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重生:我赌石鉴宝养肥妻女 > 第73章 唐代的海兽葡萄镜

第73章 唐代的海兽葡萄镜


第七十三章  唐代的海兽葡萄镜

第二天一早,沈浩正给博古架上的铜器除尘,就见王三骑着辆二手自行车,后座捆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呼哧呼哧往店里赶。

“沈哥!李哥!你们看我收着啥好东西了!”

他把车往门口一杵,拽着麻袋就往里冲。

“慢点慢点,别把东西晃坏了。”

沈浩赶紧帮他解绳子,麻袋一打开,里头滚出个黑乎乎的陶罐,看着跟乡下腌菜的坛子没啥两样,可罐口的花纹看着有点眼熟。

“这是我今早在郊区大集收的!”王三抹着汗说道,“那老乡说搁地窖里存了几十年,我瞅着釉色怪润的,给了他两百块,您瞅瞅,是老的不?”

沈浩把陶罐翻过来,底款模糊不清,可上手一掂,分量压手,罐身的缠枝纹虽然磨得厉害,可线条挺流畅。

他掏出小电筒照了照内壁,突然眼睛一亮。

“这是明代中期的民窑罐子!你看这胎质,细密得很,就是有点磕碰,值个小几千没问题!”

王三乐得直搓手:“真的?那我这两百块花得值啊!”

旁边的周奎也凑过来看,挠着头说道:“我咋瞅着跟我家腌萝卜的坛子一个样呢?”

正说着,李老板拎着个食盒进来了,里头是刚出锅的糖油饼。

“快吃快吃,今儿有大活儿。”

他把油饼往桌上一放,“张教授刚才打电话,说他那考古队的朋友来了,带了三件铜器,想让咱给估估价,合适就放这儿寄卖。”

“啥铜器?”沈浩咬着油饼问道。

“听说是俩汉代的铜铃,还有个唐代的铜镜,都是正经出土的玩意儿。”

李老板擦了擦手,“人家是行家,咱可别露怯,对了,王三,等会你记着看锈色,周奎留意纹饰,学着点。”

俩人赶紧点头。

王三掏出小本子,周奎也摸出小本本,都等着开眼。

没一会儿,张教授就带着个戴草帽的中年男人来了。

那人手里拎着个木箱子,打开一看,里头垫着软布,放着三件铜器,虽然锈迹斑斑,可透着股老气。

“这位是马队长,常年在工地上跑,收了不少好东西。”

张教授介绍道,“他这几件想换点现金,你们给个实在价。”

沈浩先拿起铜铃,铃铛不大,上面的兽纹还挺清晰,摇一摇,声音闷乎乎的。

“这铃是汉代的!”

他指着铃身上的乳钉纹,“您看这工艺,挺规整,就是锈有点重,清理干净了能值八千一个。”

马队长点点头:“行家啊,跟我估的差不多。”

李老板接过铜镜,镜面虽然花了,可背面的瑞兽纹还能看清,边缘刻着圈小字。

“这是唐代的海兽葡萄镜!”

他指着纹路说道,“可惜边缘有点裂,完整的能值几万,这个嘛……给两万五咋样?”

马队长琢磨了琢磨,拍板:“行!就按你们说的价,放这儿寄卖,卖出去了给你们抽成。”

等送走客人,王三赶紧把刚才记的笔记拿出来,对着铜铃比划。

“沈哥,这锈真跟您说的一样,一层一层的,刮都刮不动。”

周奎也说道:“那铜镜上的瑞兽,跟我昨儿看的画册上的一模一样!”

中午吃饭的时候,店里来了个熟客。

就是前两天被沈浩帮着退镯子的老太太,身后跟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

“沈老板,这是我儿子,在博物馆上班,特地来谢谢你。”

老太太拉着男人,“我和他说你们这儿的东西靠谱,他想挑件摆件放办公室。”

男人笑着说道:“我妈跟我念叨好几回了,说您实在,我想要个清代的笔筒,有合适的吗?”

沈浩赶紧从库房拿出个紫檀笔筒,上面雕着“松鹤延年”,包浆厚得发亮。

“您瞅瞅这个,清代晚期的,雕工细发,给一万二就行。”

男人拿在手里看了半天,连连点头:“确实是老物件,就它了。”

付完钱还说,“以后单位同事要收东西,我都介绍到您这儿来。”

送走客人,李老板乐了。

“你这好人没白当,这就叫口碑!往后咱更得把好关,不能卖一件假货。”

傍晚关店的时候,沈浩盘了盘账,光那铜镜和笔筒就卖了四万多,加上王三收的陶罐,一天净赚两万。

周奎拿着账本直咋舌:“这比在家种一年地挣得还多!”

王三也说道:“沈哥,等我再学俩月,咱也去天津卫赶鬼市呗?听说那儿凌晨三四点就开市,能淘着好东西。”

“不急!”

沈浩锁上门,“先把眼前的活儿干好,等你们能独立看货了,别说天津卫,咱去西安、南京转一圈都行。”

一行人往家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

王三和周奎在前头吵吵着明天去哪个大集收货。

李老板拍着沈浩的肩说道:“你看这俩小子,跟打了鸡血似的,往后指定是把好手。”

沈浩笑着点头,“希望他们尽快成长起来吧!”

接下来的日子,聚宝阁逐渐在潘家园站稳脚跟。

每天天不亮,王三就骑着那辆二手自行车,往郊区大集跑。

周奎则守在店里,把博古架擦得锃亮,谁进来都先递杯热茶,嘴甜得跟抹了蜜似的。

有天上午,一个穿夹克的男人拎着个木盒子进来,打开一看,是块巴掌大的玉佩,白得发透,上面雕着条小龙。

周奎学着沈浩的样子,先摸了摸包浆,又对着光看了看,皱着眉说道:“大哥,您这玉看着有点新啊,龙爪的纹路太愣,不像老手艺。”

男人脸一红,嘟囔着:“这是我祖传的……”

话没说完就赶紧合上盒子走了。

等沈浩回来,周奎得意地说道:“沈哥,我没看走眼吧?那玉指定是新仿的!”

沈浩笑着点头:“不错啊,学会看雕工了,记住,老玉的纹路都是顺着玉的性子来的,新玉为了省劲儿,雕得都糙,这就是门道。”

周奎赶紧掏出小本子记,嘴里念叨着:“老玉顺纹路,新玉雕工糙……”

王三也不含糊,这天从乡下拉回来个旧木匣子,看着不起眼,可打开一看,里头铺着红绒布,放着套银制的酒壶酒杯,上面刻着“福禄寿喜”四个字。

“那老乡说这是他爷爷当账房先生时用的,我给了五百块。”

王三指着银器上的包浆,“您看这黑褐色的印子,擦都擦不掉,指定是老的!”

沈浩拿起来掂了掂,又用指甲刮了刮银器边缘。

“这是清代晚期的银器,一套下来能值八千,你小子现在不光敢收,还能看出门道了,有进步!”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642/11111060.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