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二次德俄合作
今天终于是出差回来了,今天开始更新恢复正常,出门一趟累个半死。。。。
烟雾再次成为韦格纳这间办公室的主角,不过这次是与来自莫斯科的“同志烟”混合在一起。
苏俄特使,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格里戈里·季诺维也夫又一次坐在了韦格纳的对面。
与上次相比,季诺维也夫多了几分基于现实困境的凝重。
“韦格纳同志,”
季诺维也夫放下茶杯,语气诚恳,
“莫斯科收到了您关于匈牙利局势的通报,列宁同志对德意志同志们在如此困难条件下展现的国际主义精神表示高度赞赏。”
“这再次证明,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相互关联的。”
韦格纳微微一笑,弹了弹烟灰:
“季诺维也夫同志,赞赏的话可以先放一放嘛。”
“我们两家,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中间隔着波兰和立陶宛这两堵墙,互相看着,都缺衣少食啊。”
“这就好比两个人,一个有力气,一个有工具,却被一条河隔开了,空有合作的意愿,却递不过东西去,只能干着急。”
韦格纳用了这样一个朴素的比喻,立刻将话题引向了核心。
季诺维也夫立刻接上韦格纳的话:
“正是如此!”
“韦格纳同志,您比喻得非常恰当。”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地域辽阔,拥有木材、石油、粮食、矿石……这些都是重建工业所必需的血液。”
“但我们缺乏精密的机床、复杂的化工设备、现代化的铁路技术,以及像贵国这样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而德国,拥有欧洲最顶尖的工业和技术力量,却受困于原料的匮乏和《凡尔赛》的枷锁。”
韦格纳点点头,目光深邃:
“是啊,我们就像一个被捆住手脚的巨人,空有一身力气和本事,却吃不饱饭,也难以施展拳脚。”
“尤其是梅梅尔的那个出海口,现在被立陶宛占着,就像卡在我们喉咙里的一根小刺,不致命,但让人很不舒服,也阻碍了我们与外部世界的直接联通。”
韦格纳话锋一转,直接点明了地缘政治的症结:
“波兰的毕苏斯基,野心勃勃,背后有法国人撑腰,是我们两家共同的、最直接的威胁。”
“而立陶宛,虽然小,但它的存在,加上波兰的阻隔,就像一把锁,牢牢锁死了我们德意志人民共和国与苏俄之间最便捷的陆路通道。”
“这把锁不打开,我们之间的‘血液’和‘工具’就无法顺畅流通,合作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受制于人。”
季诺维也夫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
“列宁同志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这次列宁同志派我来也是这个意思,列宁同志认为,打破这种地理上的隔绝,不仅具有经济意义,更具有战略价值。”
“一个连通的红色地带,将能有效震慑波兰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势力。”
“我们了解到,德国在东普鲁士地区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存在。”
“而我们在东部,与立陶宛也有未解决的领土争端和历史恩怨……”
韦格纳听出了弦外之音,他缓缓吸了一口烟,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立陶宛这个问题,要放在整个棋局里看。”
“立陶宛这个国家嘛,它本身不大,但牵扯很广。”
“波兰会盯着,法国人会跳脚,国际联盟可能也会嚷嚷。”
“但是,”韦格纳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
“就像矿工同志挖煤,不能因为顶板上有点碎石头就不开工了。”
“关键是要找准着力点,快、准、狠,既要打通巷道,又要防止顶板塌下来砸到自己。”
韦格纳看向季诺维也夫:
“莫斯科的意见是?”
季诺维也夫清晰地说道:
“列宁同志建议,我们可以采取协调行动。”
“德意志人民共和国可以就梅梅尔地区的主权问题,向立陶宛当局施加强大压力,必要时展示武力,要求立陶宛归还梅梅尔地区。”
与此同时,苏俄红军将在东部边境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配合贵方的外交压力。
我们的目标不是彻底摧毁立陶宛,而是迫使立陶宛屈服,至少默许一条连接我们两国的安全走廊。
这既解决了贵国的领土问题,也为我们双方的直接联系扫清了障碍。”
韦格纳沉思片刻,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
“‘互相配合’,这个思路是对的。”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我们两家同时发力,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让立陶宛首尾不能相顾,波兰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力量就集中了,效果也会更明显。”
韦格纳进一步细化的说:
“具体来说,我方驻扎在东普鲁士的部队将立即进行动员和演习,向梅梅尔方向施加实质性军事压力。”
“贵方在东部,则可以就之前与立陶宛的边境冲突,提出严正抗议并采取报复性军事行动。”
“我们可以像一把钳子的上下两片,同时用力,夹碎立陶宛这颗坚果的外壳嘛。”
“至于合作的具体内容,”
韦格纳继续说道,
“一旦陆地上的通道打通,哪怕是初步的、不稳定的,我们可以立即启动一项全面的易货贸易协议。”
“德国提供机械工具、机车车辆、化工产品、精密仪器和技术专家;苏俄提供石油、木材、矿石等初级产品。”
“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联合运输和结算机构,专门负责这条‘红色走廊’的物资流通。”
“这样,我们的双手,才算真正越过立陶宛,握在了一起。”
季诺维也夫脸上露出了笑容:
“您想的非常周密!”
“我相信列宁同志一定会同意这个方案。”
“这将是我们两大苏维埃政权之间,超越意识形态宣言的、具有深远地缘战略意义的实质性合作!”
韦格纳也笑了笑:
“合作是好事,但步子要稳。”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我们先集中精力,解决立陶宛这个‘顶板上的碎石’。
“打通了,后面吃饭、走路那就都方便了嘛。”
会谈持续了很长时间,双方就军事协调的细节、外交辞令的配合、贸易协议的大纲进行了深入探讨。
最终,在暮色降临时,一份名为《关于协调处理立陶宛问题及促进双边经济合作的柏林备忘录》的秘密文件被起草出来。
虽然没有公开条约的形式,但标志着德苏第二次,也是更为务实和战略性的一次合作就此达成。
送走季诺维也夫后,韦格纳站在地图前,目光落在东普鲁士与立陶宛接壤的边境线上。
韦格纳知道,又一场风暴即将被掀起。
这一次,是为了共和国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血液”和“空间”。
东普鲁士的德军部队,即将再次行动起来,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梅梅尔,是为了打通那条通往遥远莫斯科的、充满希望与风险的“红色走廊”。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401/43209834.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