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四合院:弃养?反手送父上军管会 > 第109章 阎家接管易中海

第109章 阎家接管易中海


屋里只剩易中海一人,他抓起桌上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辛辣的酒液烧得喉咙疼,眼泪却忍不住滚了下来。

他这辈子算计来算计去,最后竟落到如此地步。

没一会儿,门外就传来阎埠贵的脚步声。

跟着许富贵进来,脸上堆着笑,一开口就透着兴奋。

“老易!老许都把事情跟我说了!

我愿意!谢谢你这时候还信得过我!”

易中海心里苦笑,哪是什么信得过他阎埠贵,是实在没人可选了。

但他了解阎埠贵的性子,这人虽抠门,却不会让他饿死,顶多是吃得糙点,总比没人管强。

既然两人都同意,许富贵从兜里掏出纸和笔,写了份证明。

上面写清“阎埠贵负责照料易中海饮食起居,国家发放的救济粮由二人协商分配”。

易中海用还能动的左手签了字,阎埠贵也赶紧落下名字。

许富贵和赶来的张强则在“见证人”栏签了字。

手续办完,三人各自散了。

这段时间街道办的培训没白参加,这些流程许富贵门儿清。

明天到街道办去备案,易中海就归阎埠贵管了。

阎埠贵回屋时,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他哪是真愿意帮易中海?

是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家底被偷光了,现在一家五口全靠他每月十八块的工资。

再加上杨瑞华糊火柴盒挣的五六块,也就够勉强不饿死,想吃饱根本没可能。

虽说许富贵说了,国家给易中海的救济粮是“定量保命”的,多不了。

但阎埠贵有的是办法从里面“抠”好处。

一进家门,他就把杨瑞华、阎解成、阎解放叫到一起,压着声音商量。

“等易中海的救济粮下来,咱拿一部分去农村换红薯。

后面就给老易吃红薯粥、蒸红薯,量大顶饱。

剩下的粮食,咱自己留着,掺点杂粮,一家人也能多垫垫肚子。”

杨瑞华眼睛一亮:“这主意好!红薯便宜,换得多。

老易现在都成那个样子了,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多说的。”

阎解成兄弟也点头,只要能多口吃的,这点算计算不得什么。

一家人围着油灯,越说越兴奋。

没人提过要好好照料易中海,满脑子都是怎么从里面给自己家捞好处。

第二天一早,许富贵带着昨晚写好的证明。

托刘海中在轧钢厂帮自己请个假,就匆匆往街道办赶。

王主任听完他说的易中海近况,忍不住摇了摇头。

虽说易中海和贾东旭早年在军管会备过养老案,但总不能强按牛头喝水。

但是也不能任由贾东旭翻脸不认账,寒了人心。

思忖片刻,王主任在许富贵带来的报告上签了字,又补充道。

“让阎埠贵照料易中海没问题,但贾东旭的承诺不能不算。

这样,从这个月起,让他每月给易中海拿两块钱,直接交给阎埠贵,算补充赡养费用。”

这话一出,阎埠贵估计都想不到,居然还有意外之喜。

等许富贵走后,王主任又拨通了轧钢厂娄振华的电话。

毕竟易中海住的东厢房是轧钢厂的资产。

现在人成了这副模样,又没人管,总得知会厂里一声。

娄振华一听这事,当即让后勤处去办。

先把东厢房空出来的那间房子收回来,到时候分给厂里新职工住。

至于易中海现在住的那间耳房改的杂货间,就让他先住着。

这时候把人赶出去,传出去对轧钢厂和娄振华的影响不好。

毕竟现在可是他向上面表明立场的关键时候,可不能出现什么负面消息。

到了晚上七点半,院里人大多刚吃完晚饭,许富贵就敲着铁盆喊开全院大会。

目的很明确:公布街道办对易中海的赡养方案。

“经街道办批准,以后易中海的衣食起居,由阎埠贵负责。”

许富贵话音刚落,阎埠贵立马挺直腰板,脸上堆着笑。

“请老许放心!请大伙放心!我绝对不辜负街道和院里的信任!”

许富贵没接话,话锋一转。

“另外,易中海和贾东旭早年在军管会备过养老案,贾东旭承诺过给易中海养老。

现在贾东旭不愿照顾易中海,街道办也不勉强,但承诺得算数。

从这个月起,贾东旭每月拿两块钱,作为易中海的养老补贴,这钱直接交给阎埠贵。”

这话一落地,贾家跟阎家几人的表情立马就变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许大爷!这凭什么啊!”

贾东旭急得脸通红,往前凑了两步。

“我家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棒梗天天喝稀的,哪还有钱给外人?”

秦淮茹也赶紧拉过棒梗,指着孩子的脸。

“您瞅瞅,棒梗瘦得跟猴儿似的,颧骨都凸出来了!

这两块钱要是给了易中海,我们娘俩下个月就得饿肚子!”

许富贵可不吃这套,语气强硬的说道。

“贾东旭、秦淮茹,你们别在这儿喊。

这是王主任定的,有意见你们直接去街道办找她谈,跟我说没用。”

贾东旭还想争辩,许富贵却压根不给他开口的机会,挥了挥手。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散会!”

说完转身就走,没再回头。

院里其他人见状,也赶紧收拾着回家。

只剩贾东旭两口子站在原地跺脚,最后也只能无奈回家了。

而阎家众人此时心里都快要乐开了花,阎埠贵刚才就已经把账算明白了。

昨天还琢磨着,从易中海的救济粮里抠点,够阎解放一个月的口粮。

现在多了这两块钱,一年就是二十四块。

他扫大街一个月才十八块,这相当于多了一个多月工资!

关键吧,这钱还是白得的,不需要任何多余的付出。

阎解成和阎解放兄弟俩也偷偷笑着,连杨瑞华的脸上也多了一些笑容。

何雨柱回屋时,何雨水把大会的事跟他说了一嘴。

他听完完全没有感到意外,毕竟贾家也没有好人。

以贾家那算计劲儿,谭翠兰卷钱跑了,易中海的房子还是厂里的,养着易中海没半点好处,他们怎么可能愿意?

倒是易中海选了阎埠贵,他觉得还算明智。

阎埠贵虽爱抠门算计,但家里吃饭从不偏私,几个孩子和大人按人头分,从不重男轻女。

易中海跟着阎家,至少能顿顿吃饱,比在贾家天天啃窝窝头强。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阎埠贵就拿着街道办开的领粮条,脚步轻快地去了粮站。

领回的粮食不多,就一小袋玉米面、几斤红薯干。

等到周末,他特意让杨瑞华带着阎解成往郊区乡下跑,把半袋玉米面和红薯干,换成了满满两筐红薯和土豆。

红薯压秤,还顶饱,在他眼里,这才是最划算的买卖。

易中海看着阎埠贵递来的烤红薯,黄澄澄的,个头还不小,心里竟生出点久违的踏实。

不管怎么说,这么大个红薯下肚,总算能正经饱一次了。

他捧着红薯啃得香甜,甚至觉得自己选阎埠贵,真是选对了。

两天之后,经过医生的全力救治,聋老太太现在已经没有了生命危险。

不过由于她不仅手术费分文未交,后续的治疗费用也全部拖欠。

医院方面自然不可能再让她继续留在医院里。

于是,在病情稍微稳定一些后,聋老太太就被送回了四合院。

当老太太回到四合院时,她的状况可谓是一落千丈。

在王凤霞当权的时候,她可是四合院老祖宗。

即便王凤霞下台后,大家看在她年纪大的份上,见面后也会点头打个招呼。

可如今,她就如同那坨臭狗屎一般,人人都对她避之不及。

毕竟,谁也不愿意去招惹一个既聋又哑、还身无分文的地主老太婆。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894/4305139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