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秋雨绵绵战事暂缓
第一百一十三章 秋雨绵绵战事暂缓
收到林平安的命令后。
炮兵部队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夜幕的掩护下,他们如鬼魅般悄然展开了炮击。
8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
犹如沉睡的巨兽被唤醒,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
每一发炮弹都如同死神的镰刀。
无情地划过夜空,直直地砸向鬼子的阵地。
瞬间鬼子的阵地被爆炸的火光和烟尘所淹没。
地动山摇,仿佛末日降临。
然而鬼子并没有坐以待毙。
他们立即展开了炮火反击。
可惜的是鬼子并不清楚我方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
只能盲目地对着临汾城进行炮击。
炮弹如雨点般落下。
城中的房屋被炸得摇摇欲坠。
街道上弥漫着硝烟和尘土。
随着炮击的开始。
我方各部队的所有火炮也都加入了这场激烈的战斗。
一时间炮声轰鸣,火光冲天,整个战场都被硝烟所笼罩。
这场炮战异常激烈,持续了整整两个多小时才逐渐停歇。
双方的阵地和防区都遭受了大面积的破坏满目疮痍。
林平安这边的炮击更为凶猛。
除了那8门150毫米榴弹炮外。
还有二十多门105毫米榴弹炮。
两个步兵营的12门75毫米步兵炮。
以及大量的80毫米和60毫米迫击炮。
如此强大的火力,让鬼子在这三个小时的炮击中损失惨重。
足足有一千多人命丧黄泉。
当然临汾城中的伤亡也不小。
有好几百人在这场炮击中受伤甚至失去了生命。
但幸运的是这里早就构筑了坚固的地下掩体。
为城中的居民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减少了伤亡人数。
炮击开始后,城墙上的部分士兵仍然坚守岗位。
但大多数人已经迅速进入了掩体中。
这使得我军的伤亡数量与鬼子相比,相差了好几倍。
经过一夜的激战,众人都疲惫不堪。
第二天早上睡眼惺忪地从掩体中爬起来。
因为他们知道,今天很可能还会继续战斗下去。
然而天公似乎并不作美。
清晨时分,天空就被厚厚的黑云所笼罩。
一片阴沉压抑的景象。
“这时候下雨,日子可就不太好过了!”
有人抱怨道。
秋雨的来临往往意味着接下来可能会连续下好几天。
而这些雨水或许就是入冬前最后的降水了。
李大本事抬起头,凝视着天空心中暗自思忖。
秋季的雨水寒冷刺骨,让人不禁寒颤。
好在兄弟们的装备还算齐全。
每个人都有一件厚实的雨衣。
“各自的防炮洞要小心进水,边上的排水系统一定要时刻留意!”
李大本事高声喊道。
“排水口那头的蓄水池要是水满了,就赶紧把水排出去!各班班长都机灵点!准备好雨衣,随时准备穿上!”
他的声音在掩体中回荡,提醒着每一个士兵。
士兵们纷纷响应,迅速将自己的雨衣拿出来套在身上。
雨衣的领口处有扣子,可以直接扣在上面。
这样即使在风雨交加的情况下,也能保证雨水不会渗进来。
此外还有帽子需要一起戴上,然后再戴上钢盔。
这样一来不仅不会影响视线。
还能有效地防止雨水流入衣服里面。
每个人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而鬼子那边也正注视着这黑压压的天空。
似乎在思考着应对策略。
就在这时鬼子们做出了一个决定。
在下雨之前,先发动一场猛烈的攻击。
于是他们迅速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开始向前推进战线。
九二式重机枪则被隐藏在灌木丛中。
宛如下水道里的毒蛇一般,悄然地喷吐着致命的子弹。
“哒哒哒!哒哒哒!”
那密集的枪声,如同雨点般砸落在人们的耳畔。
所有人都立刻意识到,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爆发。
那密集的子弹,就像汹涌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朝阵地袭来。
鬼子们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们不仅准备了六挺九二式重机枪。
而且还将这些重机枪隐藏在灌木丛中,持续不断地进行射击。
“锁死给给!”鬼子军官挥舞着指挥刀,声嘶力竭地嘶吼着。
仿佛要将这怒吼声传递给每一个士兵。
在鬼子军官的催促下,密集的子弹如狂风暴雨般不断地射向阵地。
与此同时鬼子们还在催促着蝗邪军向前冲锋。
以此来消耗我方阵地的火力。
而他们自己则躲在后方,安全地开枪射击。
“图马磊!”鬼子们的催促声此起彼伏。
他们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突破我方的防线。
蝗邪军已经有好几个人被击毙了。
剩下的人如果再不冲锋,那就只能等着被打死。
虽然冲上去也不一定能活着回来。
但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所以在这一刻没有人再敢犹豫。
只能不顾一切地趴在地上,拼命地向前爬行。
在这种情况下,谁要是敢站起来。
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只要一起身,立刻就会成为敌人的活靶子,被乱枪打死。
甚至连抬头都不敢。
稍有不慎子弹就会击中脑门。
所以蝗邪军们都像虫子一样紧紧地趴在地上。
艰难地蠕动着身体,不敢有丝毫的多余动作。
同时对面的掷弹筒像不要钱似的不断发射。
每一轮攻击都会造成人员伤亡。
鬼子们也完全没有预料到,对方竟然有这么多的掷弹筒。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
咚咚咚!咚咚咚!
迫击炮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每一次炮击都让蝗邪军和鬼子们的心脏猛地一颤。
双方在大约 200 米宽的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对射。
枪声、炮声响成一片震耳欲聋。
对方都趴在地上,拼命地进行反击。
而那些可恶的鬼子们却狡猾地躲在前面的蝗邪军身后。
将他们当作人肉盾牌。
有些鬼子甚至直接把蝗邪军的尸体当作掩体,以此来保护自己。
这场激烈的战斗已经持续了四十多分钟。
突然间天空中飘起了雨丝。
秋雨如丝,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
很快就将鬼子和剩下的蝗邪军淋湿了。
这秋雨的寒冷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
如果不赶紧回去换上干燥的衣服。
士兵们很快就会因为失温而失去战斗力。
甚至可能会有人员伤亡。
“撤退!撤退!”随着鬼子们的后撤命令响起。
众人也纷纷收起了手中的枪支。
冲锋枪的白色蒸汽在雨滴的冲刷下。
不断地从枪口冒出,是在向这恶劣的天气发出最后的抗议。
“除了观察手,其余人都赶紧进入防炮洞躲雨!”
孙成海高声呼喊着,指挥着大家行动。
今天上午轮到他在阵地上负责战斗和指挥。
而李大本事则留在指挥部里。
由于外面下着雨,指挥部里相对要暖和一些。
众人听到命令后,迅速地钻进了防炮洞内。
他们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幕。
昨晚的炮战持续了大半夜。
大家都没有睡好觉,此刻都感到有些疲惫不堪。
其中一半的士兵都迈着整齐的步伐。
缓缓地走向了掩体,准备稍作休整。
孙成海也紧随其后,进入了掩体。
一进入掩体,他便发现众人早已在此等候。
算盘正悠然自得地坐在入口处。
从口袋里掏出了他那标志性的烟袋锅子。
他熟练地取下钢盔。
那独特的地中海发型便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虽然他也剪过头发。
但头顶上那片光亮的区域依然十分显眼。
与周围长出的发根形成鲜明对比。
而他的脑门则像是被剃光了一般,寸草不生。
不过大家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也没有人会因此而取笑他。
至于其他士兵,无一例外都是板寸头。
这是部队里的规定,每 30 天就得剪一次头发,所以没有人能够留长发。
烟袋锅子被拿出来后,算盘不紧不慢地点燃了旱烟,开始吞云吐雾起来。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点上火。
一时间,掩体内烟雾缭绕。
在门口处,有一个三角叶片。
旁边还连接着一个链条齿轮。
这是一个从外面抽风进来的装置。
能够保证掩体内的空气流通。
这些都是各部队统一分发的。
每个排级单位都会配备一个。
这个掩体虽然不大,但却容纳了几十号人。
而且还深埋在地下五米处,给人一种相对安全的感觉。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掩体内。
氧气的供应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再加上有人抽烟,以及拖鞋睡觉产生的脚臭。
使得空气变得愈发污浊不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于是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安排士兵轮流转动桨叶,以促使掩体内的空气流动起来。
士兵负责这项任务。
他手持手摇杆,不停地转动着桨叶。
这个过程并不需要过于急躁。
只要保持桨叶的转动。
就能让空气在掩体内循环流动。
按照计划每五分钟就会有一名士兵前来接替,如此循环往复。
如果掩体内的人数少于十人。
那么使用这种方法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毕竟人数较少时,空气的流通相对较为顺畅。
不需要过多地依赖桨叶的转动。
掩体内还设有木质的上下铺。
这些床铺的宽度仅有90厘米。
长度也不过一米六,实在是非常狭窄。
这样的设计显然只是为了让士兵们能够勉强躺下休息。
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
大多数士兵的身高大约在一米六左右。
所以这样的床铺对他们来说也算是勉强够用。
整个掩体的空间十分有限。
这就决定了无法提供更多的舒适条件。
十张上下铺紧密地摆放在掩体内。
最多只能容纳20人同时躺下休息。
而剩下的人,则需要承担起观察手的职责。
在掩体外面负责盯梢,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此外还有机枪手也会在外面站岗。
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这样算下来,休息的人数和站岗的人数几乎是一样多的。
外面的雨还在不停地倾泻而下,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因此目前来看,至少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大家都不需要出去了。
同样地,士兵们在休息两个小时之后。
就需要出去轮换其他正在站岗的人了。
机枪手和观察手肯定是要被换回来休息的。
毕竟他们的工作相对更为紧张和重要。
两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
然而外面的雨势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战壕内的排水沟正在源源不断地将积水排出。
但蓄水池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里已经蓄积了不少的雨水。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手动版抽水机。
这是一种专门为部队在下雨天抽水而设计的小玩意。
它的构造很简单,一根加装了手动涡扇的抽水机。
只需要将一头放入水中。
另一头放在外面,中间的位置就是摇杆抽水的地方。
由于没有电力驱动,所以只能依靠人力来操作它。
快速地转动手中的摇杆,就能够将底部的水往外抽。
虽然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方式。
但在这种情况下,也算是一种不错的解决办法了。
如果士兵们长时间泡在泥水里面。
他们的脚很容易患上堑壕足这种疾病。
所以及时抽水保持战壕内的干燥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很危险的一种疾病。
如果不及时处理,脚很可能会坏死。
甚至严重到需要直接截肢!
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林平安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士兵们都领到了一双雨靴。
当下雨的时候,只要穿上这雨靴。
就不用担心脚会在水里泡着了。
不得不说雷霆军的条件相比其他军队。
如晋绥军、八路军、西北军和东北军,确实要好上太多了。
其他部队的大多数士兵,都还穿着草鞋呢。
只有一部分人能穿上布鞋。
而在八路军那边,由于没有贪污腐败的现象。
士兵们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起码人手一双鞋子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
至于其他部队,只要军官们不太贪心。
基本上也都能让士兵们穿上一双鞋子。
然而有些人就是贪心不足。
根本不顾及下面士兵的死活,只想着自己捞好处。
秋雨一下双方都暂时停止了战斗。
毕竟这已经不是夏天的雨了。
而是深秋的雨水,而且晋西北这边的气温比南方要冷得更早一些。
如果南方此时的气温有 16°。
那么晋西北这边的气温就只剩下 7-8°了。
这意味着这里的天气非常寒冷。
再加上雨水的降临,估计气温会进一步下降到 5-6°左右。
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如果被雨水淋湿。
人体很容易就会失去热量。
导致身体状况迅速恶化。
其余部队的士兵们纷纷穿上蓑衣,坚守在阵地上。
那些没有蓑衣的士兵则只能自己寻找地方躲避雨水。
李大本事一边抽着烟。
一边看着外面的情况感叹道:“这雨一下,好天气估计就荡然无存了!”
他们谁也没有预料到。
与鬼子的这场战斗竟然会在这里僵持整整两个多月。
这仅仅是开战之初,后面的日子恐怕才是真正的难熬之时。
由于下雨,今天双方都停止了攻击。
火炮被推入防护罩内,炮管口子也被罩住。
以防止雨水流入。
此外迫击炮也都用牛皮罩子将炮口盖住。
以保护武器不受雨水侵蚀。
士兵们虽然暂时停止了战斗。
但他们并没有放松警惕。
而是紧紧地盯着外面的情况。
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攻击。
然而从目前的动静来看。
鬼子似乎并没有进攻的意图。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
一个上午就这样悄然溜走了。
士兵们结束了一上午的忙碌,开始享用他们的午餐。
在掩体门口,摆放着一个小巧的铁炉子。
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使命。
一根金属烟筒从炉子中延伸而出。
直通掩体外,源源不断地冒着轻烟。
几个饭盒整齐地排列在炉子上方,等待着被加热。
这些饭盒里装着美味的红烧肉拌饭。
只需短短五分钟,它们就会被加热至恰到好处。
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除了红烧肉拌饭,还有一份脱水蔬菜。
这可不是普通的蔬菜,它们经过了高温烘烤的洗礼。
蔬菜中的水分被完全蒸发掉,只剩下了精华部分。
只需要将这些脱水蔬菜倒入茶杯中。
再加入一小包油料汤粉。
一碗热腾腾的高汤便呈现在眼前。
最后再把脱水蔬菜倒入高汤中。
一碗营养丰富的蔬菜汤就大功告成了。
这些脱水蔬菜都是经过精心搭配后,一起装入袋中的。
方便士兵们在战场上随时享用。
而且为了让士兵们能在艰苦的战场上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平安县还大力发展了大棚种植技术。
这些蔬菜会被优先供应给部队。
不过士兵们中午通常只能吃野战口粮。
只有到了晚上,他们才能品尝到热菜热饭。
不过好在士兵们对野战口粮并没有太多的怨言。
毕竟在战场上,能有食物填饱肚子已经是一种幸福了。
甚至还对这些东西情有独钟呢!
而且这野战口粮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其中有土豆炖牛肉,还有红烧肉、红烧鸡肉等等各种美味佳肴。
口味当然不可能一直保持不变,毕竟众口难调嘛!
再说了,在激烈的战斗中。
士兵们最需要的就是能够填饱肚子。
哪还会有那么多的讲究呢?
看看隔壁部队的饮食条件,那可真是没法比啊!
谁要是敢在伙食上挑三拣四的。
那可就等着尝尝粗粮里掺着沙子的滋味吧。
保证让你永生难忘!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873/1111102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