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九十七章 信息化作战!

第九十七章 信息化作战!


返回红星厂的路上,研究所的团队成员们沉浸在巨大的喜悦里。

回到研究所,林默没有立刻召开庆功会,而是直接将所有参与“天眼”和“点睛”项目的人员召集到了大会议室。

林默站在前面,看着大家,脸上带着笑意:

“首先我说一句,今天的测试,很成功,大家辛苦了!”他先是肯定了成绩,随即话锋一转,“但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开庆功会,而是开一个挑刺会,一个复盘会!”

“刚刚的测试过程,可以说是非常顺利。”

他目光扫过全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是请大家回忆一下测试的每一个细节,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们要趁着记忆还清晰,把所有的不足和缺陷都找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还沉浸在成功的兴奋中,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林默没有等待,直接开始点名:“卫国,你负责传输系统,你说说,在无人机进行急转弯或者爬升俯冲时,信号有没有出现瞬间中断或者画面剧烈抖动的情况?”

李卫国愣了一下,仔细回想,脸色渐渐变得有些凝重:

“所长……您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在第三次盘旋,做一个较大坡度转弯时,四号站和五号站的画面确实卡顿消失了一下,但当时因为很快恢复了,而且目标识别没受影响,就没太在意……”

“过长时间的画面消失卡顿,在实战中可能就是贻误战机!”

林默强调道,“这说明我们的天线稳定系统或者抗动态干扰算法还有优化空间!”

他又看向赵志刚:“志刚,图像压缩算法,在五公里极限距离上,画面噪点明显增多,边缘细节丢失严重。”

“虽然能识别目标,但如果目标是经过伪装的,或者需要识别更细微的特征呢?我们的算法能不能在保证延迟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远距离的图像质量?”

赵志刚闻言,也陷入了沉思,点了点头:“所长,我们目前采用的压缩算法比较基础,确实有很大的优化潜力,我可以尝试引入更高效的差分编码和运动补偿策略。”

林默接着又指出了几个细节问题。

激光指示器与图像传输系统之间的数据同步偶尔有微秒级的偏差,地面接收站在不同地形下的信号接收能力差异,系统连续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尚未经过验证……

他一个个问题抛出来,精准地戳中了测试中那些被所掩盖的细微瑕疵。

随着他的引导,项目组成员们也纷纷从成功的陶醉中清醒过来,开始以回顾整个测试过程。

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着观察到的各种小问题。

原本计划中的庆功会,变成了一场热火朝天的技术复盘和问题研讨会。

林默并没有直接给出所有答案,而是引导大家思考,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同志们,”林默最后总结道,“我们的系统,现在已经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有一说一,这值得骄傲。”

“而且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这不仅仅是国内首例,更是国际上的首例,在座的各位以后必将会随着这一项技术载入历史册。”

一番话,说的大家热血澎湃。

作为科研人员,最高追求也莫过于此了。

“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从能用到好用,从实验室产品到战场利器的蜕变!”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付出比之前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把这些小毛病都解决了,我们的系统才能具备更大的实战价值!”

“是!所长!”所有人都齐声应答,眼神中没有了骄傲自满,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坚定的斗志。

散会后,林默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窗外已是漆黑一片。

他没有第一时间向省国防工办赵建国主任汇报,而是略作沉吟,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接通了京都国防战略部王军副部长的专线。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起,传来王军沉稳的声音:

“喂,我是王军。”

“王副部长,您好,我是宁北红星所的林默。”林默语气恭敬。

“林默?”电话那头的王军似乎有些意外,随即笑道。

“呵呵,你小子可是稀客啊,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还是又有什么新点子了?”

林默笑呵呵地说道:“王副部长,给您打电话,是想向您报告一个好消息。”

“我们研究所搞的那个无人机实时图像传输系统,今天上午,已经取得了关键性突破,完成了首次动态飞行与目标指示闭环测试!”

“什么?!”电话那头,王军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讶。

“实时传输系统……突破了?还完成了和激光制导的闭环测试?”

这消息对于王军来说,简直比听到激光制导成功时还要震撼!

激光制导是单一的武器技术突破,而无人机实时传输与指示,这涉及的是战场感知和指挥控制体系的变革!

这正是他一直在内部推动、却因缺乏实际案例而备受质疑的“信息化作战”概念的核心组成部分!

自从上一次他见识到激光制导在作战中的优势之后。

在部里的工作也慢慢开展起来。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他所期待的信息化作战竟然这么快就来临。

“林默,你……你没跟我开玩笑吧?”王军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王副部长,这么大的事情,我哪敢跟您开玩笑。”林默语气肯定,随即简要将今天上午的测试情况,包括传输距离,图像质量,延迟数据以及与激光制导配合命中目标的过程,清晰地汇报了一遍。

听着林默条理清晰的叙述,王军在电话那头激动得几乎要坐不住了!

“好!太好了!林默,你们又立了大功了!”王军兴奋地说道,“这不仅仅是技术突破,这也是对我们提出的信息化作战理念最有力的支撑!”

他激动地在办公室里踱步,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这个消息太重要了!

必须让更多的人看到,尤其是那些还对“信息化”持怀疑和保守态度的老同志们!

他沉吟了片刻,对林默说道:“林默,这个事情,目前除了你们研究所,还有向其他上级部门汇报吗?”

“还没有。”林默回答道,“测试刚结束,我们发现系统还有一些需要优化的小缺陷,正在抓紧改进。我想等系统更完善,更稳定一些,再正式向上汇报。”

王军一听,心中更是赞赏林默的沉稳。

他追问道:“优化大概需要多久?”

“估计也就个把星期左右。”林默估算了一下。

“个把星期……好!”王军沉吟片刻,做出决定。

“那这样,林默,等你们优化完成之后,我亲自带一个工作组,年前到你们红星厂去一趟!”

“名义上嘛,就是上级部门对重点单位的年终考察和调研。”

“实际上,我就是要去亲眼看看你们这套系统!而且……”

王军压低了声音,语气带着一丝深意:

“我会邀请部里,以及相关单位的几位老同志,老专家一起去。让他们也亲眼看看,你林默搞出来的这套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是时候,该让一些老观念,亲眼见证一下时代已经变了!”

林默立刻明白了王军的用意。

这是要借助这次成功的测试,为“信息化”正名,统一高层思想!

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是,王副部长!我们一定做好准备,欢迎您和各位领导,专家前来指导!”

挂断电话,林默心潮澎湃。

王军副部长亲自带队前来,还特意要带上“老同志”,这无疑是将红星厂推到了风口浪尖,同样也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红星研究所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围绕着“天眼”系统开始了紧张的优化攻坚。

李卫国带领团队重新设计了天线的伺服稳定机构,并改进了动态环境下的信号滤波算法,赵志刚则埋头于图像压缩编码的优化,力求在有限带宽下传输更清晰的画面,其他小组也针对林默指出的和自查出的各种细节问题,逐一进行攻克。

林默几乎泡在了研究所里,与秦怀民一起,和技术人员们共同讨论方案,解决难题。

在他的亲自指导和全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小缺陷被迅速弥补,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整体性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一周后,林默再次拿起保密电话,拨通了王军的号码。

“王副部长,系统优化已经基本完成,各项指标相比测试时均有明显提升!随时可以准备接受检阅!”林默信心十足地汇报。

“好!太好了!”王军大喜过望,“我这边立刻安排!三天后,我带队出发前往宁北!”

与王军通完话,林默拨通了省国防工办赵建国的电话。

电话接通时,赵建国似乎正在忙碌,背景音有些杂乱,他正在和手下人梳理关于在省里推广“红星模式”的初步构想。

“喂,林默啊,怎么了?我这正忙着呢。”赵建国说道。

“赵主任,有个重要情况向您汇报。”林默语气平静,但说出的话却如同惊雷。

“我们研究所的无人机实时图像传输与指示系统,已经完成研发和优化。”

“三天后,京都国防战略部的王军副部长将亲自带队,前来视察系统。”

“什么?无人机……实时传输……王副部长亲自来?”赵建国在电话那头的声音瞬间拔高,充满了极度的震惊,甚至连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这才过去多久?

从林默跟他提起这个构想,到激光制导成功,再到现在的实时传输系统完成……

满打满算也就几个月,半年时间!

他竟然真的把这种只存在于理论设想中的东西给搞出来了?而且还引来了京都国防部门的关注!

这进展速度,简直匪夷所思!

“林默……你……你小子……”赵建国激动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你等着!

我马上向刘局长汇报!我们立刻动身,提前去你们厂!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必须全程陪同,做好保障工作!”

挂掉电话,赵建国站在原地,足足愣了十几秒钟,才猛地回过神来,也顾不上什么“红星模式”了,抓起桌上的帽子就冲出了办公室,直奔刘向前的房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869/11111036.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