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放手去干吧!
早上,八点。
林默早早起床,仔细整理好自己的仪容。
一身笔挺的,几乎没有褶皱的深色中山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
李振华的车准时来到招待所楼下,看到林默这郑重其事的模样,拍了拍林默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
穿过戒备森严的岗哨,经过一道道严格的安检,车子最终在一栋并不起眼,透着历史厚重感的办公楼前停下。
在李振华的引领下,林默踏上干台阶,来到一间办公室外。
一位戴着眼镜,气质精干的中年秘书早已等候在此。
他看到李振华,点头致意,随后目光便落在了李振华身后的林默身上。
“李部长,林默同志,请稍等,首长正在处理一份紧急文件。”秘书的声音平和而清晰。
“好的,陈秘书,我们不急。”李振华连忙说道。
等待的时间里,陈秘书的目光又不自觉地打量了林默几次。
他在这里工作多年,见过无数被首长接见的科学家,将领,劳模、地方大员,但像林默这样年轻的,绝对是头一个!
而且看李部长的态度,对此行极为重视。
这个年轻人,了不得啊!陈秘书心中暗自感慨,面上却不动声色。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林默不断在脑海中梳理着可能会被问及的问题。
十点整,办公室的门被从里面轻轻打开。
陈秘书立刻站起身,对李振华和林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李部长,林默同志,首长请你们进去。”
李振华整理了一下衣领,看了林默一眼,用眼神给予最后的鼓励,然后率先迈步而入,林默深吸一口气,紧随其后。
踏入办公室的瞬间,林默的第一眼印象,与想象中那种极致的威严不同。
办公桌后那位正放下钢笔,抬起头看向他们的长者,穿着一身普通的中山装,头发梳理整齐,面容慈祥,眼神温和,就像一个邻居家学识渊博的老爷子。
若非知道身处何地,林默几乎难以将眼前这位和蔼的老人与首长联系起来。
“首长好!”李振华立刻立正敬礼。
林默也连忙跟着,用最标准的姿态敬了一个军礼,声音洪亮:“首长好!”
“呵呵,好,好,来了就好。”首长笑着站起身,从办公桌后绕了过来,热情地招呼着,“来来来,振华同志,小林同志,别站着,这边沙发上坐。”
他亲自引着两人来到靠窗的沙发组落座,陈秘书悄无声息地端上热茶,然后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小林同志,很年轻嘛!”首长坐在对面的单人沙发上,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打量着林默。
“昨天李部长可是把你夸成了一朵花啊!改进63式,搞‘红箭—1’火箭筒,解决夜战难题的微光夜视仪,还有昨天汇报成功的激光制导……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你在红星厂这一年多的奋斗,为国家,为军队,立下了大功啊!”
首长的语气亲切而自然,如同长辈在肯定晚辈的成绩。
“首长您过奖了,”林默连忙欠身回答,语气诚恳。
“这些都是红星厂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而且,离不开国家和部队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像李部长这样的领导信任。”
“不骄不躁,好。”首长赞许地点点头,话锋一转,切入了正题,“振华同志昨天跟我汇报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关于军工外贸,他说这个想法最初是你提出来的?”
“是的,首长。”林默坦然承认。
首长脸上露出了浓厚的好奇之色,他身体靠回沙发,手指轻轻在扶手上点着:
“小林啊,我很好奇。你身处宁北,是一个基层科研所的负责人,主要精力都在技术研发上。怎么会想到‘军工外贸’这个层面的事情?”
“要知道,这个思路,可是我们智囊团里的专家们,研究论证了好一阵子,才初步形成的一个方向性建议。你是怎么想到的?”
这个问题在林默的预料之中,他略一沉吟,组织了一下语言:
“回首长,这个想法,其实是从我们厂里卖电视机开始的。”林默开始讲述。
“卖电视机?”首长被勾起了兴趣。
“对。”林默点头,“我们红星厂下面成立了一个红星电子设备厂,生产‘红星’牌黑白和彩色电视机。前段时间参加了广交会,效果非常好,接到了几百万美元的外汇订单。”
他详细解释道:“通过这件事,我就在想,电视机,作为一种工业制成品,可以拿到国际市场上销售,为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
“那么,我们生产的军事装备,本质上也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工业制成品,为什么就不能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严格管控的前提下,进行对外交易呢?”
他顿了顿,观察着首长的反应,见首长听得认真,便继续深入:
“有了这个初步想法后,我就开始留意和研究国际上的情况。我发现,世界上主要的军事强国,比如M国和苏联,他们其实一直都在大规模地进行军事装备的出口。”
“这不仅仅是政治和战略上的考量,同样也是一门利润极其丰厚的大生意!”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消耗了自身庞大的军工产能,维持了工业体系的运转,更获得了巨额的利润,反过来又投入到更新、更尖端的武器研发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林默总结道:“所以,结合我们自身面临的困难,我就觉得,我们为什么不能借鉴一下呢?”
听完林默这番由浅入深的阐述,首长眼中闪过赞许的光芒,不由得感慨道:
“好啊!能从卖电视机想到卖军火,还能研究国际形势,得出这样清晰的结论!”
“小林,你的这个脑子,确实不一般!这说明你不是一个只知道埋头搞技术的科研人员,这非常可贵!”
说完,首长沉默了片刻,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目光变得更为凝重,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小林,那你觉得……我们搞这个军工外贸,能成功吗?”
随着这个问题,首长的视角似乎也展现在林默面前。
目前国内的军工体系,比外人想象的还要困难,无数工厂在“军转民”的浪潮中挣扎求生,大量的产能和设备闲置,熟练的工人面临下岗的风险。
而部队方面,同样嗷嗷待哺,换装新式装备的需求迫切,却受限于紧张的经费。
同时,国家推进工业化,急需大量的外汇去引进先进的生产线、技术和关键原材料,可以说处处都要用钱,家底却是一穷二白。
面对首长的询问,林默没有任何犹豫,他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声音清晰而有力地回答了一个字:
“能!”
这个字,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信心。
“哦?”首长微微挑眉,身体前倾,“为什么这么肯定?说说你的理由。”
林默迎着首长的目光,语气沉稳而自信:“首长,别人能做成功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做不成?”
他顿了顿,进一步解释道:“M国和苏联的军火贸易成功,靠的是其强大的国力和技术优势,以及长期经营形成的品牌和渠道。我们暂时比不上他们,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的优势在于性价比!”林默强调道。
“世界上不是所有国家都买得起,也用得起m苏的高端装备。”
“有大量的国家,他们需要的是便宜的军事装备!而这恰恰是我们的强项!”
他举例说明:“比如我们改进后的63式自动步枪,结构简单,环境适应性极强,价格可能只有AK47的一半甚至更低!”
“比如我们的40火,以及后续性能更好的‘红箭—1’,价格只有西方同类产品的一个零头,但破甲效果丝毫不差!对于很多预算有限但又面临安全威胁的国家来说,这就是最具吸引力的选择!”
“而且,”林默补充道,“我们可以提供更灵活的支付方式,比如资源换装备,这对于一些外汇短缺但资源丰富的国家,吸引力巨大。”
“我们还可以提供不受政治条件捆绑的售后服务。只要我们找准市场定位,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成功打开局面,我坚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听着林默充满激情的论述,尤其是那句“别人能做成功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做不成?”。
首长先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绽放开了极其畅快的笑容!
“好!说得好!别人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
首长重复着这句话,笑声在办公室里回荡。
“小林啊,你这句话,很有志气!也很有道理!我们东大人,从来不比别人笨,也不比别人缺少干劲!过去条件那么艰苦,我们都能搞出两弹,现在为什么不能搞好军工外贸?”
首长的情绪明显被林默调动了起来,他对这个年轻人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首长又饶有兴致地和林默聊起了红星厂本身。
“我听振华同志说,你们红星厂现在是军民融合,搞得风生水起。又是搞尖端军工科研,又是生产电视机搞民用创汇,你这个当家人,脑子很活络嘛。”首长笑着问道。
“跟我说说,你心里到底想把红星厂,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厂子?”
面对这个问题,林默他几乎没有过多思考,带着几分“年少轻狂”却又无比认真的语气回答道:
“回首长,我的想法可能有点大。我想把红星厂,打造成我们国内……不,未来甚至是世界上,科研实力最强,涉足领域最广的一个真正的巨无霸企业!”
他描绘着心中的蓝图:“它不仅要能研发和生产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也要能在关键的民用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它要拥有自己顶尖的研究院,完善的生产体系、强大的人才队伍和全球化的市场视野!真正成为共和国工业与科技脊梁的综合性巨头!”
这个目标,不可谓不宏大,甚至听起来有些遥远。
但林默说这话时,眼神中闪烁的光芒,那种自信与笃定,却让人不由自主地愿意去相信。
首长听着林默这颇有些“狂妄”愿景,非但没有觉得他好高骛远,反而再次笑了起来。
“好!有志气!科研实力最强,富含各行业的巨无霸企业……这个目标很远大,也很难。但是,年轻人就是要有这股子冲劲和梦想!”
他郑重地说道:“那我,就等着你的这一天!”
最后,首长神色一正,对林默,也是对旁边的李振华说道:
“林默同志,你的想法和思路,我都知道了,很好,很有价值。回去之后,放开手脚去干!红星厂可以作为试点,大胆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
“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可以直接反馈到振华同志那里,他会全力支持你!”
听到这话,林默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暖流!
这不仅仅是首肯,这几乎相当于最高层面对他和红星厂未来探索的一种背书!
有了这句话,很多过去可能存在的条条框框和政策障碍,都将不再是无法逾越的大山!
“是!首长!我一定努力工作,绝不辜负您的期望!”林默站起身,挺直胸膛,铿锵有力地回答。
离开那间办公室,走在静谧的走廊里,林默感觉自己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充满了干劲。
使首长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放开手去干”,“等着你的这一天”……这让他不禁开始琢磨,红星厂下一步,是不是应该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步伐前进了?
接下来的两天,林默依旧留在京都。
他按照计划,与专家们进行了更深入的技术交流,也将自己一些关于未来装备发展的零星想法与大家分享,引发了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闲暇时,他也在李振华秘书的陪同下,在京都转了转,购买了一些宁北比较少见的书籍、电子元器件以及给厂里同事和秦老等人的特产。
很快,返程的日子到了。
天空依旧飘着细雪,总部大楼后的专用停车场内,李振华亲自来为林默送行。
叶城已经将那辆熟悉的吉普车发动预热,车上装满了林默采购的物品和总部赠送的一些技术资料。
“林默啊,这次来部里,收获巨大!”李振华握着林默的手,用力晃了晃,脸上满是欣慰和期待。
“首长的接见和指示,意义非凡!回去之后,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把红星厂的工作搞得更好!”
“部长,您放心!我明白!”林默重重点头。
李振华又转向驾驶座的叶城,仔细嘱咐道:“小叶,路上开车一定要慢一点,稳一点,雪天路滑,安全第一!务必把林所长平安送回宁北!”
“是!部长!保证完成任务!”叶城大声回答,神色严肃。
“好了,去吧。”李振华拍了拍林默的肩膀,“路上小心。有事,随时和我联系!”
吉普车缓缓驶出停车场,林默透过车窗,向站在风雪中挥手告别的李振华挥手。
车子驶出总部大院,汇入京都的车流,然后向着城外宁北的方向,疾驰而去。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869/1111104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