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78,从接手军工厂开始 > 第一百一十章 过年!【爆更求追读】

第一百一十章 过年!【爆更求追读】


M国,东部某“智库”大楼,哈里森将军的办公室。

空气中弥漫着雪茄的淡淡烟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

哈里森将军坐在宽大的皮质办公椅上,面色阴沉地看着摊在桌面上的一份刚刚由沃克送来的情报汇总文件。

戴维斯博士则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文件标题赫然写着:《关于东大国宁北市红星机械厂及其技术负责人林默的初步调查报告》。

哈里森的目光在纸页上快速扫过,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脸上的难以置信之色也越来越浓。

报告内容大致如下:

红星机械厂原为三线建设时期成立的普通军工厂,位于北河省宁北市,一年前濒临关停,职工工资无法发放,陷入严重困境。

一年前,毕业于京华大学机械系名为林默的年轻大学生被分配至该厂,后迅速被任命为厂长。

到厂初期主导对老旧的63式自动步枪进行改进,方案获得军方认可,使工厂获得首批救命订单。

随后数月陆续主导或参与研发了,“红箭—1”型单兵一次性火箭筒,“启明星”微光夜视仪,“风暴”火箭炮的激光半主动制导系统以及“天眼”系列无人机及其配套的实时图像传输系统

在民用领域利用军工技术转化,推出“红星”牌黑白及彩色电视机,在国内市场销售火爆,并已实现出口创汇。

负责人林默:  22岁,京华大学机械系应届毕业生,师从高育材教授。家庭背景简单,无特殊海外关系。

性格描述极具自信,敢于冒险,技术思路天马行空但又能结合实际。

工厂目前已升格为“红星军工技术研究所”,建制级别提升至副师级。

经济效益极佳,职工待遇远超国内平均水平,吸引大量技术人才流入。

“砰!”

哈里森将军终于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文件上,震得桌上的咖啡杯都跳了一下。

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如同鹰隼般射向肃立在一旁的情报负责人沃克,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和极度的怀疑:

“沃克!这就是你动用了资源,耗费了时间,给我带回来的详细情报?”

“你在和我开什么玩笑?”

他拿起文件,抖得哗哗响,一字一句的质问道:

“你的意思是,东大目前这一系列……足以引起我们警惕的技术突破,从自动步枪改进到激光制导,从微光夜视到无人机系统。”

“都是这个叫林默的,二十二岁的,刚刚大学毕业的毛头小子,一个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像变魔术一样搞出来的?”

“嗯?”

“回答我!”

哈里森的语气充满了讥讽和难以置信。

任谁看了眼前的这一份情报,都会觉得这是对智商和常识的侮辱!

这时,一旁的戴维斯博士也缓缓摇头,脸上带着科学家特有的严谨和怀疑:“将军,并非我刻意贬低,但这确实………违背了基本的科研规律。”

“激光制导技术,涉及光学、精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以及算法等多个尖端领域,是目前国际以及各大国公认的尖端科技。”

“我们‘宝石路’项目,集中了国内相关领域最顶尖的数百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历时超过三年,才初步解决了实验室到实战应用的诸多难题,而且目前的可靠性和适用环境依然存在局限。”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道:“无人机与实时传输系统更是如此,甚至比这还要困难。”

“图像压缩,低延迟数据传输,飞控稳定性……哪一个不是需要长期积累和反复试验的硬骨头?”

“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在没有雄厚团队和资源支持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所有这些?这根本不可能,除非他说上帝!”

听到博士的话,哈里森重重地哼了一声,对沃克命令道:

“继续查!给我往深里挖!这个林默,很可能只是一个被推出来的‘幌子’,一个用来迷惑我们的天才表象!”

“我更倾向于相信,在东大的体制内,隐藏着一个我们尚未知晓的、高度保密的顶尖科研团队!”

“这个红星厂,很可能只是他们成果转化和测试的一个前沿基地,或者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烟雾弹!”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繁华的都市,语气森冷:

“沃克,把调查重点,从林默个人身上,转移到红星厂背后可能存在的秘密研究体系,以及东大军方更高层的装备发展规划上去!”

“动用一切手段,包括技术侦察、人力情报,我要知道他们的真实科研实力和意图!”

“我不相信一个人的科研能力能如此强大,这背后一定有我们没看到的牌!”

听着上司的话,沃克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微微躬身:

“明白,将军,我们会调整调查方向,加大对红星厂及其关联单位,相关人员的监控和渗透力度。”

“同时,也会尝试从他们的学术发表,技术引进以及原材料采购等外围信息进行逆向分析。”

“去吧!我要更扎实,更可信的证据!”哈里森挥了挥手。

沃克马上转身离开,办公室内再次剩下哈里森和戴维斯。

“博士,你怎么看?”哈里森背对着戴维斯,问道。

戴维斯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关于林默的简单报告,又看了看,沉吟道:

“将军,虽然我个人极度怀疑这份报告的完整性,但……东大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国度。”

“我们不能完全排除极端天才存在的可能性,尽管概率极小。”

“不过,您的判断更符合逻辑和常理,我会让我们技术分析部门,重点根据南疆战场流传出来的零星技术特征,反向推导其可能的技术路径和团队规模。”

“这或许能撕开一个口子。”

“嗯。”哈里森点了点头,心中的疑云并未散去,反而更加浓重。

无论真相如何,那个远在东方宁北市的红星厂和一个叫林默的年轻人,已经成功引起了这个星球上最强大军事力量的警惕。

.........

北河省宁北市。

越接近过年,时间过得越快,转眼便到了农历的大年三十。

清晨,天色刚亮,整个红星研究所厂区已经沉浸在一片喜庆的红色海洋之中。

主干道两旁插上了彩旗,树枝上挂满了小巧的红灯笼,各个车间和办公楼门口都贴上了崭新的“福”字和春联。

在研究所气派的大门口,林默亲自带着何建设,马为国,张援朝以及徐伟平等几位核心领导班子成员,正热热闹闹地贴着巨幅春联。

林默扶着梯子,何建设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比划着位置,马为国和张援朝则在下面指挥着。

“左边高点…”

“右边再下来一点!”

“好了!正了!贴!”何建设喊了一声,用力将红纸拍在门柱上。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张援朝大声念着上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马为国接口下联。

横批:“万象更新”!

红色的春联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映衬着每个人脸上洋溢的笑容。

林默从梯子上下来,看着这红火喜庆的景象,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满足。

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二个新年。

回想一年前的今天,红星厂还是一片愁云惨淡,前途未卜。

而如今,厂子不仅起死回生,更是发展成为了国内军工领域一颗耀眼的新星,稳中有进,势头强劲。

这一切,恍如梦境,却又如此真实。

“这一年,大家辛苦了!新年快乐!”林默由衷地对几位老伙计说道。

“所长辛苦!新年快乐!”众人纷纷笑着回应,气氛融洽而温暖。

贴完对联,挂上大红灯笼,林默正准备和何建设一起去家属区给几位老工程师和技术骨干拜个早年。

却见一辆吉普车驶到研究所门口停下,市工业局的王为民局长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笑呵呵地走了下来。

“林所长!何厂长!各位领导,新年好啊!我这是赶早来给你们拜个年,怕晚了你们忙,见不着人!”王为民嗓门洪亮,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林默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连忙迎了上去:

“王局长!您太客气了!这大过年的,应该是我们去给您拜年才对,怎么敢劳您大驾亲自跑一趟!”

他心中微微有些触动。

这才意识到,自己如今的身份——副师级研究所所长。

换算到地方,那是实打实的副厅级干部!

就算考虑到军地差异,需要降一级,但其影响力和地位也绝对不容小觑。

王局长作为地方主管工业的领导,提前来拜年,于情于理都说得通,也反映了红星厂如今在宁北市的分量。

何建设也赶紧上前接过王为民手里的礼物,连声道谢,引着众人回到林默的办公室。

何建设手脚麻利地泡上热茶,办公室里顿时茶香四溢。

王为民坐在沙发上,环顾了一下这间简约而不简单的办公室,感慨道:

“林所长,何厂长,我是真没想到啊!短短一年时间,咱们红星厂能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不瞒你们说,今年我们市里,靠着你们红星厂带动的产业链和税收,财政宽裕了不少,年末给大家发的福利都比往年厚实!”

“街面上,因为咱们厂职工消费能力强了,也显得热闹多了!大家伙儿私下里,可没少念叨你们红星厂和林所长的好!”

林默笑着摆摆手,谦虚道:“王局长过奖了,红星厂能有点起色,离不开市里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宁北市这块宝地。”

“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

“哎,林所长太谦虚了!”王为民摆摆手,脸上笑容更盛,他压低了一些声音,带着几分感激和亲近说道。

“说起来,还有个好消息要提前跟两位透个风,我这位置啊,年后可能也要动一动了。”

“哦?王局长要高升了?恭喜恭喜!”何建设连忙道贺。

林默也投去询问的目光。

王为民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意,说道:“组织上初步意见,是让我接替孙副市长,分管工业这一块。孙副市长呢,根据省里的安排,要到隔壁平州市去担任市长。”

“主要任务就是去推广和学习咱们的‘红星模式’,看看能不能把平州那个老工业基地也给盘活起来!”

“这可是大好事啊!”林默真心实意地祝贺道。

“王局长能力出众,熟悉情况,接任副市长是众望所归!孙副市长能去主政一方,推广我们的经验,这说明省里对‘红星模式’是高度认可的!”

“来,我们以茶代酒,预祝王局长和孙市长在新岗位上再创佳绩!”

“恭喜王市长!”

“祝贺孙市长!”

办公室里气氛热烈,大家纷纷举杯。

王为民的升迁和孙副市长的外调,都从侧面印证了红星厂及其发展模式带来的巨大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又闲聊了一会儿,王为民便起身告辞,他还要去市里其他领导那里拜年。

送走王为民,林默和何建设也开始了他们的拜年行程。

先是去了市里几位主要主管领导的家中,虽然研究所不直接归市里管辖,但“县官不如现管”,必要的礼节和沟通不可或缺。

接着,两人又驱车前往省城,专门给省国防工办的赵建国主任和省工办的刘向前局长拜年,感谢他们一年来的大力支持。

尤其是前者,可以说是为红星厂忙前忙后,操碎了心。

在省里,几人一起简单吃了顿午饭。

下午回到宁北,林默将宿舍简单收拾了一下,虽然只有他一个人,但也贴上了福字,增添了几分年味。

晚上,按照约定,林默来到了何建设家中吃年夜饭。

何婶准备了一大桌子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俱全,香气四溢。

何建设还叫上了马为国,张援朝两家,十几口人挤在不算太大的屋子里,热闹非凡。

席间,大家欢声笑语,互相敬酒祝福。

何婶看着林默,越看越觉得喜欢,又忍不住提起了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小林呐,你看这大过年的,一家人团团圆圆多好。”

“你一个人在这边,虽说厂里就是家,但终究还是冷清,你这年纪,也该考虑考虑个人问题啦!”

“有没有心仪的姑娘?要是没有,婶子帮你留意着,咱们厂里,市里,好姑娘多的是!”

若是往常,林默或许会打个哈哈敷衍过去,但此刻,看着窗外夜空中不断绽放的,绚烂的烟花,听着屋里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感受着这浓得化不开的团圆氛围。

他心中第一次产生了强烈的触动。

来到这个时代以后至今,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红星厂的发展和技术攻关上,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不敢有丝毫停歇。

个人的情感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

在这个举家团圆的除夕之夜,身处这份热闹中的孤独感,似乎被放大了。

他端起酒杯,看着杯中透明的液体,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埋头钻研的深夜,闪过独自在办公室眺望厂区的清晨…………

或许,何婶说得对,是时候该找一个能够理解他,支持他,能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时代给他带来温暖和陪伴的人了。

他抬起头,对何婶露出了一个温和而认真的笑容:

“谢谢婶子操心。您说得对,是该考虑考虑了,要是有合适的……就麻烦您帮我留意一下。”

何婶一听,顿时喜出望外,连连答应:

“哎哟!好好好!包在婶子身上!一定给你找个又漂亮又贤惠、还能理解你工作的好姑娘!”

何建设,马为国等人一听林默改了说法,也纷纷笑着起哄,表示要一起帮着参谋。

窗外,辞旧迎新的鞭炮声越来越密集,绚丽的烟花将夜空装点得如同白昼。

屋内,欢声笑语不断,暖意融融。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869/11111023.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