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云深禾自安:被拐小妹归乡记 > 第286章 命运

第286章 命运


不过,于厉九娘而言,这确实是她难得对手下生出几分责任感的时刻。

她向来自由散漫惯了,随心所欲,不受拘束。

这些年来,她辗转多个山寨,当过不少山头的“老大”,却唯有这黑山寨,头一回让她心头沉甸甸的,有了几分牵挂。

实在是昨夜那一战,这些平日里在她眼中不过是一群软蛋的手下,竟真生生扛住了刘都尉的猛攻。

不管是为了改命,还是为了银钱,这群原本在她眼里蝼蚁般的乌合之众,在绝境中爆发出的那股血性,竟让她也忍不住生出几分佩服。

说来讽刺,厉九娘虽口口声声自称山匪,也轮番坐过不少山寨的头把交椅,可她骨子里,其实并看不起这些不成气候的草莽。

如今这份动容,倒也矛盾。

“本王既已承诺,自是一言九鼎。”

李玄昭抬头,也瞧见了墙角那群山匪。

方才还瑟缩着不敢抬头的他们,此刻又露出一副贼头贼脑的模样。

可偏偏,昨夜就是靠这群“乌合之众”拼死抵抗,才撑到凌骁赶来救援。

“霍英,放了黑山寨的人。”

凌骁闻言,转头下令。

山匪们自厉九娘开口为他们说话起,就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望向这边。

呜呜呜,大当家竟真替他们说话!

就是!昨夜要不是他们拼死抵抗,哪能撑到现在?

他们可是立了大功的虎胆英雄!

一听王爷发话,众山匪激动难耐,待兵士松绑,纷纷从墙角站起,抖抖肩膀,先前的惶恐不安一扫而空,一个个挺直了腰杆,神气活现。

“俺就说嘛,咱们是一伙的!”

一个獐头鼠目的山匪弓着腰,朝旁边站得笔直的女骑兵得意地说道。

那女骑兵眉峰微蹙,余光扫过他猥琐的模样,并不搭理。

山匪也不恼,自顾自嘿嘿笑起来。

“快、快!都给王爷磕头谢恩!”

机灵的三当家连忙招呼。

众山匪闻言,呼啦啦涌到李玄昭面前,咚咚就是一阵响头。

“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俺们就知道王爷金口玉言,说话算话!”

“王爷是天神下凡,一口唾沫一个钉!”

他们一边磕,一边七嘴八舌嚷着不成调的奉承话。

李玄昭有些头疼地看着眼前这群怎么看都不像好人的山匪。

但承诺已出,他们又确实为他拼过命,这赏,不能不赏。

他依旧板着脸,厉声敲打:

“此番你们立下功劳,过往作为,本王一概不究!但从今往后,必须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若有人再犯——”

他语气一沉,

“本王必数罪并罚,绝不轻饶!”

山匪们吓得连连磕头应是:

“不敢不敢!再也不敢了!”

李玄昭神色这才稍缓。

此时,寨外的刘振威及其部属已全数被缚,几名兵士将他们押上前来。

“你们先退下,稍后自会有人为你们论功行赏。”李玄昭对山匪说道。

众人又是一阵磕头如捣蒜,心中狂喜——好日子,真的来了!

山匪这边欢天喜地,刘振威那边的官兵却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安。

有山匪听说即将领赏,兴奋难耐,走到被捆的官兵面前,狠狠啐了一口,叉腰骂道:

“呸!逆贼!狗官!”

骂完心中暗爽:哈哈,没想到我二柱子也有挺直腰杆骂“狗官”的一天!

骂的还是从前见了就得屁滚尿流的官老爷!

爽,真爽!这光明正大做英雄的滋味,原来这么带劲!

二柱子骂完,还跑去跟其他山匪“传授心得”,引得众人纷纷上前体验。

一时间,被按跪在地的刘振威,简直像在接受一场“唾沫洗礼”。

加上山匪们个个衣衫褴褛、形容落魄,乍一看,他倒像个正在接受丐帮“唾沫认可仪式”的新任帮主。

安禾不禁想起早年武侠剧里丐帮帮主继位的场面,一边在心底吐槽自己:

这么严肃的场合,我到底在开什么小差……

这群瘦骨嶙峋的乌合之众,正为自己命运的转折而狂喜;而被捆得结结实实、面无人色的官兵,却只能为未知的结局而恐惧。

这些山匪,或许曾作恶多端,或许曾杀人越货,为人所不齿。

可一夜之间,他们成了护驾英雄,即将得到王爷的赏银与赦免。

而这些官兵,不过是奉命剿匪,或许也曾立功救人,也曾被尊称一声“官爷”,转眼却成了谋害王爷的逆贼。

甚至至今,他们仍不清楚这一切究竟如何发生。

等待他们的,不知是怎样的惩处,或许还会连累家人。

命运有时就是如此荒谬。落到头上的,若是好运,自然欢天喜地接住;

若是厄运,再不愿,也只能咬牙扛下。

山匪如此,官兵如此。

就连那位因路过小镇,就无辜卷入皇权之争、险些丧命的李王爷,亦如此。

而此时,正在明德书堂听新来的唐先生讲课的学子们,尚未意识到——他们命运的转折,或许也正在悄悄逼近。

他们只是满心欢喜:村里这间书堂,竟请来这样一位学识渊博、讲解生动的夫子。

沈明德自第一次听唐先生讲课后,便知明德书堂这回真是捡到宝了。

这位年轻先生虽年纪不大,却着实令他这老儒生心悦诚服。

若说先前是因唐先生举人的身份,以及“唐公远亲”的名号而高看一眼,那如今,便是纯粹折服于他个人的才学与气度。

这份敬佩,与年龄无关,与功名无涉,纯粹源于学识本身。

很快,“沈家庄的明德书堂请来一位京都来的举人夫子”的消息,

便在方圆几十里的学子间传开。再加上沈家庄修建码头一事的热度

,明德书堂一时声名鹊起,成了附近村落中除镇上学堂外,唯一有举人执教的書塾。

不少像陈志维这样在家自读的秀才,也动了前来进修的念头。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429/4321588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