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东普鲁士演习纪实
六月的东普鲁士,本该是田野青翠、气候宜人的季节。然而,在德立边境线德国一侧,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泥土和草木的芬芳,而是柴油、火药和钢铁的冰冷气息。
一场名为“夏季威瑟”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正以令人窒息的真实感,向边界另一侧的立陶宛展示着德意志人民共和国的军事肌肉。
德意志人民共和国陆军第1步兵师,这支从莱茵兰起义和柏林战役中锤炼出来的精锐力量,全员满编,装备整齐的出现在边境,在蒂尔西特以南广阔地域完成了战役展开。
在距离边界仅数公里的范围内,工兵部队夜以继日地构筑了绵延数十公里的模拟进攻阵地。
一道道标准的步兵战壕、机枪巢、迫击炮位和指挥观察所被迅速挖掘出来,其标准和完善程度,远超一般演习所需。
伪装网下,隐约可见大量集结的部队和装备。
尽管受条约限制,目前的德军缺乏坦克,但后勤部的同志们将仅有的几辆装甲汽车和大量用卡车改装、覆盖着原木冒充炮管的“假坦克”频繁在前沿机动,扬起漫天尘土,制造出庞大的装甲集群即将突击的假象。
经验丰富的侦察骑兵分队则像幽灵一样,紧贴着边界线进行武装巡逻,他们的望远镜毫不避讳地审视着立陶宛境内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工事。
通往边境的公路和铁路上,运输车队川流不息。
覆盖着帆布的卡车满载着弹药箱和补给物资,军用列车卸下一门门保养良好、擦拭得锃亮的77毫米野战炮和105毫米榴弹炮。
这些火炮被迅速拖拽至预设炮兵阵地,黑洞洞的炮口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泽,有意无意地指向立陶宛境内的关键目标——桥梁、指挥所、交通枢纽。
炮兵的演练是整个施压行动的核心。德军炮兵展现了其一战时期便闻名遐迩的精准与高效。
演习开始后,德军炮兵并未进行大规模覆盖射击,而是进行了多次“校射”和“试射”。
单发或者小群集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极其精准地落在边界线立陶宛一侧仅几百米、甚至几十米的无人地带。
爆炸掀起的泥土和烟柱清晰可见,每一次爆炸,都像是重锤敲打在对面立陶宛守军们脆弱的心头。
这不是误射,而是赤裸裸的武力炫耀和战术演示——
我们能打到这里,就能打得更远、更准。
偶尔,德军会模拟“火力准备”。
信号弹升起,短暂的寂静后,德军的炮兵阵地骤然发出怒吼,急促射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预设的“敌方”前沿阵地,将那片区域瞬间化为火海。
炮火转移、延伸射击、反炮兵作战模拟……一套套复杂的战术流程被行云流水般地执行,展现出德军炮兵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协同作战能力。
德国人的行动明确的告诉了立陶宛人,他们面对的是一支继承了帝国陆军炮兵精髓的可怕力量。
在梅梅尔港外的波罗的海海面上,来自柯尼斯堡的“波罗的海”海军分舰队的小型舰艇,如猎豹般巡弋。
几艘鱼雷艇和改装炮艇以高速进行战术机动演练,它们的航迹时而逼近领海线,时而在远海游弋。
虽然没有开火,但这些舰艇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梅梅尔的海上通道,同样在德意志的掌控之下。任何试图从海上增援或撤退的念头,都变得不切实际。
在电磁领域方面,德军的通讯电台以极高的强度工作着。
大量的、真假难辨的指令和信息在空气中无声的传播,营造出一种大规模进攻前夕的繁忙和紧张氛围。
偶尔,一些使用明码或者低级加密的电文会被“无意中”泄露”,内容充斥着“总攻时间”、“目标坐标”、“弹药补给点”等敏感词汇,加剧着立陶宛情报部门的混乱和恐慌。
迈耶的东线日记
六月二十二日,东普鲁士,边境线后三公里。
泥土的气息混杂着柴油味,钻进了我的鼻孔。
我们营被临时抽调,配属给正在这里进行“夏季威瑟”演习的第1步兵师。
说是演习,但每个人都能闻到空气里那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我趴在刚刚挖好的散兵坑边缘,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
边界线那头,立陶宛人的哨塔像受惊的麻雀,一动不动。
而在我身后,是我们的同志们构筑的野战工事。
由标准的、带射击踏板的步兵壕,纵横交错的交通壕把阵地连接起来,像蜘蛛网一样在边境的土地上蔓延。
工兵同志们干的火热朝天,这架势,根本不是演习结束后就要填平的样子。
“头儿,你看那边。”
新兵埃里希凑过来,指着右翼。
几辆覆盖着伪装网的卡车正在卸货,帆布掀起一角,露出下面擦得锃亮的炮弹箱。
“做好你自己的事,埃里希。”
我低声呵斥,但心里明白他的震惊。
自从建国以来,这次军事演习的规模,投入,都远超寻常。
六月二十四日,前沿观察点。
我们连被派到一个紧贴边界的前出观察哨。
从这里,能清晰地看到对面立陶宛阵地上晃动的人影,立陶宛人似乎也在加紧加固工事,但和我们这边比起来,显得那么单薄、慌乱。
下午,炮兵的“协奏曲”开始了。
“咻——轰!”
一发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精准地落在边界线那头,距离一个立陶宛前沿机枪堡的不远处,在我看来,可能只有一百米的地方。
爆炸掀起的黑色泥土在空中纷纷扬扬的落下。
“校射。”
我旁边的观测员同志冷静地记录着参数。
紧接着,又是几发炮弹落下。
我能想象的到对面那些立陶宛士兵此刻的心情——
他们蜷缩在战壕里,听着近在咫尺的爆炸,计算着下一发炮弹会不会直接落在自己头上。
这种等待未知厄运的煎熬,比直面冲锋更折磨人。
照我们营长的话来说,这不是误射,这是冷酷的提醒,是抵在太阳穴上的、已经打开保险的枪口。
六月二十五日,模拟突击准备。
我们接到命令,配合主力部队进行一次“模拟突击演练”。
天还没亮,我们就渗透到了最前沿的攻击发起位置。
晨雾中,我能看到身后密密麻麻的带着红色五角星的灰色身影在堑壕里沉默地移动,刺刀在熹微的晨光中偶尔反射出冷冽的光。
信号弹突然升空,划破了清晨的寂静。
刹那间,身后炮兵阵地的怒吼如同火山喷发!
那密集的炮火覆盖我们前方的“假想敌”区域(当然,还在我们的国境线这边),我只感觉大地都在颤抖。
爆炸的气浪裹挟着硝烟和泥土扑面而来。
炮火开始延伸,尖锐的哨声响起——
“为了新德国!前进!”
没有人呐喊,只有沉重的脚步声、粗重的呼吸声和武器碰撞的金属声。
我们像一道灰色掺杂着红色五角星的潮水,沉默而迅速地跃出堑壕,按照标准的散兵线向前推进。
机枪在我们侧翼“哒哒”作响,进行掩护射击。
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流畅,仿佛对面真的存在需要被粉碎的敌人。
我甚至能看清边界线后面,那些立陶宛哨兵惊恐地缩回脑袋的样子。
我们推进到距离边界只有几百米的地方才停下,就地构筑简易阵地。
整个过程,高效,冷酷,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在我看来,这就不是演习,这是一场进攻的预演,是给对面看的死亡流程图。
我不是政治家,不懂那些大道理。
但我能感觉到,我们这个沉重,冰冷,坚不可摧的“铁拳”已经就位。
现在就等着看,对面的立陶宛人,是会选择在压力下屈服,还是非要等到另一把来自东方的“重锤”落下,被彻底砸碎。
我的任务,就是钉在这里,成为这铁拳上最坚硬的一角。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401/43176207.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