜂窝煤。
“嗯,”
“多谢配合,一路注意安全!”
那男子也是好奇煤块能做的这么精致,不过这不是他管的事情,对着身后的人打了招呼就放行了。
“谢谢,”曹安民客气的回应,骑着车过桥。
唐集公社与阜宁羊寨公社只隔了一条渠。
天色渐暗,曹安民问了两次路,在天彻底黑之前总算在镇里住上了招待所。
这一路他能明显发现唐集公社的人过得不如硕集公社,
人口和面积比硕集公社强,但是路过沈、周两个生产队时,田边忙碌的村民就没有一件衣服少于数十个补丁的。
衣服裤子要么大要么小,这一路他连小孩都没看见几个。
招待所没有灯,不过会提供煤油灯。
曹安民也没有在招待所用餐,也没有出门,煤油灯昏暗的光亮下,曹安民拿着草纸擦了擦手把蟹壳收进空间,点上一根大前门就开始思索起来。
他刚问了招待所的服务员,这唐集公社距离涟水县城足有六七十公里...
明天去镇里的供销社谈蜂窝煤的事,靠近阜宁的县城和乡镇的采购订单他肯定是要拿下的。
不仅能让王桥村有更多的创收,关键是蜂窝煤的确比用煤球煤块划算方便,对城镇居民而言的确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耽误就耽误吧!”
“也就省内城镇有必要去谈业务,出了省几乎是不可能了,运输成本太高,而且运输过程中损耗也不会低,”
曹安民默默地想着,他这两天估计是出不了涟水县了。
公社规模的鸽子市他也不想去,估计整个县鸽子市的物资都没他空间里多,到时候去了县城打听下黑市。
阜宁有他卖的一万多斤牛肉被黑市流通下去,那肉的价格涨幅没有参考价值,他也想看看这里的黑市有没有他没有的东西出现。
在空间里取出洗漱用品洗漱后,曹安民就直接躺在床上睡下了。
次日,
在招待所吃了一大碗稀饭垫了下肚子,曹安民就退房去了供销社。
有成品蜂窝煤及煤炉和煤炉配套的锅具,加上这里距离硕集公社也不算远,第一笔业务谈的十分成功。
就连唐集公社煤厂听到蜂窝煤的利润后也是很感兴趣,比精煤都要高,对老百姓而言还更实惠。
当然,
曹安民赠送的煤炉和十块蜂窝煤起了大作用。
幸好他每次谈业务都带了不少,加上返利,空间里的煤炉和蜂窝煤足够拿下四五十个供销社和煤厂了。
下午三点,
曹安民相继去了东胡集公社和大东公社洽谈,结束后就继续前往县城。
路过镇南生产队的时候,绝望的哭喊声由远及近。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896/4308974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