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K小说网 > 1918:红星闪耀德意志 > 第124章 和韦格纳的再次会面

第124章 和韦格纳的再次会面


ok啊同志们,也是补充完昨天请假的章节了哦!

(✺ω✺)

让诺再次坐在了韦格纳的对面。与初次会面时的激动与略显局促不同,此刻的让诺,眼神中多了几分沉静与深思,身上似乎也带上了几分德国基层的烟火气息。

“让诺同志,这几天看得怎么样?我们这里,是好是坏,都说说看嘛。

你是客人,也是我的同志,我相信,你的眼睛是很客观的。”

韦格纳给让诺递过一支烟微笑着说道。

让诺接过了烟,开始汇报他的见闻。

“主席同志,首先,我必须说,我看到的景象,极大地震撼和鼓舞了我。”

让诺的眼神中泛着光芒,

“在工人新村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在干净的学校里读书,工人们能拿着‘劳动券’换取生活必需品,还能在工人委员会里讨论和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

这和在法国工厂里那种纯粹的压迫和绝望的感觉完全不同。工人们眼睛里有一种光,那是为自己、为集体工作的光。”

“在农机厂,我看到的不仅是恢复生产的机器,更是那种‘生产竞赛’的热情。虽然物资还不是很丰富,但大家是在为自己国家的重建流汗。

还有在农村,村民们围着‘人民土地所有权状’规划未来的样子……这一切都证明,革命不仅仅是为了打破枷锁,更是为了建设一种全新的、有尊严的生活。

这比任何宣传册子都更有说服力。”

韦格纳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他知道,这些具体的、活生生的事例,正是对革命事业最有力的证明。

“但是,主席同志”

让诺的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谨慎而客观,

“我也看到了一些问题,或者说,是值得警惕的苗头。”

“请讲,我们洗耳恭听。”

韦格纳对让诺的批评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首先,是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

让诺斟酌着用词,

“我在一个村子里看到,一位从部队转业的委员,作风非常……强硬。他制定的生产计划不容置疑,分配任务时很少听取农民同志的意见。

同志们虽然服从,但私下里还是有些怨言的,觉得他‘不像自己人,倒像以前的军官老爷’。

我认为,如何让这些忠诚但做事方法简单的干部学会走群众路线,倾听和说服而不是命令,是一个挑战。”

韦格纳的眉头微微皱起,沉声道:

“你说到了痛处。枪杆子里能出政权,但不能简单地把军队的命令体系照搬到经济建设和群众工作中来。

这个问题,我们也注意到了,目前,我们党内正在通过加强干部教育和建立有效的群众监督机制来解决。你观察得很准。”

“其次的是,”

让诺继续道,

“形式主义的苗头。在一些工厂和农庄,我看到墙上的标语和图表非常精美,生产数字也很漂亮。但我和一些普通工人、庄员私下聊天时发现,有些数字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加工’过的,某些‘先进经验’也是为了树典型而刻意包装的。

这会不会导致上层无法掌握真实情况,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哈哈,”

韦格纳笑了起来,

“‘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两个鬼,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打破旧的国家机器,但旧的习气像幽灵一样,会附着在新的权力机构上。

谢谢你提醒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要鼓励人们讲真话,要建立畅通的渠道让基层的声音,包括批评的声音,能够传上来。欺上瞒下,是腐蚀革命肌体的蛀虫。”

让诺还提到了一些细节,比如某些地区商品种类依然极度匮乏,配给制有时不够灵活,以及部分民众对更美好生活的急切期待与当前艰苦现实之间的落差所带来的焦虑感。

韦格纳一直耐心地听着,直到让诺说完。

“让诺同志,你带来的这些观察,非常宝贵,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韦格纳郑重地说,

“成绩要肯定,但问题更不能回避。革命的路还很长,建设一个新社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啊。”

接着,韦格纳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下面,我要向你通报一下我们核心会议的一项决定。”

韦格纳言简意赅地向让诺介绍了经过充分讨论后确定的援助框架:

以商业贸易为掩护的物资与资金渠道、以文化交流为名义的骨干培训计划,以及以“授人以渔”为核心的地下网络建设支持。

“……我们不会给你们送去一座军火库,那样做既不安全,也非长久之计。”

韦格纳目光灼灼地看着让诺,

“我们将尽力帮助法国的同志们建立自己的‘造血’能力。

输送经验、技术、组织方法和必要的关键资源,让你们能在法兰西的土地上,依靠自身的力量生长、壮大。具体的联络方式、对接渠道和首批物资清单,施密特同志会安排专人与你及‘铸铁’同志对接。”

让诺听着这一切,心潮澎湃。他不仅看到了德国同志建设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更感受到了他们那种既充满国际主义情怀,又极其务实和深谋远虑的援助思路。

这不仅仅是援助,更是一种革命战略的传承和兄弟般的信任。

“韦格纳主席……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让诺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代表法国的同志们,感谢你们!我们绝不会辜负这份期望和信任!我们一定会把柏林的火种,带回法兰西,让它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燃烧起来!”

“记住,杜邦同志,”

韦格纳站起身,再次紧紧握住他的手,

“革命是具体而微的,它存在于工厂的车间里,存在于农村的田埂上,也存在于你们秘密印刷的每一份传单和组织的每一次罢工中。

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请回去转告法国的无产阶级同志们,德国的同志会一直和他们站在一起!”

带着满满的收获、沉甸甸的责任和来自柏林的坚定支持,让诺·杜邦踏上了返回法国的旅程。

他的行囊里,不仅装着他个人的见闻与感悟,更承载着一个关于如何点燃塞纳河畔火焰的、清晰而有力的战略蓝图。


  (https://www.24kkxs.cc/book/4249/4249401/42370125.html)


1秒记住24K小说网:www.24kk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24kkxs.cc