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战场上的牛刀小试!【大章】
很快,红星厂这堪称豪横的年终奖消息传开。
在整个宁北市以至于北河省的军工体系内都引起一场地震。
红星厂一个普通钳工年终奖拿了一百二,大学生技术员奖金两百五”,核心专家奖金高达四五百”这类消息。
伴随着各种添油加醋的版本,通过探亲访友,熟人电话等渠道传开后。
在那些效益不佳,甚至濒临倒闭的兄弟单位中,激起的却不仅仅是羡慕,更多的是酸楚,嫉妒,乃至愤慨。
省城,某家老牌军工厂的家属区。
几个穿着旧棉袄、袖口磨得发亮的中年人围在简陋的公共厨房门口,一边择着冻蔫了的白菜,一边唉声叹气。
“听说了吗?宁北那个红星厂,今年发了这个数的年终奖!”一个瘦高个伸出两根手指,又觉得不够,再加了一根,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三百?我的老天爷!咱们厂今年能发二十块过年费就烧高香了!听说账上又没钱了,下个月工资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另一个胖些的工人狠狠地把烂菜叶扔进垃圾桶,语气愤懑。
“何止三百!我小舅子的连襟在红星厂后勤科,他老婆都拿了一百。一个坐办公室的,比咱们这抡大锤的拿的还多!这像话吗?”瘦高个越说越激动。
“哼,红星厂?不就是走了狗屎运,出了个能折腾的林默吗?又是改进步枪又是搞火箭筒的,听说还弄出了什么夜视仪,抱上了总部的大腿。”
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师傅冷哼一声,语气酸溜溜的,“我看啊,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这么发钱,纯粹是炫富,违反规定!上面也不管管?”
“就是!他们还到处高价挖人!绵阳电子九厂的陈建军,听说就是被他们用高工资撬走的!这不是破坏团结吗?”胖工人附和道,仿佛找到了情绪宣泄口。
“对!挖我们墙角,还这么高调发钱,这不是打咱们全省兄弟厂的脸吗?”
“得向上面反映反映!不能让他们这么乱来!”
类似的对话,在省里多家经营困难的军工单位里上演着。
红星厂的高额奖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们自身的窘迫,刺痛了他们敏感而又无奈的自尊。
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复杂情绪在蔓延,指责和抱怨的声音,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省国防工办,甚至更高层级的部门。
……
腊月二十四,上午。
今天全厂已经全程放假,车间空空荡荡,只有研究所里还有几个项目正在处理。
办公室里,电话铃声响起。
林默拿起听筒:“喂,我是林默。”
“林大所长,听说你们厂子里,今年可是肥得流油啊!”
电话那头传来赵建国熟悉的声音,带着笑意,但细听之下,似乎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林默也笑了,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赵主任,托您的福,还过得去,工人们辛苦了一年,总算能过个像样的年了。”
“何止是像样!”赵建国在电话那头啧啧两声。
“林默啊,你小子这次动静可闹得不小!”
“现在全省军工系统,谁不知道你们红星厂年终奖发得豪横?”
“好家伙,我可是听说,你们所加上几个分厂,去年的总收入,刨去成本和各项开支,结余吓人啊,都快摸到两个亿的门槛了。”
“这才一年!你小子,愣是把一个濒临关停的三线厂,干成了全省军工体系的这个!”他竖起了大拇指,虽然林默看不见,但能感受到语气中的赞叹。
“都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总部和省里支持到位。”林默谦虚了一句,但语气中的自信毫不掩饰。
“是啊,成绩是瞩目的。不过……”
赵建国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推心置腹的意味,“林默啊,老哥我这年终奖,也就发了十几块钱,跟你们厂一个学徒工都比不了哟。”
他顿了顿,似乎是在组织语言,然后才看似随意地提道:“这树大招风啊……这两天,我这办公室的电话,还有刘局那边,可没少接到一些兄弟单位的……嗯,情况反映。”
“都说你们红星厂搞特殊化,物质奖励超出了规定,助长了拜金风气,还……还说什么‘高价挖人’,破坏行业团结。”
“有些老厂,日子确实难过,工人几个月没发全工资了,看到你们这样,心里有情绪,说些怪话,也难免……”
林默脸上的笑容慢慢收敛起来,眉头微蹙。
他听明白了,赵建国这是来当“说客”了,或者说,是来提前给他打个招呼,让他注意影响。
“赵主任,”林默的声音平静,但带着一丝明显的不乐意,“我们给工人发奖金,是按照之前制定的、经过所里领导班子讨论,并且向全体职工公示过的奖金分配办法来的。”
“多劳多得,贡献大的人多拿,这有什么问题?”
“工人付出了汗水,创造了价值,拿到了应有的回报,干活更有劲头,厂子发展更好,这不是良性循环吗?”
“难道非要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一起穷着,才叫团结?才叫符合规定?”
他的语气逐渐强硬起来:“至于说和其他厂有什么关系?我们红星厂搞得好,工人待遇高,碍着谁了?”
“那些跟我们合作的厂,比如之前快要关停的前进厂,现在成了我们的二分厂,他们今年的年终奖总体虽然没我们总厂高,但标准都是一样的,比起往年,那也是天上地下!工人们能过个好年,这难道不是好事?怎么没人说这个?”
林默越说越直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锐气:“要我说,有些人,自己厂子搞不好,不从自身找原因,不想着怎么改革创新,开拓市场。”
“就只会盯着别人碗里的肉眼红,说风凉话!人不行,就别怪别人过得好!”
“现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下行,订单减少的时候,就更要想尽各种办法去努力,去拼杀,不能坐在那里坐吃山空!”
接着,林默想起一个例子,立刻举了出来:
“赵主任,您还记得前几个月,有个厂子,效益也不好,但他们厂长有魄力,通过省工办担保,找我们红星厂借了一部分外汇,咬牙引进了一条国外的先进生产线吗?”
“当时也有不少人说风凉话,说他们瞎折腾,肯定亏本。”
“可现在呢?我可是听说人家凭借那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高质量产品,已经拿到了外贸订单!”
“他们今年这个年,虽然奖金可能没我们高,但工人们心里踏实,干劲十足!这才是正道!”
电话那头的赵建国被林默这一连串又快又犀利的反驳说得有点接不上话。
这个事情他当然知道,之前就是他牵线搭桥的。
赵建国其实内心也认同林默的观点,只是身处其位,不得不考虑平衡和影响。
他连忙打圆场:“林默,我也就是这么随口一提,把听到的一些反映跟你说说,让你心里有个数。没说要你改变什么!”
“你们红星厂的发展模式,取得的成绩,省里和总部都是高度肯定的!”
“刘局前两天开会还表扬你们呢!只是让你……稍微注意一下方式方法,别太……高调,毕竟要照顾一下兄弟单位的情绪嘛。”
林默知道赵建国的难处,语气也缓和下来:“赵主任,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我们红星厂行事,光明正大,奖金发放合理合法,工人高兴,生产积极性高。
“至于别人的情绪,我们管不了,也没义务去管。搞好自己的发展,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行行行,你说得对。”
赵建国知道在这个问题上说服不了林默,也不想因此伤了和气,便转移了话题,“对了,你之前托我找的搞化学,特别是电池,炸药化工方向的人才,我这边倒是留意了几个。”
林默立刻来了精神:“哦?有合适的人选吗?”
“人是找到了两三个,在相关领域都有些名气。”
“一个是省化工研究院的老工程师,姓吴,搞电化学很多年了,对电池很有研究。”
“另一个是北方某大学化工系的副教授,姓韩,研究方向含能材料,也就是炸药,还有一个是地方化工厂的总工,经验丰富。”赵建国介绍道。
“那太好了!能想办法接触一下吗?”林默急切地问。
赵建国却叹了口气:“接触是接触了,也委婉地表达了咱们这边的意向和待遇。”
“不过……情况不太理想。这几位年纪都比较大了,都在五十岁上下,在原来的单位干了大半辈子,房子,家庭,人脉都在当地,根深蒂固。”
“让他们这个年纪离开熟悉的环境,拖家带口跑到宁北来……他们顾虑很多,暂时都没有离开本单位的打算。用老话讲,就是不想挪窝了。”
林默听了,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
这个时代的人才流动极其困难,尤其是拖家带口的中年技术骨干,安土重迁的思想很重。
“没关系,赵主任,辛苦您了。”
林默沉吟片刻,说道,“那您能把这几位的名单和他们的简单信息,比如主要研究方向,发表过的主要论文或者成果,还有工作单位,给我一份吗?”
“这个没问题,我回头让秘书整理一下给你送过去。”赵建国爽快答应,随即好奇地问,“怎么?你还不死心?打算亲自去挖?”
“年后找机会,我亲自去拜访一下。”林默语气坚定,“就算不能马上请过来,建立联系,进行一些技术交流,或者邀请他们作为顾问,短期指导,也是好的。我们动力电池和新型炸药研发,不能等。”
“哈哈,好!有你林所长这份心,我看这事有戏!”赵建国笑道,“成,那我等你消息。年后有什么需要省工办协调的,尽管开口。”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过年期间的琐事,便结束了通话。
放下电话,林默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厂区内喜庆的红色灯笼和对联,目光变得深邃。
果然和他想的一样,随着红星厂的快速发展,开始引来了一些非议和阻力,不过这都不重要。
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必然。
正所谓不招人妒,不是人才嘛!
也是一个道理。
……
与此同时,数千里之外,南疆边境,山岳丛林地带。
某处编号为“47”的高地前沿,我军一个加强营的兵力,被压制在半山腰一片相对开阔的斜坡上,已经整整一天一夜了。
营长李振国是个皮肤黝黑、身材精悍的汉子,此刻他趴在一块岩石后面,举着望远镜,眉头紧锁,几乎能拧出水来。
他的军装上沾满了泥泞和汗水,嘴唇干裂。
“狗日的!这火力也太猛了!”旁边一个脸上带着稚气,但眼神凶狠的小战士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他叫王小龙,是新兵。
他们面对的,是占据着“47”高地及相邻几个山头的敌军。对方不仅居高临下,构筑了坚固的环形防御工事,更关键的是,他们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
“营长,你看!”侦察排长爬过来,指着高地方向,“他们在那一片反斜面,至少布置了二三十个隐蔽的暗堡和火力点!”
“互相用堑壕连接,形成了交叉火力网!我们的炮火覆盖了几次,效果都不理想,很多暗堡根本没敲掉!步兵一冲锋,立刻就被压制在这片开阔地,成了活靶子!”
李振国放下望远镜,狠狠一拳砸在旁边的泥土上。
他何尝不知道?敌人的暗堡修建得极其刁钻,利用山体和岩石的自然遮蔽。
我军传统的直瞄火炮和迫击炮很难有效摧毁。
尝试了几次强攻,都在敌人密集的机枪,冲锋枪和偶尔落下的精准迫击炮弹下,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却寸步未进。
“我们的炮呢?不能再组织一次炮火准备吗?”李振国嘶哑着嗓子问身边的炮兵参谋。
炮兵参谋一脸无奈:“营长,师属炮兵团支援我们的炮弹配额快打光了!”
“而且,对方也有重炮,射程比我们的部分火炮还远,我们的炮兵阵地一开火,就容易招来报复性炮击。最关键的是,那些暗堡太分散,太隐蔽,炮火覆盖效率太低!”
“他娘的!”李振国骂了一句,感觉一股邪火在胸腔里憋着,无处发泄。
全营几百号人,就被这几十个看似不起眼,却如同毒牙般的暗堡,死死地钉在了这里。进退两难,时间每过去一分钟,战士们的体力和士气都在消耗。
“营长,师部电话!”通信兵抱着步话机,猫着腰跑过来。
李振国赶紧接过话筒:“我是李振国!”
电话那头是师参谋长熟悉的声音,同样带着疲惫和凝重:“李振国,情况我知道了。师里也很困难,敌人的炮火优势很明显,硬冲伤亡太大。”
“参谋长!那怎么办?总不能一直窝在这里吧?战士们……”李振国急了。
“别急!”参谋长打断他,“有一个特殊情况。”
“总部刚下来一支特殊的技术保障分队,携带了一种……嗯,新型的侦察装备,据说对拔除这种坚固火力点有奇效。”
“师长命令,让他们配合你们营行动,他们已经在赶往你部的路上,预计一小时后到达。”
“在他们到达并完成侦察前,暂停一切进攻行动,巩固现有阵地,注意隐蔽!”
“特殊分队?新装备?”李振国一愣,心里既升起一丝希望,又充满了怀疑。
什么新装备能解决眼前这近乎无解的难题?
前几次战斗,也试用过一些新家伙,比如那种叫“红箭—1”的火箭筒,确实厉害,射程远,威力大,操作又简便,打碉堡一打一个准,但数量有限,面对这几十个交叉火力保护的暗堡,杯水车薪。
“是!服从命令!”尽管疑惑,李振国还是立刻应道。
放下电话,李振国把指导员的几个连排长叫过来,传达了师部的命令。
“什么?等新装备?”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连长瞪大了眼睛,“营长,啥新装备这么神?能一下子把对面那些铁王八都敲掉?我看悬!”
“就是,这都等了一天了,再等下去,战士们的劲儿都泄了!”另一个连长也表示担忧。
指导员比较沉稳,说道:“既然师部这么命令,肯定有道理,前几次配发下来的新武器,不都帮了大忙吗?”
“那种能晚上看的镜子,还有那种一发射就拖着尾焰的火箭筒,都是好东西,说不定这次来得更厉害。”
李振国摆摆手,压下议论:“执行命令!”
“各连排回去,加固工事,安排警戒,让战士们抓紧时间休息,吃口干粮。”
“等!我倒要看看,来的到底是什么装备!”
消息很快在疲惫不堪的战士们中间传开。
“新武器?啥样的?”
“听说能帮咱们干掉对面那些碉堡?”
“真的假的?吹牛的吧?那么多碉堡,得多少炮弹才能砸烂?”
“谁知道呢,等等看吧,希望真有办法……”
“我听说啊,是总部来的特殊分队,肯定不一般!”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慢慢流逝。
大约一小时后,阵地后方传来一阵轻微的引擎声,并非汽车,更像是……摩托车。
很快,一支穿着与我军普通步兵略有不同丛林迷彩、装备精良的小分队,在师部一名作战参谋的引导下,悄无声息地进入了47高地前沿的营指挥所。
这支小分队人数不多,只有六人,但他们携带的装备,却让李振国和周围的战士们看得目瞪口呆。
为首一人,身材不高,但眼神锐利如鹰,动作干练,肩章显示他是名上尉。
他叫雷雄,是这支特殊侦察分队的队长。
他原是某军区侦察大队的尖兵,精通各种侦察,渗透,引导技能,因为头脑灵活,心理素质过硬,被选拔进入总部新组建的,专门试验和运用新型侦察装备的试点单位。
他身后跟着两名背着巨大天线和复杂电子设备箱的战士,他们是通信兼操作员,负责维护和操作那套宝贵的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的地面站。
另外三名战士,一人背负着一架折叠状态的,造型奇特的“天眼—1B”型无人机,一人提着装有备用电池和配件的箱子,还有一人则背着带有光学瞄准镜和激光发射器的“点睛”激光指示器,以及用于测量的测距仪。
他们的装备,与周围战士们手中的五六冲,火箭筒、迫击炮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差,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李营长,你好!我是总部直属技术侦察试验分队队长,雷雄!”雷雄利落地向李振国敬了个礼,声音沉稳。
李振国回礼,目光却忍不住在那造型科幻的无人机和激光指示器上打转:“雷队长,欢迎!你们这是……”
雷雄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李营长,时间紧迫。我们奉命前来,协助你们拔除47高地反斜面的敌军火力点。”
“请提供你们掌握的敌方火力点大致分布图,并指定一个相对安全、视野开阔的无人机起飞点。”
他指了指身后战士背着的无人机:“这是‘天眼’无人机,可以飞到敌人阵地上空,进行实时侦察,将清晰的图像传回来。”
又指了指激光指示器:“这是‘点睛’激光指示器,可以为我们的炮兵或者航空兵提供精确的激光制导,指哪打哪!”
李振国和周围的指挥员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无人机?
实时图像?
激光制导?
这些词汇对他们来说,太过陌生和超前。但雷雄语气中的自信和那些从未见过的装备,又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心生期待。
“好!太好了!”李振国压下心中的震惊,立刻让侦察排长摊开手绘的敌军阵地草图,“这就是我们目前侦察到的大致火力点位置,可能还不全……”
雷雄快速扫了一眼地图,点点头:“没关系,‘天眼’会帮我们找到所有隐藏的目标。
“李营长,请带我们去起飞点,并通知后方炮群,做好接收我们提供的精确坐标和激光指示信号的准备!今天,我们要给对面的敌人,好好上一课!”
他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869/11111031.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